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58张PPT)部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58张PPT)部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2: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语 文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单元目标导引
学习任务群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单元人文主题 探索与创新
学科素养目标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学习任务纵览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 一小步/屠呦呦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 ①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继承敢于创新、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②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③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时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创设情境,将文中描述的科研条件与现今加以比较,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学习《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可以关注文中一系列的数字或与数字相关的短语,感受科学探求的不易,也能感受科学发现的乐趣。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①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②领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加以借鉴和运用。 ③用心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中国建筑的特征;然后以此为基础理解作者对这些特征背后带有普遍性的规则的论述,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9 说“木叶” /林庚 ①探讨意象“木叶”,体会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②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要体会、鉴赏文中的大量诗歌名句,学习作者运用的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力。
单元写作任务 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资源助读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
作者简介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屠呦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其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作品背景
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本文根据屠呦呦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
相关常识
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写对字形
词 语 易错字 词 语 易错字
nüè疾 疟 青hāo 蒿
nüè待 虐 船gāo 篙
胶náng 囊 qiǎng基 羟
nǎng日 曩 jìng骨 胫
pī霜 砒 yū血 瘀
pí邻 毗 yū泥 淤
福zhǐ 祉 沧海一sù 粟
zhǐ高气扬 趾 火中取lì 栗
3.掌握词语
4.词语辨析
衷心 忠心
衷心:出于内心的。 忠心:忠诚的心。
相同点:都有“真诚”的意思。
不同点:“衷心”,形容词,指真心、出于内心的;“忠心”,名词,忠诚的心。
例句 ①对于他效力大连球队时期为球队作出的突出贡献,俱乐部表示  衷心 感谢。
②大型红色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震撼上演,“ 忠心 向党,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千余名观众。
资源助读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有些人通过个人所得、个人关系或个人经历寻求生命的意义。然而,在我看来,有幸得到能领悟自然最终奥秘的智慧,才赋予生命充分的意义。
——加来道雄
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代表作品有《量子场论现代导引》《不可思议的物理》《爱因斯坦的宇宙》等。
作品背景
宇宙科学在当今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古希腊到20世纪出现了许多关于世界构成的理论。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把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步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现实世界的三维扩展到宇宙空间的四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但是它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
当今世界探索宇宙本源的科学活动逐渐分成两个方向:一是向宏观世界探求宇宙的秘密,一是向微观世界追寻世界的本源。到底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向,是需要两者的完美结合,还是有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都需要人类付出艰辛的劳动,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写对字形
词 语 易错字 词 语 易错字
惊chà 诧 怪dàn 诞
叱zhà 咤 垂xián 涎
xiá想 遐 sā手人寰 撒
闲xiá 暇 chè换 撤
zhà栏 栅 cí场 磁
蹒shān 跚 鸬cí 鹚
3.掌握词语
4.词语辨析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多,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相同点:都表示色彩丰富。
不同点:“五彩斑斓”侧重于“多而杂”,“五彩缤纷”侧重于“多而艳丽”,“五光十色”多用于形容发光的东西。
例句 ①航拍初冬的瘦西湖风景区,五亭桥、白塔等建筑镶嵌在各色花草树木中,与 五彩斑斓 的树叶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初冬美景,令游人陶醉其中。
②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内茂盛的森林
 五彩缤纷 ,显得格外壮观。
③24日晚,长沙梅溪湖 五光十色 的灯光映衬着湖面,夜色十分迷人,前来参加会议的嘉宾纷纷拍照留念。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课堂精研
研读任务一 理解重要概念,品味其中内涵
1.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中国传统医药学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从中草药中寻找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是经过各种失败的尝试之后,最终确定的研究思路。在研究陷入困境的时候,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给研究工作提供了转折的契机,正是该书中的一句话,让屠呦呦找到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的症结所在,最终得到了具有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此外,中药青蒿还为青蒿素的提取提供了原材料。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这是运用中医药智慧的结果。
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作者关于鲤鱼“科学家”的想象十分有趣,他从鲤鱼的角度来反观世界,那么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来说明什么呢
提示:(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②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③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④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是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2)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①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②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③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研读任务二 感悟语言风格,体悟科学严谨
3.请对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进行简要分析。
提示:(1)“渍”,浸泡的意思,浸泡可以让细胞膨大、吸水,更有利于绞取汁;“绞”,握住条状物的两端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受到挤压;拧。两个字的运用,体现了用词严谨、准确的特点。
(2)“广泛”表示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之广,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一疗法的认可程度之大;“减轻”是作者留有余地的说法,避免了说辞的绝对化,这使用词更加准确而严密。
4.文章标题为《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我们知道,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提示: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5.《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作为获奖感言和科学论文的结合,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
提示:叙述语言精练。文章使用非常精准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青蒿素的发展,简单准确,不矫揉造作,展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叙述腔调平静。平静语言之下蕴藏的是对科学研究的扎实态度,对个人荣誉的淡泊心境。
叙述逻辑严谨。文章清晰地呈现了青蒿素的发展历程,并在文章的末尾对中医精神进行了升华。
6.“鲤鱼”“水池”“鲤鱼‘科学家’”分别指代什么 用这样的手法有何好处
提示:鲤鱼指普通人,水池指我们所处的环境,鲤鱼“科学家”则指现实中的科学家。运用这种手法能把抽象复杂的科学问题较为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
思维提升
比较鉴赏
1.阅读这两篇文章,以图表、思维导图或者编写年卡的方式梳理文章中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加来道雄的教育历程,了解科学家的探索与发现。
提示:青蒿素的研发历程
加来道雄的教育历程
2.科学工作枯燥,但也有其乐趣。你认为屠呦呦和加来道雄有哪些苦和乐
提示:(1)科学研究的苦:
①在第一阶段,屠呦呦团队搜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进行测试,然而进展甚微。
②高中时代本应享受青春年华的加来道雄,不辞辛劳,冒着风险,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建造电子感应加速器。
(2)科学研究的乐:
①屠呦呦热衷于中草药的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治疟作用,拯救成千上万患者,科学研究虽然艰辛,却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②加来道雄贪婪地阅读关于高维世界的历险故事,沉迷于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痴迷于原子对撞机的建造,从中获得求知和成功的快乐。
3.屠呦呦与加来道雄都获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他们两人为什么能取得科学上的成就呢 他们都有哪些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
提示:屠呦呦成功的原因:①热爱中医药;②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③不畏艰辛;④善于发现;⑤借助团队的力量。
加来道雄成功的原因:①具有探索精神;②保持好奇心;③不畏艰辛;④将想法付诸行动,行动能力强。
屠呦呦与加来道雄都具有探索精神,不畏艰辛,不怕失败。屠呦呦有科学的求异思维,加来道雄则能够将想象力与科学结合。
整合建构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本文简介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歌颂了他们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人类治疗、控制寄生虫类传染病所作出的革命性贡献。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两件事——对鲤鱼世界的观察遐想和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展示了自己训练思维和磨炼心志的教育历程。这两件事引导作者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作者旨在通过对这一过程的介绍,让读者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立志为科学献身,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春草鹿呦呦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文本阅读
材料一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但屠呦呦却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
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尽己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
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
(摘编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
——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
2017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
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被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在3亿人份以上。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新华网2017年1月9日,有删改)
材料三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说,获得诺贝尔奖是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多年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获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呦呦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因疟原虫已产生抗药性,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药物。防治疟疾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要在设备简陋和信息渠道不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
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0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失败了190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中性提取物。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找到了熔点在156~157 ℃的无色晶体—— C15H22O5。后来将其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有删改)
阅读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到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关键性突破,在医药科学领域卓有建树。
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疗疟疾的ACT疗法中,且这一疗法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③屠呦呦对科研任务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也没有放弃工作,是青蒿素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
④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2.材料二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后一段对这则新闻报道起到哪些作用 请结合新闻体裁特征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突出表现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使新闻报道主体更鲜明。②列举一系列数据,增强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③列举具体事例,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3.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和分析。
参考答案:①谦虚,不居功自傲。获奖后,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认为这是集体成绩和荣誉。②有理想,从小立志治病救人。③学习勤奋。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以优异成绩毕业。④勇挑重担。临危受命,出任“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组组长。⑤不畏困难。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和自身的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改初衷。⑥百折不挠。失败190次,率队历时多年,执着坚持,最后取得成功。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