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册 4.1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第一册 4.1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7 10: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 ②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是活泼金属 ④都具有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1价 ⑤化学性质有差别,从Li到Cs,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全部
2.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升高
B.元素周期表第一列是第ⅠA族元素,又称碱金属元素
C.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Li2O2
D.金属锂常用于制造锂电池,这跟它还原性强、密度小有关
3. 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锂  ②氧化性最强的是锂离子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Li的密度最大 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⑥粒子半径:Rb+>K+>Na+,Cs>Cs+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⑥
4. 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多起主要作用
B.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
C.其单质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
D.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起主要作用
5. 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都生成HX和HXO
C.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
D.卤素单质与其他物质化合时,均表现为还原性
6.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7. 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密度都比较小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8. 借助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第ⅡA族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9. 下列不能证明K比Na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
A.Na的熔点比钾的高
B.K与H2O的反应比Na剧烈
C.K在O2中燃烧的产物更为复杂
D.KOH的碱性比NaOH强
10.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碱金属单质都可以作还原剂
C.碱金属单质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11.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1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
D.Cs的金属性小于K
13.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
C.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为F214.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和卤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
B.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也逐渐增强
C.卤族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稳定
D.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越来越剧烈
15.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处棉花球变成橙色,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16.(12分)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稳定存在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2)在稳定存在的碱金属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卤族元素中,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写出向KI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12分)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乙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丙是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由此推断: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族;丙元素的名称为 。
(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6分)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KI 淀粉溶液中。如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接 , 接 , 
接 , 接 。
(2)实验开始后装置5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3的作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装置1中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答案:D
解析: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都易失去一个电子,具有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1价,①③④正确;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②⑤正确。
2.答案:D
解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单质沸点依次降低,A错误;元素周期表第一列中含氢元素,第ⅠA族中除氢外的其他元素为碱金属元素,B错误;锂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生成过氧化锂,C错误;金属锂有强还原性,易失电子,密度小,单位质量的金属锂放电多,故金属锂常用于制造锂电池,D正确。
3.答案:D
解析:从Li到Cs,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即Cs的金属性最强,故①错误;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从Li到Cs,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则Li+的氧化性最强,故②正确;碱金属都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③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Na、K反常),Cs的密度最大,故④错误;Cs的金属性非常强,与水反应十分剧烈,故⑤正确;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则粒子半径:Rb+>K+>Na+,Cs>Cs+,故⑥正确。
4.答案:D
解析:F、Cl、Br、I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主要是随着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
5.答案:C
解析:从F到I,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项错误;要注意F2及氟的化合物的特殊性:F2与水反应置换H2O中的氧生成O2,不像其他卤素单质,B项错误;卤素单质与其他物质化合时,多表现为氧化性,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强的趋势。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还原性增强,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原子半径增大,A、B、D三项正确;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C项与图示关系不符,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A项,碱金属中除Cs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Rb和Cs的密度大于水,其余密度都比较小,错误;B项,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不一定都是过氧化物,例如Li只能生成氧化锂,错误;C项,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正确;D项,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降低,错误。
8.答案:D
解析:A项,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错误;B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错误;C项,元素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错误;D项,同族元素,原子序数大的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正确。
9.答案:A
解析:熔点高低是物理性质,与金属性强弱无关。
10.答案:C
解析: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同时原子半径又比较大,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A、B两项正确;锂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Li2O,C项错误;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钾与水反应剧烈,从安全角度来看,用B装置反应空间大且加有玻璃片,能防止液体溅出来,C空间太小可能会爆炸,D钾与水反应太剧烈,不易操作。
12.答案:D
解析:C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电子层数比K的多,故Cs的金属性比K强,CsOH的碱性比KOH强,A项正确,D项错误;铯与钠化学性质相似,铯与水或酸反应更剧烈,生成H2,B项正确;Cs的还原性比Na强,所以Na+的得电子能力比Cs+强,C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卤素单质(Cl2、Br2、I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卤素原子从F到I,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故B项错误,C项正确;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为F2>Cl2>Br2>I2,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A项,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错误;B项,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则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错误;C项,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错误;D项,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越来越剧烈,正确。
15.答案:B
解析:E处棉花球变成橙色,说明Cl2置换出了Br2,即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A、C正确;由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O+NaCl+H2O知D正确;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也可能是未反应完的Cl2与I-反应,B错误。
16.答案:(1) Cs  F (2) 2Na+2H2O===2Na++2OH-+H2↑
(3) HF Cl2+2I-===2Cl-+I2
解析:根据同主族、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可知,在自然界稳定存在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第ⅠA族的Cs,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所以碱性最强的是CsOH,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强的是HF。
17.答案:(1) 四  ⅥA  锂 
(2) 2K+2H2O===2K++2OH-+H2↑
4Li+O22Li2O。
解析:甲的原子序数是19,甲是钾元素,乙是氧元素,丙是锂元素。
18.答案:(1) F G H D C B A E 
(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吸收未反应完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Cl2+2OH-===Cl-+ClO-+H2O。
(4)溶液显蓝色 Cl2+2KI===2KCl+I2。
解析: 首先弄清实验原理及目的:通过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证明它们之间氧化性强弱。为此通过装置4和装置5来制取Cl2,再通过Cl2与NaBr和KI 淀粉溶液反应,并通过现象来证明反应情况。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尾气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