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搭石 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 搭石 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8 15: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跳读”——统编五上《搭石》教学设计
阅读策略单元,训练阅读速度。本课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之一“跳读”,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并学习表达——从动作、声音、画面等多角度立体描绘某情景。
5.搭石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搭石》是五上第二单元的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充满诗情画意;两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遇到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五年级学生默读速度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基于学生真实阅读的经历,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时,强调抓大放小,不要去抠细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停留、不回读,强调读者既迅速又准确地理解文章材料中的主要信息。通过默读、跳读、重读等形式多次 与文本对话,在读的实践中学会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汛、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访、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一行人”,积累“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脱鞋挽裤”等四字词语。
2.通过练习,掌握跳读(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跳过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争取达到每分钟300—400字,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深入细致品味“走搭石”这一段的语言,学习作者从多个角度写出乡亲们走搭石的美 感,感受看得见的画面背后蕴含着的看不见的情感,赞美乡亲们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跳读。
2.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课时
板块一 引趣导入 方法准备
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5课《搭石》(板书课题)
2.第一次默读课文,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时集中注意力,争取不回读,读完 完成记录。
本文共6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 分钟。
(根据大屏幕上的时钟记录)
3.方法交流,提高速度
(1)速度前三的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
(2)方法引导:当我们快速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停下来,不回读,用 上跳读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板书:跳读)
5.第二次默读课文:用上跳读法,与第一次默读进行时间上的对比。
板块二 提取信息 感知内容
1.梳理课文内容。
读了两次课文,哪些画面深深地留在你的脑海里 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根据学生交流,归结小标题:摆搭石 踏搭石 走搭石 让搭石 过搭石)
那究竟什么是搭石 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次默读课文,快速找到答案画下来。出示句子:(原文句子呈现)读。
方法引导:你看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准地找到关键信息。
2.学习字词。
第一组:一行人 间隔 相背而行 协调有序
关注多音字:读准。
重点引导:行———字典解释———文中的意思———选择运用
第二组: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脱鞋绾裤 理所当然
重点引导:脱鞋挽裤———做动作———结合课文句子读———感受反复脱鞋挽裤的麻烦
第三组:① 每逢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② 紧走搭石慢过桥。重点引导:汛期———联系上下文理解
“紧走搭石慢过桥”———联系上下文推测———选择练习(A. 人们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就过桥。B. 人们走搭石要走得快,这样才能保持平衡,过桥可以慢慢走。)
板块三 聚焦画面 关注表达
1.第四次默读,哪个画面吸引你,停下来放声读一读。
2.同桌交流,并说说这段文字让你印象深刻的理由。
3.聚焦第三段“走搭石”,预设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交流。 (1)协调有序:
① 什么是协调有序
② “模仿”走搭石: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去! (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合作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要求做到越读越快,快而不乱。
③ 理解“协调有序”:刚才男女生的阅读,配合得那么默契,读得那么有序,这就是“协调有序”;同样,走搭石的人,走得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板书:动作美)
(2)踏踏: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声音比作音乐。(板书:声音美) (3)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① 理解“绰”(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进行选择)
② 想像这是怎样的画面
(预设:人影在清波中轻轻荡漾,配上小鸟、白云、大树……)(板书:画面美)
③ 这就是叠词的魅力。谁还积累了这样的叠词呢
(预设:波光粼粼、星光点点、烟雨濛濛、清风徐徐、白雪皑皑)
(4)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它就如一曲有节奏而又清丽的小诗。(配乐诵读)
每当
上工、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第二课时
板块四 透过画面 品悟内涵
1.引导发现: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表达的一个小秘密,在刘章爷爷那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中竟然是动作也美,声音也美,水中的影子也美。同学们透过这些画面,你更看到了什么美 (默契、谦让的人情之美!)
2.品悟内涵:在这看得见的景背后尽是看不见的情,再读读其他几个画面,也像这样把你体会到的情用关键词记录下来,完成鱼骨图。
(学习建议:教师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余下的部分。鼓励学生多种形式的表达)
教师小结:刘章爷爷用质朴的语言,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言有尽而意无穷,值得我们一再回味。
3.补充拓展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小结:难怪刘章爷爷在文章的最后写到—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 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齐读)
板块五 观察画面 仿写迁移
过渡:很多时候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的景,也会有这样的情,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 的眼睛。老师拍下了几张同学们课间的情景。我们一起来看看!
2.动笔写话
出示:请同学们选取一组图片,学着从动作、声音、画面等多个角度来写一写!
3.小组交流,评价:
☆学着从动作、声音、画面等多个角度写。
☆☆不仅让读者看到景,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情。
总结:有一句格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光用我们的眼睛,更用 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你会发现在我们周围,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迷人的景, 动人的情。
分层作业:
用跳读的方法默读《将相和》,记下所用的时间。
从动作、声音、画面等多个角度写放学时的情景。
板书设计:
协调有序 动作美
5.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嗒嗒 声音美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画面美
心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