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册 1.2 第3课时 离子共存 推断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第一册 1.2 第3课时 离子共存 推断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7 10: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第3课时 离子共存 推断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下面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 )
A.OH- B.Ag+ C.Na+ D.Ba2+
2. 在含有大量H+、SO42 、Cl 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Ag+ B.Al3+ C.Ba2+ D.CO32
3. 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Mg2+、Na+、SO42 、Cl B.Na+、Cu2+、SO42 、NO3
C.Na+、K+、OH 、Cl D.Ba2+、CO32 、NO3 、K+
4.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SO42 、OH- B.Na+、Ca2+、NO3 、CO32
C.Na+、H+、Cl-、CO32 D.Na+、Cu2+、Cl-、SO42
5. 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6.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Na+、Ag+、CO32 、Cl- B.K+、Ba2+、SO42 、Cl-
C.Na+、K+、CO32 、Cl- D.Na+、K+、Cl-、SO42
7.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Ba2+、Na+、NO3 、SO42 B.Mg2+、Cl-、Al3+、SO42
C.K+、Cl-、CO32 、NO3 D.Ca2+、Na+、Fe3+、NO3
8. 无论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Cl-、HCO3 B.Ca2+、K+、OH-、NO3
C.K+、Mg2+、NO3 、SO42 D.Na+、K+、Cl-、NO3
9. 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H+和CO B.HCO和HSO
C.Na+、HCO和H+ D.HCO和H+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SO、OH- B.Na+、Ca2+、NO、CO
C.Na+、H+、Cl-、CO D.Na+、Cu2+、Cl-、SO
11.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MnO、Na+、Cl- B.K+、Na+、NO、CO
C.Na+、H+、NO、SO D.Fe3+、Na+、Cl-、SO
12.下列各项的两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C.Na2CO3溶液与硝酸;CaCO3与硝酸
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
13.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
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
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
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1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 现象
Ⅰ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Ⅱ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16.(12分)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图。
根据图示回答:
(1)写出沉淀的化学式:
沉淀1 ;沉淀 ;沉淀3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混合液+A: ;
溶液+B: 。
17.(14分)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各物质:甲 、乙 、丙 、丁 。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如图2所示)的固体试剂。某同学应用(1)中的BaCl2溶液检验:取试剂瓶中的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推断这瓶试剂是硫酸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若正确,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正确,请说明可能的结论,并给出进一步验证的实验方案(要求:所用试剂只能从甲、乙、丙、丁中选用):

18.(14分)已知A和B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 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 (填“A”或“B”)。
(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答案:C
解析:OH-与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项错误;Ag+与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错误;Na+不与Mg2+、Cl-、K+、SO42 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项正确;Ba2+与SO42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由题意,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 、Cl 。C、Cl 、Ag+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B、Al3+与H+、SO42 、Cl 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D、Ba2+、SO42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D、H+、CO32 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B。
3.答案:A
解析:该项离子无色,符合题意,且在酸性条件下,离子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Cu2+有颜色,不符合题中无色要求,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在酸性条件下,OH 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在酸性下,CO32 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且CO32 与Ba2+反应生成 沉淀,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Ca2+、CO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H+、CO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甲废液中主要毒性物质可看作是Ba(OH)2,乙废液有一定毒性且与甲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毒性明显降低,可推知乙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与甲废液中的OH-结合形成沉淀,同时乙废液中含有能沉淀甲废液中Ba2+的SO或CO,A正确。
6.答案:C
解析:A项,Ag+与Cl-、CO能发生反应,生成AgCl、Ag2CO3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Ba2+与SO能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D项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稀硫酸后,C项中的CO与H+可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D项中的离子与H+不能发生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A项Ba2+与SO生成BaSO4沉淀;C项H+与CO反应产生CO2气体;D项Fe3+的水溶液呈棕黄色。
8.答案:D
解析:A项,若在强酸溶液中,大量H+与HCO反应会生成CO2气体;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HCO反应会生成H2O和CO,错误。B项,大量Ca2+与OH-反应会生成微溶物Ca(OH)2,此外若在强酸溶液中,OH-与H+反应会生成H2O,错误。C项,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Mg2+反应会生成Mg(OH)2沉淀,错误。D项,无论是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正确。
9.答案:D
解析:NaHCO3和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如下:NaHCO3===Na++HCO、NaHSO4===Na++H++SO,故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Ca2+、CO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H+、CO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题设要求为碱性条件,故还有OH-的存在。同时,溶液为无色,排除A、D,因MnO呈紫色,Fe3+呈黄色。C中H++OH-===H2O,不共存。
12.答案:D
解析:A项中碳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B项中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生成的水也要在离子方程式中表达出来;C项中CaCO3难溶,在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D项中硝酸和盐酸的作用都是提供H+
13.答案:D
解析:甲会形成BaSO4沉淀而不能共存;乙会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丙会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共存。
14.答案:A
解析:甲废液中主要毒性物质可看作是Ba(OH)2,乙废液有一定毒性且与甲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毒性明显降低,可推知乙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与甲废液中的OH-结合形成沉淀,同时乙废液中含有能沉淀甲废液中Ba2+的SO或CO,A正确。
15.答案:C
解析: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项错误;Ⅱ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SO===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项错误;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项正确、D项错误。
16.答案:(1) AgCl BaSO4[或Cu(OH)2] Cu(OH)2(或BaSO4)
(2) Ag++Cl-===AgCl↓
Ba2++SO===BaSO4↓[或Cu2++2OH-===Cu(OH)2↓]
解析:要使Ba2+、Cu2+、Ag+逐一沉淀分离,必须考虑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由于OH-、SO均能同时与两种阳离子生成沉淀,故应先加入盐酸,除去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然后再加NaOH溶液(或Na2SO4溶液),除去Cu2+(或Ba2+)。
17.答案:(1)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AgNO3溶液 盐酸。
(2)不正确
固体试剂可能为Na2SO4或Na2SO3或NaHSO4。将沉淀完全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物质是NaHSO4;若无气体产生,则向除去上层清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若滴加时有气体产生,最终沉淀溶解,则固体物质是Na2SO3;若滴加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物质是Na2SO4。
解析:(1)AgNO3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Na2CO3和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BaCl2能与其他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由此不难推出,甲是BaCl2溶液、乙是Na2CO3溶液、丙是AgNO3溶液、丁是盐酸。(2)根据破损的标签和实验现象可知,原瓶中所存放的固体有以下3种可能:Na2SO4、Na2SO3、NaHSO4,故该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进一步验证的方法如下:将沉淀完全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物质是NaHSO4;若无气体产生,则向除去上层清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若滴加时有气体产生,最终沉淀溶解,则固体物质是Na2SO3;若滴加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物质是Na2SO4。
18.答案:(1) 3 (2) B (3) Mg
(4) Ag++Cl-===AgCl↓、Mg2++2OH-===Mg(OH)2↓。
解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说明试管A的溶液中含有OH-,则不含能够和OH-结合成沉淀的离子,所以Ag+、Mg2+不存在,它们一定在试管B中,根据电荷守恒,则必定存在K+;Cl-能够和Ag+结合成AgCl沉淀,则在B中不含Cl-,根据电荷守恒,B中所含的阴离子一定是NO。综上所述,A中含有K+、Cl-和OH-三种离子,B中含有Ag+、Mg2+和NO 三种离子。(1)试管A的溶液中含K+、Cl-和OH-三种离子。(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中含有Ag+,为试管B。(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溶液中仅含有一种溶质,得到相应的金属一定是Ag,则应该加入活泼金属和Ag+发生置换反应,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则加入的药品一定是Mg。(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Ag+与Cl-恰好完全反应,Mg2+和OH-恰好完全反应,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Mg2++2OH-===Mg(OH)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