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6:0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四单元
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语 文
单元目标导引
学习任务群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单元人文主题 逻辑思维
学科素养目标 1.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梳理、比对和抽象,自主探究、积累逻辑经验和知识,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反思、完善这些经验和知识。
2.在辨析逻辑谬误时形成负责任、重证据、会质疑、讲道理的理性态度;在探究推理规则时激发从具体现象中穷究一般规律的探索精神;在探究论证方法时,敢于用逻辑的工具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交流中的问题。
3.欣赏体味逻辑形式的紧致、匀称、简洁之美;学会区分谬误和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探究区分标准。
【学习活动一】 认识逻辑
(一)概念
1.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就变小了。
2.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四种情况。
①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
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成年人”和“年满18周岁的人”。全同关系如右图所示: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仅仅是在外延上相同,在内涵上一定是有区别的。如果两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在内涵、外延上都相同,它们就不属于全同关系,而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如“西红柿”和“番茄”,它们的差别只存在于语体色彩上,而在逻辑意义上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它们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语词表达形式,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
②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
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真包含关系如右图所示:
③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是指某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种属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是b,并且有的b不是a。
例如,“大学生”和“学生”、“人文科学”和“科学”。真包含于
关系如右图所示:
如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非常相似,如果不考虑顺序问题,二者可以合称为从属关系,其中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属概念不能是单独概念。
④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
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交叉关系如右图所示:
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都不能是单独概念。
(2)不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
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不相容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不是b。例如,“植物”和“动物”、“科学”
和“迷信”、“红色”和“蓝色”等。这种关系如右图所示: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
例如,“有彩色”和“无彩色”、“男人”和“女人”。矛盾关系如右图所示: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常常是一组肯定否定概念,如“有彩色”和“无彩色”;但也可以是两个肯定概念,如“男人”和“女人”。
②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反对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
例如,“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反对关系如右图所示: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五种基本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任何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单独概念之间只能是全同关系或全异关系。
(二)逻辑判断
1.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即肯定或否定对象的存在,或断定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关系。
2.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陈述句。
今天所有的同学表现都很棒。
有些题目我不是特别明白。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且是文化中心。
要么我去,要么你去。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团员。
(三)逻辑的基本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分别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同一律
(1)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①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
②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2)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①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某报刊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青年“向钱看”:
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 ”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这句话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同一个字(“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如:
明代有位内阁大学士,他的父亲不大出名,他的儿子很不成材,可他的孙子却考中了进士。这位内阁大学士经常责骂他的儿子,骂他是不肖之子,是不成材的东西。后来,这个不肖子实在忍受不了责骂,就和内阁大学士吵了起来:“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有什么不成材的呢 ”这位内阁大学士听了之后,放声大笑,就不再责备儿子了。
在当时情况下,这个不肖子所要论辩的是自己是否成材的问题,但是他却故意将这一辩题偷换成“你的儿子”和“我的儿子”相比怎么样,“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相比怎么样,这恰好将原来所要论辩的辩题回避了,这就是偷换论题式诡辩。
2.不矛盾律
(1)不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①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
②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2)常见的违反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①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
例如下面的一则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 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 因为他的想法存在逻辑矛盾。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②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例如:
一只鳄鱼偷了一个人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人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这个人。如果这个人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悖论”,即如果鳄鱼不将儿子还给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儿子还给这个人,否则鳄鱼便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这个人,那么这个人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3.排中律
(1)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
①内容: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A或者非A”;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种属性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存在其他可能。
②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2)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命题就会陷入“模棱两可”(实际上应该叫作“模棱两不可”)之中。
例如:
有人在陈述自己的思想时说:“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这我不同意。但说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恐怕也不正确。”
这种说法,显然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和“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否定,这明显是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4.充足理由律
(1)充足理由律的内容和要求。
①内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之所以具有某种同一性质,是因为具有充分的根据。即“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
②要求: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理由必须充足。
(2)常见的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①以主观臆造的理由进行论证,会犯“诡辩”“理由虚假”的错误。
②论证根据与论证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犯的错误叫“推不出”“强加关系”。
③论证根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所犯的错误叫“以偏概全”。
例如:
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 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了“理由虚假”的错误;后者虽然是真实的,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活动任务一】
1.下列选项中,属于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
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 ”小陆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 ”小陆说:“也没有。”
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都存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因此跟排中律无关。D项,战争的性质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可能性,而选项说“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
2.下列各句中,合乎逻辑、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等19项体育活动。
B.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因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C.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政府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D.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是工作之余忙里偷闲的消遣,而对于学生们来说,阅读则是他们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乃至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答案 D 
解析 A项,概念混乱。“拼图”属于智力游戏,不属于“体育活动”。B项,因果关系倒置。《麦田里的守望者》被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不应该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C项,自相矛盾。既然“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那么“一些地方政府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的应该是后者。
3.分析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推选1名组长进行成果的汇报。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提示 明确:“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是“包含关系”,不是“全同关系”,违反“同一律”。
(2)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提示 明确:“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但事实上拿破仑成年后叱咤风云,显然拿破仑死于成年后,所以“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后”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再者,“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与事实“拿破仑并未夭折”互相矛盾了,违反了“不矛盾律”。
(3)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提示 明确:“读”和“不读”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不能同为假,违反了“排中律”。
(4)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提示 明确: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问原因,庄子回答“是在濠上这个地方知道的”,是答地点,答非所问,违反了“同一律”。
(5)《儒林外史》第三回中,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户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提示 明确: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自相矛盾了,违反了“不矛盾律”。
(6)《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提示 明确:“谬种”的理由是死得不是时候,这个理由并不充足,违反“充足理由律”。
4.阅读下面的故事,分析鲁迅在说话时故意违背了哪条逻辑基本规律 有何表达作用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文庆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林文庆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林文庆话音刚落,鲁迅一下子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钱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提示 违背了同一律。林文庆说的“有钱人”是“投资人”的意思,鲁迅偷换概念,巧妙地回击了校长。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