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8 15: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品文字 抓特点 悟乡情
——统编五上《桂花雨》教学设计
这节课采用以读促讲的方式教学,紧扣舒缓优美的文字,读成四幅淡淡的回忆画面。通过朗读、对比、品析,感受文章用字遣词的巧妙,体会词句蕴含的情感。搭建表达支架,升华情感,表达浓浓的思乡情。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从而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材与学情分析:
《桂花雨》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琦君,出生于我们温州永嘉。文章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回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一些情景为我们熟悉。 文风朴素而恬美,清新而雅致。 文章通篇体现一个“真”字:向读者真实再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生活,真诚地袒露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花香、人乐、语蕴、情真,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和独立的阅读能力,也初步具有欣赏与比较的能力。 对于浅显的课文,能够从文字中把握主旨,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但学生毕竟年龄小,缺乏领会文本内在意蕴的能力,难以透过文字体味要义。 在进行文本的教学时,可采取朗读、对比、品析,感受文章用字遣词的巧妙,体会思乡情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
2. 运用掌握的方法学会本课10个生字,“箩、杭”只识不写,积累词语。
3 .借助画面与文字,通过朗读和比较、想象与感悟等方式,充分感受桂花之香、摇花之乐,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会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2.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将字写得平正、安稳。
2.借助课堂作业本第4题,清楚梳理课文条理。
学习活动一 词语联想,走近课题
1.出示词语1: 桂花。当你读到这个词时,你联想到了什么
2 . 出示词语2: 金桂、丹桂、银桂,读一读。
3 . 出示词语3: 桂花糕 桂花饼 桂花茶,读准生字: 糕 饼 茶,说一说其他用桂花做 的食品,丰富联想。
4 . 出示词语4: 香飘十里,香气迷人。读一读,拓展说一说“桂花的香”。
5 . 出示词语5: 桂花雨。这个词让你联想到什么 要点: 词语充满了生命力,能唤醒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对桂花的美好感觉,联想到 许多。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
6 . 文中的“桂花雨”是一场怎样的雨
学习活动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学习词语
桂花 梅花 木兰花 香飘十里 摇落 几大箩 满头满身 泡茶 糕饼 老婆婆 指指点点
指名读、分行读,读准字音。
3.整体感知
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板书:香、美、乐、甜)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赏花美 ——闻花香——摇花乐——思乡甜
学习活动三 识字写字
出示生字:懂、兰、 箩、婆、糕、饼、浸、缠、茶 、捡2.指名读,开火车读,读准字音,重点提示“饼”是后鼻音,“浸”是前鼻音,“兰” “箩”的声母是“l”。
3.写字指导。重点提示“箩”,撇画较多,字要写得平正、安稳。“兰”“糕”“浸” “缠”横画较多,横与横之间等分且有变化。
4.学生动笔练字,反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课堂作业本第5题,通过朗读、对比、品析,体会词句蕴含的情感。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从而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能借助表达支架,完成小诗和词的填写,升华情感。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闻花香——感知桂花特点
1.读一读:你从哪些地方读到了家乡桂花的香?学生交流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找一找:这两个句子,出现同一个很特别的字,是哪个字?
3.做一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第(1)题。
4.引导学生想象:桂树花开,香气飘散,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像泡在这香气里。语速缓慢,感情朗读
5.填一填:想象当时的场景
桂花盛开的时候,故乡的屋里啊、屋外啊,处处都是醉人的香气;人的()啊、()啊,都带着桂花的芬芳;就连院子里跑着的()啊、()啊,也都香香的;桂花晒干后,做成的()啊,泡的()啊,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一个小小的“浸”字,将桂花香气弥漫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我们语言文字的巧妙之处!
学习活动二:摇花乐——表达内心情感
桂花香,香在一草一木,也给人带来了一件乐事!
学生读课文,交流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完成课堂作业第五题第(2)题
2.品字悟情,学习“缠”
“缠”的偏旁,在古文字中表示丝线。这个字让我们看到小琦君围着妈妈,不停问问题的样子,我们仿佛看见小琦君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3.思考:摇桂花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要提前摇呢?
师:为了保留桂花的“香”,才有了摇花的“乐”。看来,描写事物特点还可以用具体的事情来表现。
4.借助支架,练习表达:
摇啊摇,
摇下阵阵()()(),
满头满身()无比。
摇落桂花是()事,完整、新鲜香四溢。
学习活动三 思乡甜——抒发思乡情深
1.品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创设表达支架,在一问一答总体会母亲话的含义。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问: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一定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
答:其实,她是在思念——
小结:思乡情切。对于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深深的怀念和留恋。
学习活动四 链接阅读,总结写法
抓事物特点抒发情感,桂花的香、甜、乐、美,抒发了作者思乡情。
出示课后“阅读链接”。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无论是淡淡的文字,还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我们都能体会到琦君及母亲对家乡那份刻入心底的思念。一枝一叶总关情,抓住特点,融入感情,才会写出生动的文字。我们习作时,如果能抓住事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感情,那么,动人的文字就会再笔下流淌。
【板书设计】
3.桂花雨
赏花美 ——闻花香——摇花乐——思乡甜
浸 抱 摇 喊
借物抒情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喜欢的片段
拓展阅读《桂花卤 桂花茶》。思考:这篇又是如何通过写事物的特点来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