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单元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铁矿石炼铁 B.活字印刷
C.煤制药物 D.氯气制消毒液
2.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3.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4.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
5. 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 无论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Cl-、HCO3- B.Ca2+、K+、OH-、NO3-
C.K+、Mg2+、NO3-、SO42- D.Na+、K+、Cl-、NO3-
7.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8.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Br2+2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9. 下列各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 )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KClO32KCl+3O2↑
C.2KMnO4K2MnO4+MnO2+O2↑
D.2H2O2H2↑+O2↑
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CO32-、OH 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过量的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11.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均相等。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Na+、K+、SO42-、Cl B.Cu2+、K+、SO42-、NO3-
C.H+、K+、HCO3-、Cl D.Mg2+、Na+、Cl 、SO42-
12.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 1价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氮,被还原的元素是氢
13.如图所示,“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
A.Na2CO3、Fe(OH)3、Zn、Fe2O3
B.SO3、Cu、BaCl2、HCl
C.Zn、Fe(OH)3、KNO3、CuO
D.SO3、Cu、NaCl、CuO
14.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15.三聚氰胺可由三聚氰酸[C3N3(OH)3]制备。三聚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已知三聚氰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有关反应原理为
①C3N3(OH)33HCNO;
②8HCNO+6NO2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两种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B.反应②中HCNO是氧化剂
C.反应②中NO2是还原剂
D.反应②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11分)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_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
17.(8分) 如下图是一块用FeCl3溶液与Cu反应制作的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FeCl3+Cu===CuCl2+2X。
(1)上式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_,将两者的氧化性相比较,________的氧化性更强。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过氧化氢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 (填代号)。
(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填代号)。
(3)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 ClO+ Fe2++6H+=== Cl-+ Fe3++3H2O。
19.(14分)Ⅰ.2019年9月1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D卫星发射升空。资源一号02D卫星将为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监理工作提供稳定的数据保障,同时兼顾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相关领域应用需求。
(1)卫星改变运行的路线时需要喷火消耗燃料,其燃料一般是肼(N2H4)。肼中N的化合价是 ,肼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O2N2+2H2O,请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每生成1个水分子转移 个电子。
(2)近几年来,太原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的喷雾车、洒水车都是为了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有粉尘的空气是否属于胶体 (填“是”或“否”),证明的方法是 。
Ⅱ.(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2KNO3+3C===K2S+3CO2↑+N2↑,①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②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4)Fe3O4可看作由Fe2O3和FeO组成。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12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部分产品未标出)
(1)Ⅰ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5NaClO2+4HCl===5NaCl+4ClO2↑+ 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
②研究表明:在上述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NaClO2+4HCl===NaCl+2Cl2↑+2H2O,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2的含量越大。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1.答案:B
解析: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的物质(如铁单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反应,故B符合题意;用煤为原料制取药物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3.答案:A
解析:A项为FeCl3+3NaOH===Fe(OH)3↓+3NaCl,即生成沉淀而非胶体;血液是胶体,B项是胶体的聚沉;C项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为血液的渗析,有毒物质可透过半透膜与血液分离,而血液中蛋白质等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血液中。
4.答案:C
解析:氧化物中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质也属于纯净物,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项正确;化学反应不仅仅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该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CaCO3CaO+CO2↑(分解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Ca(OH)2+K2CO3CaCO3↓+2KOH(复分解反应)。
6.答案:D
解析:A项,若在强酸溶液中,大量H+与HCO反应会生成CO2气体;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HCO反应会生成H2O和CO,错误。B项,大量Ca2+与OH-反应会生成微溶物Ca(OH)2,此外若在强酸溶液中,OH-与H+反应会生成H2O,错误。C项,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Mg2+反应会生成Mg(OH)2沉淀,错误。D项,无论是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正确。
7.答案:B
解析:A项,锌元素失去电子,氢元素得到电子,错误;B项,氯酸钾中氯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HCl中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共失去5个电子,正确;C项,2 个铁原子失去6 个电子,3个氯气分子得到6 个电子,错误;D项,1 个铜原子失去2 个电子,硝酸中的氮原子得到2 个电子,错误。
8.答案:D
解析:Br-是最低价,不可能具有氧化性,A项错误;从离子方程式可看出Cl2得电子,是氧化剂,B项错误;从基本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项错误;氯气将Br-氧化为Br2,说明Cl2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9.答案:A
解析:A项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同时部分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氯元素)中进行,而另外三个选项得、失电子均在不同元素中进行。
10.答案:B
解析:检验Cl 要用到AgNO3溶液,干扰离子为OH 、CO32-;检验OH 要用到Mg(NO3)2溶液,干扰离子为CO32-,所以应先检验CO32-。综合分析实验操作顺序应为:④(检验CO32-)、②(除去BaCO3沉淀)、①(检验OH )、②[除去(Mg(OH)2沉淀]、③(检验Cl )。
11.答案:D
解析:A项,若四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溶液中正、负电荷的总数不相等;B项,含有Cu2+,溶液为蓝色;C项,H+和HCO3-不能大量共存。
12.答案:B
解析:Li2NH中氮的化合价为 3价,A错;该反应中H2中H元素化合价一部分变为+1价、一部分变为 1价,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对;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氢,D错。
13.答案:A
解析:该路线完全行不通,说明所有物质均与硫酸反应;Na2CO3、Fe(OH)3、Zn、Fe2O3都能与硫酸反应,故A符合题意;SO3、HCl不能与硫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KNO3不能与硫酸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SO3、NaCl不能与硫酸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Z元素在①反应中被氧化,B项错误。依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可得出:氧化性XO>Z2>B2>A3+,还原性A2+>B->Z->X2+,由还原性:A2+>Z-可知,A项反应可以进行。
15.答案:D
解析:①中两种物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错误;反应②中NO2为氧化剂,HCNO为还原剂,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16.答案:(10分)
棕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
(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
解析: Fe2O3粉末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3NaCl+Fe(OH)3↓,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3)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可以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所以可以看到乙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17.答案:(1)FeCl2 (2)FeCl3 CuCl2 FeCl3 (3)2Fe3++Cu===Cu2++2Fe2+
解析:(1)由反应2FeCl3+Cu===CuCl2+2X,根据原子守恒,很快判断X应为FeCl2;(2)反应中FeCl3中的Fe3+变为FeCl2中的Fe2+,化合价降低,FeCl3为氧化剂,Cu由0价变为CuCl2中+2价Cu2+,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Cl2为氧化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FeCl3的氧化性强于CuCl2; (3)由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很快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答案: (1) D (2) C
(3) 1ClO+6Fe2++6H+===1Cl-+6Fe3++3H2O。
解析: (1)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只表现氧化性,则以上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为D。(2)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可体现还原性、氧化性,则以上反应中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3)NaClO3氧化FeCl2生成三价铁离子,自身被还原成氯离子,离子方程式:ClO+6Fe2++6H+===Cl-+6Fe3++3H2O。
19.答案: Ⅰ. (1)-2 O2 N 2
(2) 是 夜晚时用激光笔照射夜空,观察到的现象是有一道光束
Ⅱ.(3) CO2 ②S、N
(4)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或FeO·Fe2O3+8HCl===2FeCl3+FeCl2+4H2O。
解析: Ⅰ.(1)N2H4+O2N2+2H2O,N2H4中H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肼中N的化合价是-2价,N元素化合价由-2价→0价被氧化,O元素化合价由0价→-2价被还原,则O2为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转移电子数为2e-×2=4e-,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为,所以每生成1个H2O分子,转移2个电子。(2)含有粉尘的空气属于胶体,可以用丁达尔效应来证明,所以证明的方法是夜晚时用激光笔照射夜空,观察到的现象是有一道光束。Ⅱ.(3)非电解质为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S+2KNO3+3C===K2S+3CO2↑+N2↑反应中硝酸钾和硫化钾为电解质,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反应中硫和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是硫和氮。(4)由题可知,Fe3O4的化学式也可以写成FeO·Fe2O3,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或FeO·Fe2O3+8HCl===2FeCl3+FeCl2+4H2O。
20.答案:(10分)
(1)Na2SO3(1分) ClO2(1分)
(2)2ClO2+2H2O2 +2OH ===2ClO2 + O2 +2H2O(3分)
(3)①1∶4(2分) ②ClO2 的氧化性或Cl 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l 被氧化得到Cl2(3分)
(2)Ⅱ中ClO2转化为NaCl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O2作氧化剂,则H2O2作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生成O2,则有ClO2+H2O2——O2↑+ ClO2,溶液中加入了NaOH,配平方程式可得:2ClO2+2H2O2+2OH ===2ClO2 +O2 +2H2O。(3)① 反应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NaClO2中Cl元素化合价由+3价分别变为 1价和+4价,NaCl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之比是1∶4。②NaClO2+4HCl===NaCl+2Cl2↑+2H2O,反应中,NaClO2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气体产物的含量增大。可能原因是,溶液酸性增强,导致NaClO2的氧化性增强,Cl 的还原性增强;或者Cl 的浓度增大,导致Cl 还原性增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