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暑假预习知识单

文档属性

名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暑假预习知识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4: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着惊海天 知识单
课本原文
词语
1.桅杆【wéi gān】: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
2.浩瀚【hào hàn】:本意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3.娴熟【xián shú】: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4.咆哮【páo xiào】: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5.紧绷【jǐn bēng】:捆扎得很紧的样子。心情紧张、表情不自然。
6.镌刻【juān kè】: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7.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苟且,马虎。
8.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9.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形容用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2012年11月23日上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进行了歼-15舰载机的着舰训练。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552号歼-15战斗机着舰的经过,向读者展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这篇通讯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佳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和消息一样,通讯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主题思想
这篇通讯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方法,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重点探究
(1)作为一篇新闻,本文是如何打动读者的?
①通过反复的渲染、蓄势,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当时人们从期待到紧张再到彻底释放的心理过程,从而受到情感上的冲击。用多种方法表现舰载机着舰的困难,增强情感冲击力。用较多笔墨描写舰载机着舰后人们情感的爆发,以感染读者。因此,本文可以说是在事件的层面上让读者“动情”并“共情”。
②明确舰载机着舰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对于近代以来长期落后的中华民族的意义。通过深化读者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激发出读者心中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之心,将读者的“个人情感”升华到“民族情感”的层面,从深层次打动读者。
(2)作者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3)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如“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
(4)重点段赏析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插叙我国舰载战斗机上舰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同时引用某国上将的一段话,突出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们的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突出了这次成功的来之不易,也更衬托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
排比,写出科研人员为我国舰载机早日上舰付出的艰辛努力,赞扬他们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