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人民币的秘密》
环节 环节目标 学习材料 问题(任务) 设计 学生反馈 教师跟进指导 小结过渡语 反思
复习 导入 1.初步回忆人民币的面值;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五元、一元人民币 问题1:辨认人民币面值; 问题2:为什么喜欢人民币? 问题1:学生可以准确说出出示的人民币面值。 问题2: 生1:可以用来买东西。 生2:没有人民币,只能用货物换东西。 肯定学生答案。 点评总结。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也知道了人民币的意义,这节课江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人民币。 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课前谈话,既活跃了气氛,又唤醒学生的经验。
基于前测 ,回顾人民币有关知识 回顾或了解人民币的意义、换算、单位、面值等知识。 1.学习单 2.学生的四类作品: 人民币的意义; 人民币的换算; 人民币的单位; 人民币的面值。 前测问题:你已经知道了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请你写一写。 任务:看其他小朋友的前测答案,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1.人民币是中国唯一的法定货币; 2.1元=10角、1角=10分; 3.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有纸币和硬币。 启发提问:什么是人民币的换算? 举例说明:1元=10角、1角=10分,这就是人民币的换算。 1.课前,老师在我们班做了一个小调查,记得这张学前单吗?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知道了关于人民币的秘密。 2.这些都是小朋友已经知道的,当然还有一些小朋友提出了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这个环节是完全基于学生的前测进行的,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经验,事半功倍。
基于前测 ,了解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1.了解人民币上盲文、编号、反面风景图等图案、文字的意义; 2.发现并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 学习单 2.学生作品:人民币上图案、花纹、数字、文字的意义与作用。 3.放大的人民币教具。 4.微课《人民币图案小秘密》 前测问题:你还想了解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请你写一写。 任务:1.观察人民币,思考研究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2.寻找人民币的共同点; 3.寻找人民币的不同点。 小组反馈: 盲文的意义: 学生1:人民币上的黑点点是盲文,不同面值盲文不一样。 编号的意义: 生1:是人民币的面值; 生2:是人民币的生产日期。 人民币的共同点: 生1:左下角都有一个数字。 生2:每个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 生3:每张纸币的左上角都有一个中国国徽。 生4:都有一朵花。 都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生5:都有毛主席的名字。 生6:都有自己的生产日期。 人民币的不同点: 生1:颜色不同 生2花不同。 生3:面值不同。 生4:编号不同。 生5:数字不同。 反面图案的意义: 生1:是人民大会堂(100元) 生2:是布达拉宫(50元) 生3:是桂林山水(20元) 生4:黄河(10元) 生5:是山 生6:是泰山(5元) 生7:西湖!三潭印月!(1元) 为什么选择这几幅图案: 生:因为它们很著名。 人民币背面的文字 生1:蒙古字。 生2:中国人民银行的拼音。 1.巡视指导小组研究; 2. 盲文的意义:不同的面值,盲文一样吗? 编号的意义:这其实是人民币的编号。每一张人民币都有自己的编号。如果你发现有两张人民币,编号一模一样,说明什么?对,有一张是假的。 人民币的共同点:先看人民币的正面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让学生自己问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人民币的不同点: 人民币拿起来的水印一样吗? 反面图案的意义: 点拨:为什么人民币背面要选这几幅图? 看来这个小视频,你们对人民币有了解了吧?刚才那个小朋友所说的问题,也在江老师的小视频里。你看到了哦,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这是大家提的关于图案的问题。老师这里发现其实我们班的小朋友提的最多的是这个问题,大家看一看。(显示学生问题) 1.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完整、很系统。本来关于人民币图案意义的知识点是很琐碎的,很容易上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江老师先从学生前测时提出的问题出发,给学生小组合作提供了研究的提示,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在两个小组汇报和她的点拨后,关于人民币图案意义的知识点就已经呈现得比较完整了。值得我学习的是,这个过程中她非常注意报告的顺序,从前面到后面,从找相同点到找不同点,将琐碎的知识点组织化。最后的微课是点睛之笔,学生观看的生活会反思自己的遗漏之处,也解答了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更是对这一环节知识点的梳理。 2.面对学生的反问,江老师肯定了学生读题认真,也将,鼓励学生课后再去,非常从容机智。值得我学习。
基于生成资源 ,了解人民币的由来 1. 知道人民币的由来,了解货币的演变,体会人民币的重要性。 2.发现人民币面值设置的秘密,产生探究的欲望。 1.学生作品 2.微课《人民币的由来》。 问题1:没有人民币会怎么样? 问题2:为什么没有3元人民币? 问题1: 生1:用货物交换 生2:我觉得这样很麻烦,要拿着东西走来走去,家很远怎么办。 生3:因为和别人交换东西,别人不喜欢就交换不了了。 问题2: 生:那样就没有数了,打印机的成本太高了。 生:其实现在的人民币可以任意组合成现在没有的人民币,比如1和5元可以组成6元 追问:用货物交换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追问:为什么没有3元人民币?为什么不每元人民币都做出来? 那你们知道第一套人民币是什么时候发行的吗?知道现在的人民币是第几套吗?老师做了一个小视频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人民币的由来。 这个环节给我了启发,在阐述一个概念或者物体的由来和演变历史的时候,微课是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微课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使课堂不枯燥。这个环节中的微课制作得非常用心,不仅将货币的产生与历史演变讲得明明白白,还用历史上特殊面值的货币引出了启发性的问题:为什么没有3元人民币?
比较各国货币 ,发现货币的共同点 1.粗浅地了解人民币在国外的使用情况; 2.通过比较观察各国货币,发现各国货币的共同点。 1.学生作品 2.美元、英镑、欧元、泰铢、日元。 3.活动设计: 问题1: 人民币可以在国外使用吗? 问题2: 你们认识这些货币吗? 这些货币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出示各国货币) 课后任务: 设计校园奖励币。 生1:都有一个人的头像。 生2:它们都有面值。 生3:都有主席的头像。 纠正:不一定都有人的头像吧,但你意思江老师明白,都有什么?对,都有一些典型图案。 归纳:将面值归纳为币值。 提示:它们上面都是主席的头像吗?你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 课后大家可以给我们采荷一小游园活动设计奖励币,想一想币值是多少,图案是什么。 此环节作为拓展延伸,将目光从人民币放大到了多国货币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货币之间的共同点后,又为他们去设计校园奖励币提供了基础。使学生对货币的认识更加深刻。
框架回顾 ,发散思维 1.回顾三个研究问题,构建关于人民币秘密的知识框架; 2.通过更多同学的提问,发散思维,思考有关人民币的更多问题。 1.三个核心问题 2.学生作品: 1.回顾三个研究问题; 2.浏览思考通过更多同学的提问。 学生复述个别提问。 点出个别值得思考的学生问题: 1.人民币会贬值吗? 2.人民币会消失吗?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一起上了这节课,你们开心吗?你看除了这些问题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小朋友,提了一些问题。 感兴趣的话你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用因为比较有难度所以这节没有解决的问题结尾,开扩学生的思维,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埋下种子。和传统的总结学习内容结尾不同,这种收尾方式,更具开放性和思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