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太阳》模拟课堂
教学目标:
明确太阳一文的说明对象。
读通课文,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体会课文怎样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后羿射日之传说
1.有这么一个故事,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a孩子们,读着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呢?你想到了小时候听过的哪个故事
B现在再听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是呀,这后羿也太神奇了吧,一把弓一支箭就能射下太阳?后羿能否射下太阳呢?
2.有篇文章为我们揭晓了答案,这篇文章就是——板书课题:《太阳》
3.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以前都学过哪些说明文?你已经积累了哪些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看来你们都是爱总结的孩子,应老师把你们说的归纳为三条(课件)
(1)找准说明对象(从题目中,我们很快得知——)
(2)抓住事物特征
(3)归纳说明方法
(二)梳理课文,太阳一文之结构
1.万变不离其法,带着小窍门学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并从文中找找后羿能否把太阳射下来的依据,圈出依据的词语。
2.从你们朗朗的书声中我感受到你们对学习的热情。刚才的通读课文有没有字音上遇到困难?行呀!来个小检查。
应老师为什么把这两个字标红了?发现什么?你的目光真敏锐,咱们中华汉字神奇在一点定乾坤,多一点少一点那都是事。
3.后羿能否把太阳射下来,你圈出哪些词语?你来,为什么?哦,因为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千米,太远了,后羿不可能射下太阳。请你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像他一样有理有据的展示谁接着?你来
预设:(学生说理由并上台板书)
4.同学们从文中找出那么多依据的词呈现在黑板上,能给这些词语归归类,并用一个关键词表述?是呀?我们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太阳(板书)远、大、热3个特点。
5.请你们把刚才学习所得,展现在学习单上,完成太阳特点部分的思维导图
(三)研读“特点”,说明方法之作用
1.研学“列数字”妙处
(1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黑板上的词语,细看黑板上的大部分的词都有共同特性——表示数字。请同学们读课文的1、2、3自然段,把这些表示数字的词放回句子中去。
(2)课件出示列数字的句子。
(3)以“读”体会太阳的“远”
老师把它们呈现在课件中了,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一句,应老师来改改这个句子(用“很、非常”来代替)
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一亿五千万千米到底有多远呢 (课件出示:1.5亿千米=150000000000千米)请看,哇,这到底有几个零啊 我们一起数一数:1、2、3、4、5、6、7、8;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太阳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你能用读来把这个感觉表示出来吗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你感觉到什么
还有不同意吗 为什么?3500年,假若我们每个人能活100岁,那么要几代人才能把这条路走完啊 35代人!你能用读来表示这条路的远吗
还有补充的吗 坐飞机可比走路快多了,可是,即便是坐飞机也得飞二十几年啊!啊,这条路实在是……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师小结:课文就是通过“一亿五千万千米、3500年、二十几年”这三个数字来写出太阳离我们的远。(齐读句子)如果不用这些数字,只说很远非常远,给人的是笼统模糊的印象。所以说,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课件泡泡:运用列数字的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遥远的距离。)请及时写上批注
过渡:后羿的箭射不到太阳,仅仅是因为它远吗?
(4)举一反三体会太阳的“大”和“热”
请同学们用上刚才的学习方法,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列数字的妙处并试着在文中批注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批注
是呀,运用列数字的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太阳大和热的特点。太阳不仅远,而且那么大,那么热,后羿的箭哪能射下太阳?
2.研学其他的说明方法。
(1)在介绍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时作者多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们再去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又有什么妙处?(孩子们别忘了及时做批注)
(随机教学:抵得上:相当于 太阳=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2)小结:作者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四种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远大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件泡泡 说明事物时把几种说明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效果会更好呦!
(四)运用延伸,说明方法之实践
1.学以致用,请同学们试着用用这一小窍门,拿出学习单,这里有两个挑战内容,请任选一个。开始吧
2.反馈:祝贺你成功的用上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你真了不起,用上了四种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五)小结引入,太阳之密切关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更有效地介绍事物,也运用所学到科学知识解释了后羿射日这一行为的不可行性,难怪作者在开头加上“有这么一个传说”,既然是传说,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也无需纠结真实性。
这篇课文仅仅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吗?快速梳理课文还有一种小诀窍。(课件出示老师语:介绍一种事物的文章,往往会涉及事物的好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好文中的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3.这位同学这么快就举手,好,你来回答。出示:“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a读,从这个过渡句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后半部分介绍的是太阳的什么?(关系)
b继续完成思维导图
4)作者用上过渡句把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两部分内容自然清晰的呈现给读者,下一节课继续利用思维导图探索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板书:
16 太阳
远 副板书说明方法
(学生写词 ) 大
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