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阿房宫赋--六国论课件(共88张PPT)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阿房宫赋--六国论课件(共88张PPT)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3: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8张PPT)
第八单元
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语 文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资源助读
阿房宫赋
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视向来瑰丽,亦复何有!以下因尽情痛悼之,为隋广、叔宝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不若《子虚》《上林》,徒逢君之过也。
——《古文观止》
作者简介
妙手营造江南春——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他又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诗歌语言清丽而又清新,风格激荡雄浑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作品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本文的写作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废,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关常识

赋,是古文中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这里的“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就是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体物写志”是它的内容,往往于结尾部分发一点议论,以寄讽喻之意。到了唐宋,这种文体已逐渐散体化。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 指众星 。
今义: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 金玉珍宝等物 。
今义:①筹划、组织并管理;②商业、服务业出售某类商品或提供某方面的服务。
(3)可怜焦土
古义: 可惜 。
今义:值得怜悯。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使负栋之柱,于南亩之农夫多” )
(4)戍卒叫,函谷举( 被动句 )
(5)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6.成语积累
(1)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2)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文白对译
资源助读
六 国 论
“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曾巩
作者简介
言兵六国出奇声——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宋仁宗嘉祐年间,欧阳修以为其文可与大家的文章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其文一时被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作品背景
1004年辽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后来,也向西夏提供岁币。这样的结果,助长了辽和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以物赂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相关常识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1)其实百倍
古义: 这实际上 。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思厥先祖父
古义: 泛指祖辈、父辈 。
今义:父亲的父亲。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智谋和力量 。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旧事 。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判断句 )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3)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 )
(4)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
6.成语积累
(1)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2)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文白对译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课堂精研
研读任务一 分析文章内容,把握写作思路
1.《阿房宫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
提示: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写建筑,先描写其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
2.《阿房宫赋》既是借古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以六国覆灭起笔
提示: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六国”因不爱民而“毕”;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会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3.《阿房宫赋》在结构上呈现什么特点
提示: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如云美女及珍宝之多,暗示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他们的命运。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如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如不以秦为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
4.《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的 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有什么好处
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它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引起人们的思考。
本文分论点有二: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前者是直接提出来的。它的好处是顺应前文,接续自然,道理明晰,使人认识更深一层。后者是在一问一答中提出来的。行文至此,意思有了转折。这种提出论点的方式便于思路的转折,使其转入下一个问题时自然顺畅,同时在一问一答之间也可以引人思考。
5.阅读《六国论》,回答下列问题。
(1)第3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第4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由此得出怎样的历史教训
(3)第5段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比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提示:(1)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不赂者灭亡的原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荆轲刺秦王;赵,诛杀良将。
(2)承上启下,由灭亡原因转向灭亡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卒章显志,点明写作目的。不直接指出当朝统治者的问题所在,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暗示,在此基础上劝谏,更易于为人接受。
研读任务二 品味文章语言,分析艺术手法
6.《阿房宫赋》第2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璀璨闪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纷纷扰扰的“绿云”比喻宫女们的发髻。“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丢弃的脂水可以使“渭流涨腻”,可见宫女之多。“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四个分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这四个分句字数相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让我们感受到“赋”所体现出的艺术魅力,同时,这样的铺排也为后文的议论做了很好的铺垫。
7.《阿房宫赋》第3段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其中大段的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面展开的 结合课文,完成下表。
秦始皇 天下人民
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①
② “南亩之农夫”的数量
“架梁之椽”的数量 ③
梁柱上的钉头的数量 ④
瓦缝的数量 ⑤
⑥ ⑦
⑧ 市人之言语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人亦念其家
“负栋之柱”的数量
“机上之工女”的数量 
“在庾之粟粒”的数量 
“周身之帛缕”的数量 
“直栏横槛”的数量
“九土之城郭”的数量
管弦的嘈杂声音
8.请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这几个方面分析《阿房宫赋》的写作特点。
提示:①表达方式上,描写、议论,大量采用铺排手法。
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但是,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气势夺人。描写中铺排的句子,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议论中铺排的句子,如第3段。
②修辞手法上,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蜂房水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增强其形象性。又运用大量的夸张句,如“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增加其感染力。有的句子兼用排比、夸张手法,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③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使用了大量单句散行,增强了表现力。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节奏急促,写出了阿房宫的建造背景及规模,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和依山傍水的走势。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9.《六国论》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提示:语言生动。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气势充沛。《六国论》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使文章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起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1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提示:(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
(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研读任务三 感受作者情怀,进行思辨阅读
11.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有力劝诫,但在写阿房宫被焚毁时,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1)“可怜”在这里应解释为“可惜”。作者用“可怜”二字使无尽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
(2)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于作者胸中,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端。
(3)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12.《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认为秦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骄奢淫逸。你怎么看待历史上秦的灭亡
提示:观点一:暴政亡国。我认为秦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秦的残暴统治。它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导致人民敢怒不敢言,积怨太深,久而久之就一定会爆发起义。
观点二:农民起义亡国。我认为秦的灭亡是缘于陈涉、吴广起义,继而崛起的项羽、刘邦等起义队伍成为灭秦的主力军,农民起义军的正义壮举最终使秦灭亡。
观点三:历史的必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必然,新的王朝取代没落的旧王朝亦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历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进步意义,但秦始皇后期一味享乐,秦二世也无心理政,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注定了要有一个新的王朝壮大崛起,取而代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准确地讲是综合因素的作用,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13.有人说,《六国论》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得很透彻了,后两段完全可以删掉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提示:(示例)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的写作意图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误,给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结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借古论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加深了文章的立意,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思维提升
比较鉴赏
1.《阿房宫赋》《六国论》都谈到了六国的灭亡,写作目的也很相似,两篇文章有不少共同点,在探求共同点的基础上,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小组交流,试填表比较。
提示:
文 章 《阿房宫赋》 《六国论》
相同点 都立足于秦统一前后的历史事实,都论述了六国灭亡原因,都意在借古讽今
针对社会现实 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 北宋向契丹、西夏纳银纳绢
写作目的 以荒淫灭国为鉴,毋“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作者观点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天下也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文章思路 秦之奢—秦之亡—亡之因(史实→观点+教训) 弊在赂秦—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观点→论述+教训)
文 体 赋 史论
表达方式 描写、议论、铺排 议论
手 法 比喻、夸张、排比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
2.《阿房宫赋》《六国论》这两篇文章都站在了国家兴亡的立场看待当世的社会问题,你从两位作者身上看到了古代贤臣良士怎样的情怀或精神品质
提示:这些贤臣良士面对当世之弊,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且都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为此他们敢于逆流俗时弊,甚至敢于冒杀身之祸。他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拳拳爱国之心,成了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乃至我们民族的血脉。
整合建构
阿房宫赋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及对宫中豪华奢侈生活的铺叙,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王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六 国 论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众说纷纭论六国
六国灭亡的原因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辙认为“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无论什么原因,历史的事实就是秦军这群虎狼之师在秦始皇的领导下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逐个击破。
文本阅读
材料一
六 国 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材料二
六 国 论
李 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 ”曰:“奚为其无术也 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有删改)
材料三 
论 养 士
苏 轼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皆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 不知其能槁项黄馘而老死于布褐乎 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 秦之乱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有删改)
阅读思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B.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C.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D.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解析:“有……者”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不克”是“不能”的意思,其后应接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项。
2.联系课文看,苏洵、李桢、苏轼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①苏洵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②李桢认为六国之亡,亡在他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③苏轼认为秦国败亡的原因是没有重视“士”的作用。
3.同是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证,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参考译文:材料一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的六国世家,私下里奇怪天下的各诸侯国凭着五倍的土地,十倍的民众,决然向西进兵,去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而最后竟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谋略。因此我未尝不责备当时六国那班谋士考虑祸患疏忽大意,谋取利益目光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秦国与各诸侯国争夺天下的要害地区,不在齐、楚、燕、赵四国,而在韩、魏两国的领土。各诸侯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方,也不在齐、楚、燕、赵四国,而在韩、魏两国的领地。韩、魏的存在对秦国来说,好比人的心腹之患。韩、魏两国挡住了秦国的交通要道,掩蔽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再没有像韩、魏那样重要的地方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时就建议收服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时又提出收服魏国。秦昭王在没有得到韩、魏的真心归顺时,就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对此感到忧虑,那么秦国所顾忌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秦国出兵燕、赵,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秦国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别国的都城,燕、赵在前面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后面袭击,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在攻打燕、赵时,不曾有过韩、魏会从后面袭击的忧虑,那是韩、魏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魏是其他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它们中间出入往来,这难道可以说是了解天下形势的吗 丢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强暴如虎狼一样的秦国,它们怎么能不屈服而归顺于秦国呢 韩、魏两国既屈服而归顺了秦国,这样秦国就能够毫无阻挡地向东方的各诸侯国用兵了,从而使天下普遍地遭受它的祸害。
韩、魏不能独自抵挡秦国,天下其他各诸侯国却可以依靠它们来掩护自己,以免遭西方的侵略,所以不如厚待韩国亲近魏国,从而使其弃绝秦国。这样秦国就不敢越过韩、魏来窥伺齐、楚、燕、赵各国,那么齐、楚、燕、赵各国就能够因此而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用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帮助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它们就能够为天下其他各诸侯国挺身而出,去抵挡秦兵。让韩、魏两国去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内部休养生息,来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一直应付下去,那秦国还能干什么呢 不知道提出这样的谋略,却贪图边界上尺寸之地的小利,背弃破坏盟约,甚至自相残杀。秦兵还未出动,而天下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了。以至于秦人能够钻他们的空子,来夺取他们的国家,这能不令人悲伤吗
材料二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独以这一点(秦国凶恶残酷)来责怪秦国。在这个时候,东部诸侯使国家存在,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战祸连续不断,竟没有一年不是这样。假使他们像秦国那样据有有利的地理形势,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不一定不会又增加一个秦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最后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 ”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单独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材料三 要知道有智慧、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这四种人,都是黎民百姓中的优秀杰出的人才。他们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衣服、吃坏的东西而去奉养人,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其职分,人民便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做他们的领袖,这就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吞并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说百姓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具有才干,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戮了豪杰。百姓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人,把他们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之流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 不知道他们是脖子干瘦,脸色蜡黄,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 还是就要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 秦代的变乱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懂得敬畏这四种人,使他们不失其职分,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如此之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人以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