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图为番茄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锌片质量减小,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自然界中金属硫化物之间存在原电池反应。如图所示装置中电极Ⅰ为方铅矿(PbS),电极Ⅱ为含有方铅矿的硫铁矿,当有电解质溶液按如图所示方向流经该装置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若电极Ⅱ质量不断减少,a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红色,加入CuSO4溶液未出现黑色沉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利用该原理富集铁
B.电极Ⅱ作正极
C.溶液流经该装置后pH增大
D.该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S2-15e-+8H2O=Fe3++2+16H+
3.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电离方程式: 总反应:
C D
负极反应: 总反应:
A.A B.B C.C D.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5.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 Zn2+以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区的通过交换膜向I区迁移
B.Ⅲ区的K+通过交换膜最终向I区迁移
C.Zn电极反应:Zn+2e-+4OH-=
D.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Mn2++2H2O
6.已知:
3N2(g)+2O2(g)+4H2(g)=2N2H4(g)+2NO2(g) △H1
N2H4(g)=N2H4(l) △H2
2NO2(g)=N2O4(g) △H3<0
2N2H4(l)+N2O4(g)=4H2O(l)+3N2(g) △H4
O2(g)+2H2(g)=2H2O(l) △H5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质量的N2H4(g)和N2H4(l),前者具有的能量高
B.相同质量的NO2(g)和N2O4(g),破坏两种物质中所有的化学键,后者所需的能量多
C.2△H5=△H1+2△H2+△H3+△H4
D.2N2H4(l)+2NO2(g)=4H2O(l)+3N2(g) △H则△H>△H4
7.下列传统文化描述中,没有发生放热反应的是
A.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宋·苏轼“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D.唐·张九龄“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Ca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B.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学腐蚀过程均需要通电才能发生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D.Fe2O3不可与水反应得到Fe(OH)3,但能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Fe(OH)3
9.转变为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可推知
A. 更稳定
B.热化学方程式:→ + 10kJ
C.官能团相同,官能团间的相互作用不同
D.等质量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10.Mg-LiFePO4电池的总反应为xMg2++2LiFePO4xMg+2Li1-xFePO4+2xLi+,其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充电时,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被还原
D.若放电时电路中流过电子,则有迁移至正极区
11.“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展示了以芳纶为主制成的五星红旗,用SiC增强铝基材料钻杆“挖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月壤中含有的3He,其质子数为3
C.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非金属材料
D.运载火箭用的液O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2.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二氧化氯(C1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ClO2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a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浓盐酸
B.电解池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6e -+3C1- = NCl3+4H+
C.当有0.3 mol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时,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1.12 L NH3
D.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二、填空题
13.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金属表面因与周围的物质发生___________而遭到破坏的现象。
(2)实质:金属原子___________的过程。
(3)分类:化学腐蚀和___________。
1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池是_____ (“原电池”或“电解池”)装置,其中OH-移向 _____ (填“CH4”或“O2")极。
(2)写出通入CH4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分别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_________(填“A"或“B")极,并写出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乙池的pH是_______________(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MgSO4 B.CuSO4 C.NaCl
15.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下面方法由氨气得到氢气。利用电解原理,将氨转化为高纯氢气,其装置如图所示。
(1)电解过程中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
(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16.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时,已知阳极电子转移为1mol,问阴极所得产物及物质的量_______。
三、计算题
17.已知:2H2(g)+O2(g)=2H2O(1);△H=-571.6 kJ/mol、2CO(g)+O2(g)=2CO2(g);△H=-566 kJ/mol;完全燃烧30 g与H2的相对密度为7.5的水煤气。
(1)求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__?
(2)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______?
18.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甲烷,石墨,氢气燃烧的反应热: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
C(石墨,s)+O2(g)=CO2(g)ΔH2=-393.5kJ/mol
H2(g)+O2(g)=H2O(l)△H3=-285.8kJ/mol,则由石墨与氢气生成甲烷的反应热:C(石墨,s)+2H2(g)=CH4(g)ΔH4=___。
四、工业流程题
19.高纯硫酸锰在电池材料领域有重要用途。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有少量铁和铝的氧化物)、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钛白废酸(主要成分为H2SO4)为原料制备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时,为提高锰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酸浸”过程中钛白废酸不宜过量太多,原因是_______。
(2)在“酸浸”过程中,FeS2和MnO2颗粒组成两个原电池,如图所示:
其中,MnO2原电池反应迅速,而FeS2原电池由于生成的硫覆盖在FeS2颗粒表面,溶解速率受阻变慢。
①MnO2原电池中,MnO2为原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每消耗1mol MnO2,生成_______mol Fe3+。
②FeS2原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业以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2O Al2O3 4SiO2,含少量铁、钙、镁)为原料制备LiFeP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Li2O Al2O3 4SiO2+H2SO4(浓)Li2SO4+Al2O3 4SiO2 H2O↓
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浓度为0.1mol 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Mg2+ Ca2+
开始沉淀的pH 6.3 1.8 9.5 12.4
完全沉淀的pH 8.3 3.2 11.1 13.8
③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63 1.33 1.05 0.90 0.75 0.70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
(2)向滤液1中加入适量的CaCO3细粉除去Fe3+,若n(CaCO3):n(Fe3+)=3: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加入石灰乳调pH,其目的是_____。
(3)“操作1”为_____。
(4)Li2CO3煅烧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LiFePO4充放电过程结构变化如图所示:
(b)→(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电池正极质量增加2.8g时,电解精炼得到9.6g铜,则电流利用率为_____(已知:电流利用率=×100%)。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知,酸性条件下,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据此解答。
【详解】A.该原电池中,锌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铜作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该原电池中,锌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Zn-2e-=Zn2+,锌片质量会减少,故B错误;
C.该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Zn沿导线流向正极Cu片,故C正确;
D.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电极Ⅱ质量不断减少,说明电极Ⅱ为负极,a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Fe3+,加入CuSO4溶液未出现黑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存在S2-,硫铁矿溶解生成Fe2+和,
A.根据分析,通过该装置,硫铁矿溶解生成Fe2+,可以利用该原理富集铁,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电极Ⅱ作负极,故B错误;
C.该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S2-14e-+8H2O=Fe2++2+16H+,溶液流经该装置后pH减小,故C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中不存在Fe3+,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现象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3.D
【详解】A.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Na+、Cl-,其电离方程式为,A项正确;
B.该原电池装置,锌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Zn-2e-=Zn2+,铜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总反应为Zn+ Cu2+= Zn2++ Cu,B项正确;
C.此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负极反应为,C项正确;
D.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为,D项错误;
答案选D。
4.C
【详解】A.反应的吸放热和反应的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也有的是放热反应,如金属铁和硫之间的反应需要加热,但是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
B.有的放热反应在常温下无法进行,如金属铁和硫之间的反应需要加热,但是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
C.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可以判断反应的吸放热,当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之是吸热,C正确;
D.吸热反应不一定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之间的反应,无需加热,属于吸热反应,D错误;
故选C。
5.D
【分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和题目所给信息可知,Ⅲ区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4OH-=Zn(OH),Ⅰ区MnO2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2e-+4H+=Mn2++2H2O;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因此Ⅰ区的SO向Ⅱ区移动,Ⅲ区的K+向Ⅱ区移动;
【详解】A.根据分析,Ⅱ区的向Ⅲ区移动,但是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A错误;
B.根据分析,Ⅲ区的K+通过交换膜Ⅱ区移动,不能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I区迁移,B错误;
C.根据分析,Zn电极反应:Zn-2e-+4OH-=,C错误;
D.根据正、负极电极分析,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Mn2++2H2O,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放热,即N2H4(g)转化为N2H4(l)放热,因此相同质量的N2H4(g)和N2H4(l),前者具有的能量高,A正确;
B.由题意2NO2(g)=N2O4(g) △H3<0,则2mol NO2(g)的键能小于1molN2O4(g)的键能,因此相同质量的NO2(g)和N2O4(g),破坏两种物质中所有的化学键,后者所需的能量多,B正确;
C.已知:①3N2(g)+2O2(g)+4H2(g)=2N2H4(g)+2NO2(g) △H1
②N2H4(g)=N2H4(l) △H2
③2NO2(g)=N2O4(g) △H3
④2N2H4(l)+N2O4(g)=4H2O(l)+3N2(g) △H4
⑤O2(g)+2H2(g)=2H2O(l) △H5
由盖斯定律可知2×⑤=①+2×②+③+④,故2△H5=△H1+2△H2+△H3+△H4,C正确;
D.已知:⑥2N2H4(l)+2NO2(g)=4H2O(l)+3N2(g) △H
④2N2H4(l)+N2O4(g)=4H2O(l)+3N2(g) △H4
③2NO2(g)=N2O4(g) △H3<0
根据盖斯定律,⑥-④=③,因此△H-△H4<0,故△H<△H4,D错误;
选D。
7.B
【详解】A.爆竹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发生了放热反应,A错误;
B.碳酸钙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
C.在赤热焦炭中洒一些水,生成水煤气,水煤气燃烧是放热反应,C错误;
D.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发生水解、缓慢氧化制备乙醇,缓慢氧化过程包括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O2和碱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电解、电泳、电镀需通电,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电无关;电化腐蚀是形成原电池反应发生的腐蚀,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错误;
D.Fe2O3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属于化合反应,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就是说,氧化物在与酸或碱发生反应时,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氧化物与酸或碱发生反应时,如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氧化物就不是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9.C
【详解】A.从图可看出 具有能量比 高,因此 更不稳定,A选项错误;
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l)→ (l) + 10kJ·mol-1,B选项错误;
C. 与 官能团都是碳碳双键,相对位置不同,相互作用不同,C选项正确;
D. 与 具有能量不同,等质量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前者多,D选项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由总反应式可知,放电时为原电池反应,Mg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Li1-xFePO4被还原,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e-=LiFePO4,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阳极反应和原电池正极相反,发生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充电电源的正极作为阳极,此时阳极反应和原电池正极相反,即电极反应为,故A正确;
B.充电时,镁在阴极生成,应连接电源的负极,故B错误;
C.放电时,Li1-xFePO4被还原生成LiFePO4,Li+没有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放电时由于Li+导电膜的限制作用,Mg2+不能迁移至正极区,故D错误。
故选A。
11.D
【详解】A.太阳能电池阵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元素左上角为质量数,月壤中含有的3He,其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故B错误;
C.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其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外的材料作为增强剂,SiC增强铝基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C错误;
D.运载火箭用的液O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生成H2O,氧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a电极上失去电子,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在b极区有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a极,所以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A项错误;
B.电解池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6e -+3C1- = NCl3+4H+,B项错误;
C.未说明氨气是否在标况下,不能确定气体体积,C项错误;
D.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其中氧化剂为NCl3,还原剂为 ,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6,D项正确;
故选D。
13.(1)氧化还原反应
(2)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
(3)电化学腐蚀
【解析】略
14.(1) 原电池 CH4
(2)CH4+10OH--8e- =+7H2O
(3) A 2H2O-4e-=O2↑+4H+
(4)4Ag++2H2O4Ag+O2↑+4H+
(5) 1 B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池为燃料电池,乙池、丙池都为电解池。在甲池中,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在乙池中,A电极为阳极,B电极为阴极;在丙池中,C电极为阳极,D电极为阴极。
【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甲池是原电池装置,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OH-移向CH4极。答案为:原电池;CH4;
(2)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CH4失电子产物与电解质反应,生成等,电极反应式:CH4+10OH--8e- =+7H2O。答案为:CH4+10OH--8e- =+7H2O;
(3)在乙池中,A极为阳极,2H2O-4e-=O2↑+4H+,B极为阴极,4Ag++4e-=4Ag,向乙池两电极附近分别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则附近变红的电极为A极,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答案为:A;2H2O-4e-=O2↑+4H+;
(4)乙池为电解硝酸银溶液,在阳极水失电子生成O2等,在阴极Ag+得电子生成Ag,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g++2H2O4Ag+O2↑+4H+。答案为:4Ag++2H2O4Ag+O2↑+4H+;
(5)常温下,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则生成Ag的质量为5.40g,n(Ag)==0.05mol,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建立关系式:Ag——H+,则乙池生成H+0.05mol,c(H+)==0.1mol/L,pH是1;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溶液中含有金属性不太活泼的金属离子,设金属离子的带电荷为x,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x,当x=2时,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所以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CuSO4,故选B。答案为:1;B。
【点睛】在串联电路中,各电极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15.(1)从右往左
(2)2NH3-6e-+6OH-= N2+6H2O
【详解】(1)由图可知,通NH3的一极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另一电极为阴极,电解过程中阴离子OH-移向阳极,则从右往左移动。
(2)由图可知,通NH3的一极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为电解池的阳极, NH3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2,结合碱性条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 N2+6H2O。
16.氢气,0.5mol
【详解】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根据电极反应式,阳极转移1mol电子时,阴极生成0.5mol氢气,故答案为:氢气,0.5mol。
17.(1)氢气、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mol
(2)568.8 kJ
【解析】(1)
完全燃烧30 g与H2的相对密度为7.5的水煤气,则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5×2=15,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30g÷15g/mol=2mol,设氢气、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2-a,则2a+28(2-a)=30g,a=1mol,故氢气、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mol;
(2)
氢气、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放出的热量是571.6 kJ÷2+566 kJ÷2=568.8 kJ。
18.-74.8kJ/mol
【详解】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
②C(石墨,s)+O2(g)=CO2(g)ΔH2=-393.5kJ/mol
③H2(g)+O2(g)=H2O(l)△H3=-285.8kJ/mol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③×2-①即得到由石墨与氢气生成甲烷的反应热:C(石墨,s)+2H2(g)=CH4(g)ΔH4=-74.8kJ/mol。
19. 将硫铁和软锰矿粉碎 避免后续反应中消耗更多的石灰乳 正极 2
【分析】软锰矿、硫铁矿中加入钛白废酸浸取,得到含有Fe2+、Mn2+等阳离子的滤液,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将Fe2+氧化为更易除去的Fe3+,加入石灰乳条件pH值得到氢氧化铁沉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过滤等操作得到MnSO4·H2O。
【详解】(1) “酸浸”时,提高浸出率的方法有:适当增加酸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粉碎处理、搅拌、延长酸浸时间;钛白废酸过量太多时,H+的量增多,使消耗石灰乳的量增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故填将硫铁和软锰矿粉碎、避免后续反应中消耗更多的石灰乳;
(2)①根据图示,MnO2中Mn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MnO2作电源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所以每消耗1mol MnO2时,电路中转移2mol e-,Fe2+在负极的反应式为Fe-e-=Fe3+,当电路中转移2 mol e-时,生成2 mol Fe3+;
②FeS2原电池中FeS2作负极,失电子,其电极反应式为。
20.(1)Al2O3 4SiO2 H2O
(2) 3CaCO3+Fe3++3H++3=3CaSO4+Fe(OH)3+3CO2↑ 使Mg2+沉淀完全
(3)趁热过滤
(4)Li2CO3+H2C2O4+2FePO42LiFePO4+3CO2+H2O
(5) Li1-xFePO4+xLi++xe-=LiFePO4 75%
【分析】根据题干工艺流程图可知,向锂辉石中加入浓硫酸发生的反应为:Li2O Al2O3 4SiO2+H2SO4(浓)Li2SO4+Al2O3 4SiO2 H2O↓,少量的铁、钙、镁和浓硫酸反应分别转化为Fe2(SO4)3、CaSO4、MgSO4,由于CaSO4微溶,故过滤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Al2O3 4SiO2 H2O,滤液1中主要含有Li2SO4、Fe3+、Mg2+和少量的Ca2+,向滤液1中加入CaCO3和Ca(OH)2,除去过量的硫酸、产生Fe(OH)3和Mg(OH)2;过滤得滤渣2,主要成分为Fe(OH)3、Mg(OH)2和CaSO4,滤液2中主要含有Li2SO4和Ca(OH)2,向滤液2中加入Na2CO3以除Ca(OH)2,过滤出CaCO3得到含有Li2SO4和Na2SO4的滤液,蒸发浓缩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得到Li2CO3沉淀,趁热过滤出Li2CO3沉淀,最后向Li2CO3沉淀中加入H2C2O4和FePO4煅烧后得到LiFePO4,反应原理为:Li2CO3+H2C2O4+2FePO42LiFePO4+3CO2+H2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Al2O3 4SiO2 H2O,故答案为:Al2O3 4SiO2 H2O;
(2)由分析可知,向滤液1中加入CaCO3和Ca(OH)2,除去过量的硫酸、产生Fe(OH)3和Mg(OH)2,向滤液1中加入适量的CaCO3细粉除去Fe3+,若n(CaCO3):n(Fe3+)=3: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Fe3++3H++3=3CaSO4+Fe(OH)3+3CO2↑,加入石灰乳调pH,其目的是使Mg2+沉淀完全,故答案为:3CaCO3+Fe3++3H++3=3CaSO4+Fe(OH)3+3CO2↑;使Mg2+沉淀完全;
(3)由题干信息可知,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蒸发浓缩产生Li2CO3沉淀后,为了减少降温而增大Li2CO3的溶解度,需进行趁热过滤,即“操作1”为趁热过滤,故答案为:趁热过滤;
(4)由分析可知,Li2CO3煅烧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H2C2O4+2FePO42LiFePO4+3CO2+H2O,故答案为:Li2CO3+H2C2O4+2FePO42LiFePO4+3CO2+H2O;
(5)由题干图示可知,(b)→(a)即有Li1-xFePO4转化为LiFePO4,该转化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即正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当正极的质量增加2.8g时,电路上流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而电解精炼铜时,根据电极反应Cu2++2e-=Cu可知得到9.6g铜,消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电流利用率为×100%=75%,故答案为:Li1-xFePO4+xLi++xe-=LiFePO4;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