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5: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
导入新课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2
作者简介
屠呦呦(1930.12—):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成就: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入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获得荣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1
201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6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共和国勋章
最美奋斗者
2019
改革先锋
2018
全国三八红旗手
2012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不要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能吸引一批骏马来供你选择;不要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时机成熟时,便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做出来的朋友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呦呦语录
3
背景探寻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温提取的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成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疟疾概述
迄今疟疾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仍很严重,世界人口约有40%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疟疾仍是非洲大陆上最严重的疾病,约有5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全球约有1亿人有疟疾临床症状,其中90%的患者在非洲大陆,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超过200万。亚洲东南部,中部也是疟疾流行猖獗的地区。中南美洲仍有疟疾流行。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
课文对应部分 时间 事件 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童年
1955年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20世纪50年代 1967年 1969年 1971年10月4日 从分子到药物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11月8日 1973年秋 影响世界 1977年 1979年 1981年 1982年 1986年 发展与超越 2002年 2009年 如今 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
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
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被中医研究院任命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成功从青蒿中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与同事做志愿者;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找到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命名为“青蒿素”
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青蒿素立体分子结构被发表,并被收录
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发明奖”
第一个发言作报告
会上所做的《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公开发表
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2000个方药
↓挑选
抗疟方药640个
↓提取
380余种提取物

小白鼠身上做实验
(效果甚微)
↓查文献
青蒿提取物
↓得到
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分离提纯
青蒿素
↓试用
青蒿素胶囊
↓研究评价
双氢青蒿素
↓发展
青蒿素衍生物
师:梳理完时间线索和研究进展与成果后,我们再来观察这些数词,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某些秘密。请大家尝试比较青蒿素药品研发和推广的时间跨度,我们看一下,从国家启动抗疟计划到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仅仅用了五年,研制出青蒿素胶囊也才只用了一年,但是从发现青蒿素到世卫组织推荐采用却用了30年的时间。请大家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研发之“快”与推广之“慢”的原因。
研发之快:疫情的背景;国家需要;团队的力量发现和突破;中医药学蕴藏的智慧和经验被顺利地挖掘继承。
推广之慢:科研本身的需要和限制;当时的物质条件限制;社会背景情况;中国医学在国际的影响力;是否找到了恰切有效的传播途径。
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做成一件事,可能很快,但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可能需要很久。屠呦呦从1955年从事抗疟药研究,直到2015年才荣膺诺贝尔奖,用了60年的时间,她在用一生时间与这株小草打交道,但是却是一直不为人知。这就告诉我们做学问,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才有可能流芳百世。
任务二: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靠的是什么精神品质?请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子,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数字背后反映出研究工作的繁复,揭示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艰难。体现出孜孜以求、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句子中又用了最早这个词,可见研究之艰难与严谨。体现锲而不舍的实战精神。
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研究环境恶劣,但仍排除万难进行了临床试验。体现出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致力于科研的奉献精神。
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
充满对中医药领域的热爱
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
谦虚且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
在文中,屠呦呦有时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有时用的是“我们”。在课本上圈画出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符号来标识文中的“我”和“我们”,通过观察这两个人称代词在文中的分布情况,思考:作者什么时候用“我”,什么时候用“我们”?为什么?
内容梳理:
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
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
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启示。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协作下,我们确定了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
我们团队后来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成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长在北方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比较低……
①前半部分多用“我”: 就是写自己的童年、求学和开始研究,用“我” ;全文向团队、向社会表达感谢的时候,用“我”。
②后半部分多用“我们”: 写到青蒿素的研发阶段,就出现了很多“我们”。
③在青蒿素的研发阶段也不是都用“我们”。在发现青蒿素具有抗疟疗效的这个阶段,“我”字出现得多,而在将青蒿素制成药物这个阶段,在说成果、贡献的时候,作者用的是“我们”。
屠呦呦的用语措辞十分审慎、准确、平实。
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童年的经历、求学的过程是屠呦呦自己的,在大会上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的还是她,所以就用“我”。 有很多工作不是她一个人完成的,她也按照实际情况记录,用“我们”。
②不居功自傲、谦逊:屠呦呦作为关键人物、领军人物的贡献和奉献是巨大的,她不认为这是一个人的成绩。刻意削弱“小我”的成就,凸显了团队的力量。
① 敬畏好奇、热忱医学的浓厚兴趣。屠呦呦有着对医学研究的热忱,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
② 治病教人、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③ 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求异的科学思维)。面对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和实验,终于研究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④ 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不辍研究,勇于成为试验新药疗效的志愿者。
习近平: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克强: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6
拓展延伸
作为新时代高中生是我们,在学过本文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好奇心对于一个人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中草药提取的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
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要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不能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的一生挚爱,饱含激情地投入其中。
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持目标、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传统中医药学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的观点。
7
课堂小结
对科学事业本身的热爱与执著才是一个真正科学工作者的终身追求,某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可以“功成不必在我”,但来不得急功近利,“出名要趁早”的浮躁与焦灼。
85岁的屠呦呦淡定背后的执着坚守,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
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定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勤奋和百折不回,方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科技突破和收获。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
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屠呦呦说:“我经历了190次失败,但我还要继续努力与尝试。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天道酬勤,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40多年,一路走来,筚路蓝缕,辛勤付出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鲜花背后,却一定是汗水和心血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