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一、“四大发明”火药 造纸术指南针 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今天的指南针指南针一、用 全面认识四大发明(2)角度:西方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德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用 全面认识四大发明(3)角度:中国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中国)
欧洲人利用火药技术制造了近代枪炮,开着利用指南针导航的近代军舰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而我们只有用血肉之躯抵抗洋人的进攻,任凭敌人践踏中国的国土,最后丧权辱国,假如四大发明不外传,外国发展缓慢,就不能给中国带来耻辱。
—学生甲(中国)你是否同意学生甲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旧中国的漠视、愚昧及落后,使科技缺乏转换为生产力的环境.二、用 全面认识四大发明①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②火药的使用,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③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对中国的影响(2)对世界文明(欧洲)的影响 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三、用 整体把握四大发明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雨果(法国)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英国) 思考:是什么使中国近代科技落伍?据此你得出什么启示?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度;实行闭关锁国等等. 材料一:“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 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的主要动力”。但长期以来, 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自给自足、安于现状, 对科学技术没有迫切的要求, 也使科学技术的进步失去了原动力。
材料二:众所周知,中国人在世界上以保守、含蓄而著称。这归结于几千年传统文化具有保守、从众、迷信等特点。经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从言语、行动方面乃至学术观点方面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不肯轻易跨越雷池一步。……不善于追根结底的研究,不高兴标新立异的行为…… 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
1956年,掀起“向科学进军”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1年,制定863计划
1996年,确定科技兴国战略
1999年,发射“神舟1号飞船”
2003年,发射“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船
2007……
……新中国科教大事 分析材料,概括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中国古代很重视数学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材料二:我们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向、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材料三:郭守敬编订《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之优点之大成;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集大成者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
1、在内容上:重应用 (重理论)
2、在使用上:重农业(重综合;重分析)
3、在方法上:重经验(重实验) 探究: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 政治: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③ 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 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② 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④ 教育事业发达。⑤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李约瑟难题:
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纪,中国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 ①政治:②经济:专制集权统治严重束缚科技发展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③思想:古代中国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文化不利于科技发展⑥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性④对外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交流⑤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的阻碍考点整合 古代文学的鲜明时代特色
1.奴隶社会时期的《诗经》,其中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
2.战国时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富强和对遭受排斥的强烈不满。他创造的“楚辞”体,也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3.汉赋,是一种新型文学体裁,词藻虽然华丽,但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乐府诗由民歌加工而成,语言清新、感情真挚。
4.魏晋南北朝时,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厌恶官场腐败创作了田园诗,北方的民歌则刚劲质朴。5.唐朝前期强盛,经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社会动乱,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分别是这种情况的具体反映。唐宋散文气势雄伟,与魏晋以来的“靡靡之风”截然不同。
6.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作为短篇小说前身的传奇文学出现。两宋民族关系复杂,陆游的诗,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与这种背景密切相关。
7.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很多著名的小说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败落,鞭挞封建礼教的虚伪、科举制度的腐败,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