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8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8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3: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3张PPT)
第八单元
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语 文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单元目标导引
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单元人文主题 责任与担当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纵览历史,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勇于担当,是我辈楷模。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政论文、赋体文、史论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感受古人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讲责任、敢担当的精神,从而立志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恪守正确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同时倾听理性的声音,鉴赏说理艺术,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学科素养目标 1.学习古代良臣贤士爱国爱民的情怀和讲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2.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鉴赏文章说理艺术,辩证思考作者观点,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3.写作议论性文章,学会清晰严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学习任务纵览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15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积累性知识,准确理解文本语境义。 ②品味独特的语言风格,赏析高超的讽谏艺术、严谨透彻的说理特点。 ③感受作者直言敢谏、锐意革新的情怀与精神。 《谏太宗十思疏》讲的是君道,《答司马谏议书》论的则是臣道。概括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观点;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再阅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看看其内容与你的推断是否相合。你认为他们二人谁的观点更有道理 进行辩论。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16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①学习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句式及其他文言现象,积累文言文知识。 ②结合相关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学习借古讽今的讽谏艺术。 ③学习古代良臣贤士讲责任、敢担当、心怀天下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吸引了众多论者的目光。杜牧认为是由于六国之君未能“各爱其人”,苏洵则认为
“弊在赂秦”。阅读这两篇文章,比较文章思路的不同,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两篇文章各有怎样的针对性。
单元写作任务 如何论证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资源助读
谏太宗十思疏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
作者简介
敢触天威的谏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
作品背景
唐太宗即位初期,以隋朝的暴政为戒,励精图治,听取劝谏,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一个表现是宫室土木之作,逐渐增多;另一个表现是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此外还有田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相关常识

“疏”通称“奏疏”。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疏,也就演变为“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它起源于汉代,后世人们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类文体的通称。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如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辨识通假
振之以威怒 “ 振 ”同“ 震 ”,意义: 威吓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 树木的根 。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 路人 。
今义:走路。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 以(之)为;把(它)当作 。
今义:认为。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
(2)戒奢以俭(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俭戒奢” )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
7.成语积累
(1)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2)载舟覆舟:比喻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3)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4)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
(5)垂拱而治:多用来称赞统治者无为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6)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
文白对译
资源助读
答司马谏议书
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梁启超
作者简介
不畏强权的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等。
作品背景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实行新法。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字君实),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他停止变法。王安石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熙宁三年(1070)二月来信的回复。王安石先是简短地回复了一信,对来信所责难的诸点没有一一置辩,随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谊深厚,信札来往不宜草率简慢,就又写了这封答书。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辨识通假
不复一一自辨 “ 辨 ”同“ 辩 ”,意义: 分辩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义: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2)终必不蒙见察( 被动句,“见”表被动 )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朝廷议法度而修之” )
(4)至于怨诽之多(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至于多怨诽” )
(5)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则众为何而不汹汹然” )
7.成语积累
兴利除弊: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
文白对译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课堂精研
研读任务一 分析文章内容,把握写作思路
1.《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2段与中心论点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①中心论点:思国之安,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②第2段总结教训,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之理,劝君王积其德义。
2.《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大致说了几方面的内容 它们共同说明了什么观点 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
提示:①说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在修养上,应该谦冲自牧,思江海下百川,慎始敬终;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黜恶;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②观点:“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1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③好处: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能出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政治局面,到那时,就不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
3.研读《答司马谏议书》第2段和第3段,梳理作者的说理思路。
提示:首先,定角度(辨名实,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与革新变法名实不明)。接着,析原因(人——习于苟且;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最后,究实质(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答司马谏议书》中“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的“术”指什么 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1)“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方略、政治主张。
(2)名实相符是判断是非的原则。
5.《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举“盘庚之迁”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①“怨诽之多”并不能说明不该改革;
②恰恰是改革触动了少数人的利益,才招来怨诽,所以更要改革,不能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推行新法;
③进一步表明自己力排众议,坚持变法的决心。
研读任务二 品味文章语言,分析说理方法
6.鉴赏以下出自《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语句。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3)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提示:(1)从反面设喻,突出德对国君的重要性。与上文形成对照,加重了强调意味。“臣虽下愚……而况于明哲乎”一句,不仅使文情跌宕有致,而且强调了此疏的针对性,以引起唐太宗的重视。
(2)这几句指出了历代帝王能创业却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以“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对比,暗示居安思危之重要,以“岂……乎”的反问,紧承上文进行反诘,引出对“取之易”而“守之难”的分析,使论述更深入一层。
(3)这几句话运用对比论证。将“殷忧”和“得志”两种情况下君主的态度和造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前后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在对比中见优劣。
(4)“载舟覆舟”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皇帝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简洁而传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表明其利害关系。引用古圣先哲的至理名言,反复阐述,耐心说服,言语婉转动人,用心良苦。
7.《谏太宗十思疏》语言骈散结合,行文错落有致。试分析说明。
提示: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本文虽不在四六句式上加以雕琢,但大量运用铺陈排比、对称语句。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写“十思”,运用排比,贯穿到底;“十思”后的总结之语,又用了对偶和排比。
同时,本文又用散文笔法,有机地穿插了一些散句,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等句,使行文摇曳生姿,别有一番情趣。
8.《谏太宗十思疏》论证方法多样,请简要说明。
提示:①类比入手,亲切生动。
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之长”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之远”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之安”必须“积其德义”,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将“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②正反对比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2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纵情”的反复论述;第3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9.简要说明《答司马谏议书》第2段的语言特点及其效果。
提示:特点:①多用短句;②句式整齐。
效果:体现了作者斩钉截铁的坚决态度,增强了辩驳气势。
10.《答司马谏议书》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提示: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力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有力、言简意赅的。
研读任务三 感受作者情怀,进行思辨阅读
11.《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的劝谏之文,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①文中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国内国际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奢侈浪费之风尚存。因此,仍然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②“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告诉我们,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代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要任用有才能的人,要能够听取下属的合理建议。如果领导者在开展工作时,下属只是当面附和却在背后议论,心中不服,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只有做到“择善而从之”,每个人才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
12.读《答司马谏议书》,结合王安石的生平,你读出了怎样的王安石
提示:观点一: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为人刚正不阿,性格特别直率。他体恤百姓,关心朝廷安危,一生可谓鞠躬尽瘁,然而没得遇明主。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权贵害怕,甚至皇太后哭求皇帝罢免王安石。他也因此被罢官,但这也从未动摇过他变法的决心。
观点二:王安石是天才的文学家。这位胸怀大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伟大人物,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时常跨马骑驴出游山林中,忘情山水间。也许他的内心很寂寞,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思维提升
比较鉴赏
1.试比较《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填写下表。
提示:
文 章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文 体 奏疏 书信
文章思路 积其德义→克终者寡的原因→十思及好处 回信原因→驳四大罪名→驳怨表决心
论证方式 立论 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 类比、对比、比喻、排比 用事实批驳,举例论证
写作目的 希望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使国家长治久安 驳斥同僚对变法的责难,表明改革的决心
2.请阅读《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思考这两篇文章传达出怎样的理性声音,又体现出怎样的理性思维方式。
提示:理性的声音:①为国理政既要善始又应善终。②掌握治国权柄的人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多方采择,察纳雅言。③历史是现实的镜像,面向未来,需要以史为鉴,不忘过往。④不能同俗媚众,要坚持自我,认定方向,方能有所作为;但为避免失误,还需善纳众议。⑤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衰败,因时而变或可别开生面。
理性的思维方式:①结合现实政治理解历史问题。②先明根本,再据以开展具体探讨,思维才能周全。③面对汹汹众议,需要分析鉴别,不能一概接受。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整合建构
谏太宗十思疏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目的是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接下来魏征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条建议。
答司马谏议书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全文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司马光与王安石——君子的较量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间关系很好,互相敬重人品,但是,这不代表就一定要同意对方的政治主张。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北宋有政治抱负的顶级文人,两人都创作了大量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两人都不局限于文人的身份,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理念,并且有将理念执行下去的决心。两人早年私交甚笃,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我反对你执政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谏议阁下:光居常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于将命者。春暖,伏惟机政余裕,台候万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侍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佞,则固不敢为也。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 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
自古人臣之圣者,无过周公与孔子,周公、孔子亦未尝无过,未尝无师。介甫虽大贤,于周公、孔子则有间矣,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天下莫能及,人之议论与我合则善之,与我不合则恶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进 谄谀之士何由远 方正日疏、谄谀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夫从谏纳善,不独人君为美也,于人臣亦然。昔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或谓子产毁乡校,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
《诗》云:“周爰咨谋。”介甫得光书,傥未赐弃掷,幸与忠信之士谋其可否,不可以示谄谀之人,必不肯以光言为然也。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夫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介甫将何择焉 ……不宣。光惶恐再拜。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有删改)
材料二 它日留对,帝曰:“今天下汹汹者,孙叔敖所谓‘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也。”光曰:“然。陛下当论其是非。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惠卿以为是耳,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邪 ”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阅读思考
1.下列对课文和上述两个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D )
A.司马光用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来批评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王安石逐一举例进行了反驳。
B.皇帝想要重用司马光,为征求大臣的意见,就亲自去拜访了王安石,听取他的看法。
C.司马光认为皇帝过于器重王安石、韩绛和吕惠卿,使得他们独断专行,对此皇帝表示赞同。
D.司马光写了《与王介甫书》这封长信给王安石,对变法加以指责。其言论偏于保守,但亦有切中时弊之论。
解析:A项,“王安石逐一举例进行了反驳”错误,根据课文第2段,王安石没有举例,而是进行了道理论证,逐一反驳。B项,“就亲自去拜访了王安石,听取他的看法”错误,原文“帝欲用光,访之安石”的“访”,意思是咨询、征求意见,而非“亲自拜访”。C项,“使得他们独断专行,对此皇帝表示赞同”错误,原文没有皇帝的态度,但听了司马光的话,“帝欲用光,访之安石”,也可看出,皇帝依然信任、重用王安石,并没有怪罪他们,“皇帝表示赞同”无中生有。
2.王安石认为不能重用司马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请根据文意概括。
参考答案:(1)司马光表里不一。(2)司马光言论危害国政。(3)司马光任用对国家有害的人。(4)持反对意见的人会依附司马光。
3.请在综合阅读基础上,分析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与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作为论说文,语言风格的区别。
参考答案: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行文刚而柔,直而婉,重波迭浪,层层推进,婉转中自有一种咄咄逼人的锐气。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则多用短句,句式整齐,鲜明地表现了作者斩钉截铁的坚决态度,增强了辩驳气势。
参考译文:材料一 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怀着惶恐的心情再拜。介甫参政谏议阁下:我平时没有事情要办,不敢进入中书省、枢密院的大门,因此很长时间没有谒见。春天气候温暖,想来处理机要的政务尚有宽余,恭候万福。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损的朋友也有三种。”我没有才能,不够资格委屈您当作朋友。但从结交以来的十多年里,(与你)多次在同一部门共事,也不能说没有一日的交往。虽然自己有愧于闻见不广,但说到正直、诚实二事,则是不敢不勉力去做的;至于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之人,更是我本来不敢做的了。孔子说:“君子能够做到意见一致,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能做到意见一致。”君子(处世待人)的道理,或者出外行事,或者安居静处,或者发表议论,或者保持沉默,这怎么可以盲从附和呢 但他们的志向都是想树立事业,实行政治主张,辅助社会,养育黎民百姓,这是他们一致的地方……
自古以来作为人臣中的圣者,没有谁超过周公和孔子的,即使周公、孔子也不是没有过错,不是没有教师。您虽然称得上是大贤,比起周公、孔子来就有差距了,现在居然自以为,我的见解,天下的人没有谁赶得上,人们的议论跟我相合就赞许,与我不合就讨厌。这样一来,正直的人怎么能进用 谄媚的人怎么能疏远 当正直的人一天天疏远,谄媚阿谀的人一天天亲近,而希望一切事情处理得当,美好的名声能够传播四面远方,这太难了。听从忠谏采纳善言,不独是人君的美德,对于人臣来说也是这样。从前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以便议论执政者的得失。有人劝告子产毁了乡校,子产说:“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 ”……
《诗经》有云:“广求良谋访贤人。”您收到我的书信,倘若蒙您不弃,希望您跟忠信之士商量其是否可行,但不可让谄媚阿谀之徒看见,因为他们必然不会承认我的话是正确的。那些谄媚阿谀的人,依附您,是想借助您的力量变法,作为进身的资本。一旦撤销推行新政的机构,他们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这是他们拉着您,使您不走直道的原因。您为什么要迁就这帮人的私欲而不想想国家的大计呢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伪善面貌,仁德就很少了。”那些忠信的人,在您掌握政权的时候,或者意见跟您不合使您感到厌恶,在您失去权势之后,必然可以慢慢得到他们的帮助。谄媚阿谀的人,在您当权之时,的确会使您感到顺从舒适,一旦失去权势,必定有出卖您来谋取利禄的。您对此将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言不尽意。我内心惶恐,谨再拜。
材料二 有一天皇帝留下司马光对问,皇帝说:“当今天下动荡不安的,是孙叔敖所说的‘国家有正确的办法,是众人所厌恶的’啊。”司马光说:“是这样的。陛下应该论定这件事的正误。如今条例司所做的,只有王安石、韩绛、惠卿认为正确罢了,陛下怎么能只与这三个人共同治理天下呢 ”皇帝想要任用司马光,向王安石征求意见。王安石说:“司马光在外借着规劝君上的名义,在内却藏着附和偏袒臣下的事。他所说的话全都是妨害政务的话,他所结交的都是妨害新政的人,陛下您却还想让他在您的左右,让他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这是国运消长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哪里能妨害新政,只是他身在高位,那么那些有异议的人就会倚靠他作为重心。韩信树起汉的红色旗,赵地士兵的勇气就全没有了,现在任用司马光,就等于是给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树红色旗。”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