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2 09: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授课人:刘丽珍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①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③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生产的全球化
③资本的全球化
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 世界著名跨国公司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联系增多(雏形 )
②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德
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地遍布70多国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①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提高(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力量)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政治障碍)
⑤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商品流通渠道与制度保障)
⑥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是全球化发展必要条件4.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
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2)影响:
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经营管理),是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②挑战: 据联合国统计,10年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有36个,5年前增至42个,现在则进一步增至48个。这一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理念背道而驰,成为国际社会平衡发展的障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8日) 南北贫富分化严重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面临挑战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非洲有6000多家国营企业将近半数转入私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包括金融、能源、电讯、交通等部门大多落入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98年7月,西方发达国家一次性瓜分了巴西电信产业,接着阿根廷80%以上国有企业被外资收购
——摘自陈柳钦《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分析》 1981-1985年在美国的危害生态工业的国外投资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35%,日本“最肮脏”生产部门的国外投资中,2/3~3/4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全球每年生产有害垃圾5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其中大部分被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福建省长乐榕通码头查获的300吨洋垃圾 福建省闽侯县将查获的“洋垃圾”焚毁 美国的电器垃圾80%是运往亚洲处理掉的。其中90%又是运往中国处理的。 2004年5月28日,反对全球化的示威者与墨西哥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当天,第三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在墨西哥城市瓜达拉哈拉开幕。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 ②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④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促进各国共同繁荣③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1.背景:
①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弊端,特别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措施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
2.成立:1995.1.1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英文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经拥有153个成员,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3.性质: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总理事会贸易政策评审
机构委员会货物贸易
理事会与贸易有关
的知识产权
理事会服务贸易
理事会部长会议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区别规范化 法制化 1997年10月9日,世贸组织启用新的标识。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
——龙永图4.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5.原则: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
6.特点:
①规范化与法制化
②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③决策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5.作用:
①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②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繁荣;
③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④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身份;
③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WTO的谈判;
④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11日晚在在卡塔尔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12月该协议正式生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需要世界。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GDP增长率:2002年-8%
2003年-9.1%
2004年-9.5%外资增加:到2005年2月,实际利用外资5700亿美元进出口增口:2004年9月,进口416亿美元;
出口419亿美元,均比同时期增约30%“入世”后中国关税的状况(根据加入时的承诺)2.影响:
①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利:促进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弊: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对策:中国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②对世界: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的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全球化和多样化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显示出地球的整体性,出现了人类的普遍利益问题。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才能够解决,例如南北差距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反对霸权问题、环境问题、反恐问题、跨国犯罪问题,等等。因此,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承认不同民族拥有共同性,人类具有共同利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从全球的视野去观察思考问题。
但是,在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与国家之间又存在很大差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各个国家发展水平不同、所处的国际地位不同,都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因此,我们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多样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1.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①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③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拓展提升 1978年后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改革开放后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