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合成高分子》课后训练(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合成高分子》课后训练(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8 15:1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合成高分子》课后训练
一、单选题
1.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B.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获得卤代烃
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果汁、乳制品加工等
B.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
C.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都受到人体的排斥作用,难以达到生物相容的程度
3.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常用质量分数75%的医用酒精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B.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
D.N95口罩烘烤后不能再继续使用,必须更换
4.有机小分子X通过选择性催化聚合可分别得到聚合物Y和Z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结构简式是
B.Y和Z中均含有酯基
C.Y和Z均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D.Y和Z的链节中C、H、O的原子个数比相同
5.脲醛树脂(UF)可用于生产木材黏合剂、生活器具和电器开关。尿素()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苯酚和甲醛的反应得到线型脲醛树脂,再通过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其结构片段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链延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脲醛树脂难溶于水
B.形成线型结构的过程发生了缩聚反应
C.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体
D.脲醛树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重新生成尿素和甲醛
6.研究成果表明,塑料经改造后能像金属一样导电,要使塑料聚合物导电,其内部碳原子之间必须交替地以单键与双键结合(再经掺杂处理)。由上述分析,下列聚合物经掺杂处理后可以制成“导电塑料”的是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酸检测时用到的“拭子”由尼龙纤维制成,属于有吸附性的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最适合合成氯乙烯的原料是乙炔和HCl
C.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的单体是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B.苯酚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把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
C.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法提纯
D.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由乳酸()加聚制得
9.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 中国有长江、珠江、黄河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瓦良格”号航母使用了大量特种钢材,钢材是合金,合金是混合物
③ 醋酸为弱酸,一水合氨为弱碱,因此醋酸铵为弱电解质
④氯酸钠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混合可形成爆炸混合物,二者应分类、分区存放,氯酸钠与木头、塑料袋、编织袋等有机可燃物不能混放在一起
⑤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 水陆两用坦克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0.2019在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致病性很强、传染性较高的RNA病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元素只有C、H、O
B.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消毒液浓度必须合理调配
C.3M防颗粒物口罩使用高效过滤材料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高分子
D.不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填空题
11.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将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期末成新物质是有机化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有机化学的研究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请根据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
(2)有机物 CH3CHBrCH2Br 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_________。
(3)丙烯酰胺()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吸水材料,该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经测定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常用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烃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12.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六种有机物:①蛋白质溶液 ②油脂 ③涤纶 ④纤维素 ⑤淀粉 ⑥丙氨酸,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能加强肠胃蠕动的是_________;加入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后沉淀变黄的可能是_________;通常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能水解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还可用于酿制食醋、酒的是___________;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
(2)的名称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__________;1,2-二甲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合物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13.20世纪以来各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应运而生,它们具有许多优于天然材料的性能。合成高分子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把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氯丁橡胶的化学结构可表示为:
该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_____(填“加聚”或“缩聚”)反应制得的,其链节为______,单体为_____,单体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
(2)聚乳酸是一种常用的可降解塑料,由乳酸聚合得到,其结构如图:
其单体为______,两分子乳酸可以脱水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ABS树脂是丙烯腈(CH2=CHCN)、1,3 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共聚物,具有耐热、耐腐蚀、强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家用电器和仪表的外壳,并可作为3D打印的材料。请写出生成ABS树脂的聚合反应方程式______。
通常塑料容器的底部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三角形里边有1~7数字,每个编号各代表一种塑料材质(如图所示)。
(4)2~6号塑料属于聚烯烃材质。聚烯烃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了新的_____(填写“C-C键”或“C-H键”),发生了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5)1号塑料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比较1~6号塑料的结构,推测哪种材质更易开发成可降解塑料,请解释原因______。
(6)工业生产中,乙烯制备乙二醇采用乙烯氧化法(如图表示)。设计另一条由乙烯为原料制得乙二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
PET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
(7)通过两种途径的比较,解释工业生产选用乙烯氧化法的原因(从原料成本、环境污染和原子利用率3个角度评价)______。
14.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1)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硅酸盐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现代建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其中玻璃、水泥属于上述材料中的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聚异丁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异丁烯的聚合工艺。已知:异丁烯沸点266K。反应方程式及主要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P4O10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序号 冷却剂 最低温度/℃
甲 NaCl-冰(质量比1:3) -21
乙 CaCl2·6H2O-冰(质量比1.43:1) -55
丙 液氨 -33
(4)补齐操作步骤
选项为:a.向三口瓶中通入一定量异丁烯
b.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正己烷
①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②待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至既定温度:
③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测得成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________。
16.苯酚、甲醛溶液、浓盐酸在沸水浴条件下可制得酚醛树脂,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上方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此反应需水浴加热,不用温度计控制水浴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若试管不易用水洗净,可以加入少量___________浸泡几分钟后,再洗净。
(5)写出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有机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17.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P 的结构为:
下图是P的合成路线。
已知:+R3OH +R2OH
(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试剂 a是______。
(4)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
(6)当④中反应物以物质的量之比 1︰1 发生反应时,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18.聚酯纤维的结构为:,以下是聚酯纤维的合成流程图:
(1)写出产物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和②的反应条件及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类型为X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Y是___________。
(4)写出D、E生成聚酯纤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苯和甲苯常温下呈液态,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苯和甲苯,A正确;
B.装置丙中乙烯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丙烯与溴加成生成1,2—二溴丙烷,B正确;
C.根据图示知最后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的混合气,可做燃料,C正确;
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CH3)—,D错误。
故选D。
2.D
【详解】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酿造业等,故A正确;
B.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B项正确;
C.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C项正确;
D.医用高分子材料归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它们都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等特点,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D。
3.A
【详解】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杀灭消毒,而不是质量分数,故A错。
B.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选;
C.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份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故C不选;
D.N95型口罩的材料是聚丙烯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烘烤后除了原有的结构被破坏外还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的物质,所以必须更换,故D不选。
答案选A
4.C
【分析】X的结构简式是,通过选择性催化聚合可分别得到聚合物Y和Z,Y是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Z是酯基开环得到的聚酯。
【详解】A.X发生加聚反应生成Y,根据Y的结构简式知,X为,故A正确;
B.Y中含有酯基,根据Z的结构简式可知Z中也存在酯基,故B正确;
C.Y是由发生加聚反应生成,Z是酯基开环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故C错误;
D.Y的链节中C、H、O原子个数之比为5:6:2,Z的链节中C、H、O原子个数之比为5:6:2,所以Y、Z的链节中C、H、O的原子个数比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5.D
【详解】A.脲醛树脂为高分子材料,难溶于水, A选项正确;
B.尿素和甲醛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再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物有小分子水,属于缩聚反应,B选项正确;
C.尿素和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选项正确;
D.交联脲醛树脂存在可水解基团酰胺键(肽键),故可发生水解,但水解产物不是尿素和甲醛,故D错误。
答案选D。
6.B
【详解】根据题意“导电塑料”的结构特征在于是“其内部的碳原子之间必须交替地以单键和双键结合”;
A.内部的碳原子之间不是单双键交替,故A错误;
B.内部的碳原子之间是单双键交替,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内部的碳原子之间不是单双键交替,故C错误;
D.内部的碳原子之间不是单双键交替,故D错误。
答案选B。
7.B
【详解】A.尼龙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但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聚氯乙烯可由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氯乙烯可通过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得,最适合合成聚氯乙烯的原料是乙炔和HCl,故B正确;
C.聚乙烯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共扼二烯烃能发生1,4加成,则该聚合物的单体是CH2=CH-CH=CH2,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是一种良好的溶剂,A正确;
B.苯酚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以把苯酚添加到肥皂中制成药皂,B正确;
C.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实验室常用重结晶法提纯,C正确;
D.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由乳酸()通过缩聚反应制得,D错误;
答案选D。
9.B
【详解】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当带不同电荷的胶粒相遇时会发生聚沉,不同地方的泥土胶粒电荷不同,在入海口处聚沉形成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三角洲,①正确;
②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合金是混合物,②正确;
③醋酸铵属于盐,为强电解质,③错误;
④氯酸钠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混合可形成爆炸混合物,因此氯酸钠与木头、塑料袋、编织袋等有机可燃物不能混放在一起,④正确;
⑤氯气中不含有极性键,⑤错误;
⑥橡胶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⑥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与RNA组成,因此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元素至少含有C、H、O、N,故A项说法错误;
B.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市售84消毒液中NaClO浓度较高,进行消毒使用时,需要进行适当稀释,故B项说法正确;
C.聚丙烯是有机聚合物,属于高分子有机材料,故C项说法正确;
D.人群聚集处易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风险,因此需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可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故D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A项,故答案为A。
11. 1,2-二溴丙烷 质谱仪
【分析】(1)羟基为电中性原子团,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2) CH3CHBrCH2Br属于卤代烃,官能团为溴原子;
(3)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酰胺;
(4)常用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为质谱仪,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运用 “12”法可得70÷12=5···10,其中商为碳原子个数、余数为氢原子个数。
【详解】(1)羟基为电中性原子团,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卤代烃命名时,卤素原子做取代基,选择含有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做主链,CH3CHBrCH2Br属于卤代烃,官能团为溴原子,名称为1,2-二溴丙烷,故答案为:1,2-二溴丙烷;
(3)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4)常用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为质谱仪,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运用 “12”法可得70÷12=5···10,其中商为碳原子个数、余数为氢原子个数,则烃A的分子式为C5H10,由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可知,A为环戊烷,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质谱仪; 。
【点睛】已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运用 “12”法可迅速求算烃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除以12,商为碳原子个数、余数为氢原子个数。
12. ④ ① ② ③ ⑤ ⑥ 2-甲基-1-丁烯
【详解】分析:(1)根据①蛋白质溶液 ②油脂 ③涤纶 ④纤维素 ⑤淀粉 ⑥丙氨酸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常见用途分析解答;
(2)根据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分析解答,根据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分析解答;
(3)根据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征分析书写出各自的单体。
详解:(1)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加强肠胃蠕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后沉淀变黄,发生了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油脂水解后的产物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于制肥皂;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淀粉能水解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还可用于酿制食醋、酒;丙氨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④;①;②;③;⑤;⑥;
(2)中含有碳碳双键最长的链含有4个碳原子,在2号碳原子上连接有甲基,名称为2-甲基-1-丁烯;1,2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甲基-1-丁烯;;
(3)聚合物属于加聚反应的产物,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属于缩聚反应的产物,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和HO(CH2)2OH,故答案为;和HO(CH2)2OH。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本题的易错点为(3),关于单体的判断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1)加聚产物的单体: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2)缩聚产物的单体:断键,补原子,即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加上-OH或-H。
13.(1) 加聚 CH2=CCl-CH=CH2 2-氯-1,3-丁二烯
(2) 乳酸或CH3CH(OH)COOH 2CH3CH(OH)COOH +2H2O
(3)nCH2=CHCN+nCH2=CH-CH=CH2+n
(4) C-C键 加聚
(5)PET中有酯基,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小分子而降解
(6)CH2=CH2CH2BrCH2BrHOCH2CH2OH
(7)乙烯氧化法制乙醇所用原料是比较廉价的氧气和水,所发生的反应没有副产物,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原子利用率为100%
【详解】(1)根据氯丁橡胶的结构可知,该高分子是CH2=CCl-CH=CH2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链节是高分子中重复的结构单元,即 ,单体是CH2=CCl-CH=CH2,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氯-1,3-丁二烯。
(2)聚乳酸的单体为乳酸,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乳酸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两分子乳酸可以脱水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H)COOH +2H2O。
(3)利用丙烯腈、1,3-丁二烯和苯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以共聚得到高聚物ABS树脂,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N+nCH2=CH-CH=CH2+n。
(4)烯烃聚合过程中,碳碳双键打开后,原不饱和碳原子各有一个单电子,两个烯烃分子的碳原子利用单电子连接,形成新的C-C键,将烯烃分子连成长链,发生了加聚反应,得到高聚物。
(5)PET中有酯基,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小分子而降解。
(6)乙烯可以先和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卤乙烷,然后1,2-二卤乙烷再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二醇,合成路线为:CH2=CH2CH2BrCH2BrHOCH2CH2OH。
(7)若用乙烯做原料,先加成再水解,需要用到有毒的溴单质和强碱NaOH,第二步反应还生成副产物NaBr,原子利用率不是100%,而用乙烯氧化法制乙醇所用原料是比较廉价的氧气和水,所发生的反应没有副产物,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原子利用率为100%,故工业上选用乙烯氧化法。
14.(1)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2)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1)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
生产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硅酸盐或SiO2,所以玻璃水泥均属于硅酸盐材料,也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15. U形管或U型干燥管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三口瓶中 乙 b a
50000
【分析】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将沸点266K异丁烯适当加热后转变成气体,通入三口瓶中,在冷却槽中加入合适的冷却剂,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异丁烯;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U形管或U型干燥管;由信息知,聚异丁烯是在无水条件下异丁烯发生加聚反应获得,P4O10能吸收水分,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三口瓶中;
(2)正己烷不和钠反应,而钠可与水反应,故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
(3)由信息知,加聚反应需在和引发剂作用下发生,由信息知,甲最低温度为-21℃,不合适;乙最低温度为-55℃,比较合适;丙最低温度为-33℃,离的上限-30℃很接近,也不合适,故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乙;
(4)按实验流程可知,步骤为: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 正己烷,将沸点266K异丁烯适当加热后转变成气体,通入三口瓶中,所以答案为b、a;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异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已知成品聚异丁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则平均聚合度为。
16. 导气、冷凝回流 作催化剂 该反应的条件是沸水浴加热 乙醇 n+n +(n-1)H2O 缩聚反应
【详解】(1)该反应有大量热放出,苯酚、甲醛易挥发,故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管除导气外,还对挥发的反应物起冷凝回流作用;
(2)浓盐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
(3)制酚醛树脂的条件是沸水浴加热,故该反应不用温度计控制水浴温度;
(4)在酸催化下,该反应的产物是线型酚醛树脂,其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故可用乙醇浸泡几分钟后再洗净;
(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 +(n-1)H2O,属于缩聚反应。
17. BrCH2CH2Br 碳碳双键或羧基 羧基或碳碳双键 NaOH水溶液 +HO-CH2CH2-OH +H2O 取代反应 +
【分析】由合成流程可知,A为CH2=CH2,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BrCH2CH2Br,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HOCH2CH2OH,D与2-甲基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故E为,④中发生信息中的交换反应生成F为,F反应生成,⑥为取代反应,最后合成高分子P,以此来解答。
【详解】(1)B的结构简式是BrCH2CH2Br,故答案为:BrCH2CH2Br;
(2)中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羧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3)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试剂a是NaOH水溶液,故答案为:NaOH水溶液;
(4)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HO-CH2CH2-OH +H2O ,
故答案为: +HO-CH2CH2-OH +H2O;
(5)⑥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6)当④中反应物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反应时,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
故答案为:+ 。
18. NaOH溶液、加热 溴水 缩聚反应 n+nHOCH2-CH2OH +(2n-1)H2O
【分析】对二甲苯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A,为;氯代烃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二苯甲醇(B),即;醇羟基与氧气反应生成C,即;D为对二苯甲酸;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生成乙二醇,乙二醇与对二苯甲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纤维。
【详解】(1)分析可知,C为对二苯甲醛,即;
(2)①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条件可为NaOH溶液、加热;②为乙烯的加成反应,条件为溴水;
(3)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类型Y为缩聚反应;
(4)D、E分别为对二苯甲酸、乙二醇,发生反应生成聚酯纤维,方程式为n+nHOCH2-CH2OH +(2n-1)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