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与朱元思书 暑假预习知识单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与朱元思书 暑假预习知识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4: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与朱元思书 知识单
课本原文
文学常识
吴均(469~520),字书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被时人效仿,称为“吴均体”。主要作品有《庙记》《十二州记》《钱塘先贤传》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初唐类书《艺文类聚》。《艺文类聚》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其中描绘富春江雄奇秀丽景致的一部分。这部分写景文字清新美丽,成为了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课文翻译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起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回家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重点词语解释
1.风烟俱(都)净(消散),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2.从(跟,随)流(江流)飘荡,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3.自(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表约数,上下、左右、大约)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浅青色)
5.急湍(急流的水)甚箭(厉害),猛浪若奔(奔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负(凭借)势竞(争逐)上(向上),互相轩邈(作动词,比高远);
7.争高直(笔直地)指(向上),千百成峰。
8.泉水激(冲击)石,泠泠(形容水声清越)作(发出)响(声响)。
9.好鸟相鸣,嘤嘤(鸟鸣声)成韵(和谐之声)。
10.蝉则千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断绝)。
11.鸢(老鹰)飞戾(到)天者,望峰息(停止,平息)心;
12.经纶(治理、筹划)世务者,窥欲忘反(同“返”,返回)。
13.横柯(树木的枝干)上(在上面)蔽,在昼犹(仍然、还)昏;疏(稀疏)条交(互相)映(掩映),有时见日。
重点句翻译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都是浅青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看到这些雄起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回家流连忘返。
文章主题
本文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重点探究
1.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个字来写水和山的?
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接着用“千丈见底”写江水之清,再用“游鱼细石”写江水之净。然后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壮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这些山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万籁之奇。然后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空万里,山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作者的笔锋一转,又从动到静,写出了山中枝繁林茂、“在昼犹昏”、“有时见日”的幽暗景象。写山之形、声、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2.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这种感慨由景而生,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的怡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感和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也可能含有劝慰朱元思放下公务、享受美景之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