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含解析)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含解析)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8 15:3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变化中只是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硫酸氢钠溶于水 B.溴溶于四氯化碳
C.氯化铵受热分解 D.二氧化硅熔化
2.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易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组成稳定化合物,如、、、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B.键长:
C.键角:
D.、、、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3.一种麻醉剂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X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是强酸
B.Z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的第一电离能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E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D.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
4.我国科学家制取了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阴离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位于同周期,且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W属于同族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Y、Z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均可形成氢键
B.非金属性:Z>Y>W
C.原子半径:W>Y>Z
D.分子是极性分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3和P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I2易溶于CCl4可以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C.由于甲基(-CH3)的推电子效应,HCOOH的pKa大于CH3COOH的pKa
D.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6.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
7.科学家近期合成了一种配合物,该物质可以在温和条件下活化,将转化为,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大小: B.键角:
C.产物中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D.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8.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CO2、SO2、NO2的分子空间结构相同
C.O3和O2互为同位素 D.基态B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9.已知,的酸性比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
B.键能:
C.和均不含手性碳原子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炼铜时,当阳极质量减少6.4g,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
B.1L 0.1硫酸铁溶液中所含的数目小于0.2
C.2.7g HCN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0.2
D.常温下,1L 0.1的亚硫酸溶液中数目小于0.2
11.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物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新型推进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该物质中的的价电子数为17
C.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是杂化
D.该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中既有非极性键也有极性键
12.下列每组分子都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 B.、 C.、 D.、
13.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且杂化轨道容纳了1对孤电子对的是
A.CH4、NH3 B.BBr3、SO
C.SO2、BeCl2 D.PCl3、H3O+
14.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①HCl ②H2O ③N2 ④H2O2 ⑤C2H4 ⑥C2H2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⑥
15.某种阴离子如图所示,X、Y、W、Z四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和W位于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电负性: Z>Y>W>X
B.Y、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W> Y
C.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X的有2种
D.Na分别与X、Y、W、Z形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非极性键
二、填空题
16.传统中药的砷剂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As、O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序号填空:在①Ar ②CO2 ③Cl2 ④NaOH ⑤Na2S 六种物质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
18.Ⅰ.有以下物质:①HF ②Cl2 ③H2O ④N2 ⑤C2H4
(1)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
(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4)只含有σ键的是_______。
(5)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
(6)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
(7)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
Ⅱ.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OCl2分子内含有_______(填选项字母)。
A.4个σ键 B.2个σ键、2个π键
C.2个σ键、1个π键 D.3个σ键、1个π键
19.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 +HN*O2→A+ H2O
NH2OH + HN*O2→B+ 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观察下图,分析NH3、H2O、HF的沸点反常的原因。
___________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g h i
(1)基态e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号是___________,占据该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形,核外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元素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区。
(3)g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4)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元素h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6)元素d的简单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d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7)元素b、c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
22.A、B、C、D、F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表:
元素 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
负二价的元素的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的质量分数为
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轨道全充满
原子的轨道半充满,它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最高价氧化物为分子晶体
元素的核电荷数比原子和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少1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
(2)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B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比D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_______(填“强”或“弱”);
(4)单质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C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出现反常,其原因是_______;
(5)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时,一个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该阳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写出该阳离子与硫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3.水合肼()可用作抗氧剂等,工业上常用尿素和NaClO溶液反应制备水合肼。
已知:
Ⅰ.的结构如图: 。
Ⅱ.沸点118℃,具有强还原性。
(1)图中“…”表示_______。
(2)将通入过量NaOH溶液中制备NaClO,得到NaClO溶液。写出NaClO电子式:_______。
(3)制备水合肼:将NaClO溶液滴入尿素水溶液中,控制一定温度,装置如图(夹持及控温装置已略)。充分反应后,A中的溶液经蒸馏获得水合肼粗品后,剩余溶液再进一步处理还可获得副产品NaCl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
③若滴加NaClO溶液的速度较快时,水合肼的产率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
④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由蒸馏后的剩余溶液获得NaCl粗品的操作是_______。
(4)水合肼在溶液中可发生类似的电离,呈弱碱性;其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原子易发生取代反应。
①写出水合肼和盐酸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碳酰胼()是目前去除锅炉水中氧气的最先进材料,由水合肼与DEC(,碳酸二乙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碳酰肼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③DEC分子中是否存在手性碳?_______(填“有”或“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产生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所以破坏了离子键,A项错误;
B.溴溶于四氯化碳化学键不变,B项错误;
C.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C项错误;
D.二氧化硅熔化只破坏了共价键,D项正确;
答案选D。
2.B
解析:A.、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3+(3-3×1)=3、3+(5-3×1)=4,所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杂化和杂化,A错误;
B.硅原子的半径大于硫原子的半径,所以键长:,B正确;
C.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杂化,中N原子存在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所以键角:,C错误;
D.、和分别是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形和正八面体形,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三角锥形,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D错误;
故选B。
3.A
【分析】X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推出X为H,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在H原子的下一周期,即Y、Z、W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根据该分子结构,W只形成一个共价键,因此W为F,Z形成2个共价键,即Z为O,Y形成4个共价键,推出Y为C,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说明E和W位于同一主族,即E为Cl,据此分析。
解析:A.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ClO4是强酸,故A正确;
B.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O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的第一电离能,故B错误;
C.HF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可以升高其沸点,HF的沸点比HCl高,故C错误;
D.COCl2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杂化方式为杂化,故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位于同周期,且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结合结构可知,X能形成4个共价键,则X为C、Y能形成2个共价键,则Y为O、Z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Z为F、W能形成6个共价键,Y、W属于同族元素,则W为S。
解析:A.X、Y、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甲烷、水和氟化氢,甲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A错误;
B.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则非金属性:Z>Y>W,即F>O>S,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递减,同主族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W>Y>Z,即S>O>F,C正确;
D. 分子(SF2) 的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2+2=4,故空间构型为V形,则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是极性分子,D正确;
答案选A。
5.B
解析:A.BF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
B.I2、 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I2易溶于CCl4,B正确;
C.CH3COOH的羧基与甲基相连,由于甲基(-CH3)推电子,CH3COOH的羧基的负电荷大于HCOOH羧基,更不容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HCOOH的pKa小于CH3COOH的pKa,C错误;
D.分子中2号碳为手性碳原子,D错误;
答案选B。
6.B
解析: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因此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故A不符合题意;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分子中的氢卤键的强弱有关,而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B符合题意;
C.F2、Cl2、Br2、I2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
D.烷烃分子之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乙烷、丙烷、丁烷的沸点逐渐升高,在烷烃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结构越对称,分子间作用力越小,沸点越低,因此(CH3)2CHCH3的沸点小于CH3CH2CH2CH3的沸点,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D
解析: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N的电负性大于C,铁是金属元素,电负性一般比非金属性元素小,电负性大小为:N>C>Fe,故A错误;
B.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2+(5+1-2×1)=2+2=4,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2,NH3分子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3+(5-3×1)=3+1=4,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1,孤电子对越多,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所以键角:<NH3,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产物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故C错误;
D.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A. 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 为:,A错误;
B.二氧化硫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 、价电子对数2+1=3,则其空间构形为V体,二氧化碳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价电子对数2+0=2、则其为直线形, B错误;
C.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互称,氧气和臭氧是分子,不是原子,不互为同位素, C错误;
D. B的原子序数为5,则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D正确;
答案选D。
9.C
解析:A.为弱酸,HCl为强酸,酸性:,故A错误;
B.原子半径小于I,的键长比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因此键能:,故B错误;
C.手性碳原子是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由结构简式可知两者均不含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
D.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由反应可知该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特征,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A.阳极为粗铜,比铜活泼的杂质也参与反应,无法判断转移电子数,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的水解,所以1L 0.1硫酸铁溶液中所含铁离子物质的量小于0.2mol,数目小于0.2,B正确;
C.HCN分子中存在碳氮三键,1mol HCN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2,2.7g HCN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π键的数目为0.2,C正确;
D.亚硫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1L0.1mol/L的亚硫酸溶液中数目小于0.2,D正确;
故选A。
11.A
解析:A.同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增强:O>N>C,A项错误;
B.-NO2的价电子数为=5+6×2=17,B项正确;
C.从结构看C形成的四面体结构,所以其杂化为sp3,C项正确;
D.该分子中存在C-C的非极性键,C-N、N-O的极性键,D项正确;
故选A。
12.B
解析:A.为直线形,为非极性分子;为V形,为极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为直线形,为非极性分子;为平面三角形,为非极性分子,故B符合题意;
C.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为正四面体,为非极性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为直线形,为非极性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解析:A.CH4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NH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则C、N原子都采用sp3杂化,但C原子不含孤电子对,故A错误;
B.BBr3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3且不含孤电子,B原子采用sp2杂化,SO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且含有1个孤电子,则S原子采用sp3杂化,故B错误;
C.SO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3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则S原子采用sp2杂化,BeCl2中Be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2且不含孤电子,则Be采用sp杂化,故C错误;
D.PCl3中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P、O原子都采用sp3杂化,故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①HCl的结构式为:H—Cl,只含σ键;
②H2O的结构式为:H—O—H,只含σ键;
③N2的结构式为:,既含σ键,也含π键;
④H2O2的结构式为:H—O—O—H,只含σ键;
⑤C2H4的结构式为: ,既含σ键,也含π键;
⑥C2H2的结构式为:H—C≡C—H,既含σ键,也含π键;
综上所述,③⑤⑥符合题意,故B正确;
故选B。
15.C
【分析】X、Y、W、Z四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和W位于同主族,根据阴离子结构得到Y为O,W为S,Z为Cl,X得到电子,则X为N。
解析: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元素的电负性:Y>Z>X>W,故A错误;
B.水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Y、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X的元素有F、Ne共2种,故C正确;
D.Na与Y(O)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非极性键,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 sp3杂化 sp3杂化
解析:氧原子形成两个单键,有两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是4,所以是sp3杂化,砷原子形成三个单键,有一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是4,所以是sp3杂化,答案为:sp3杂化,sp3杂化。
17. ②③ ⑤ ④ ① ② ④⑤
解析:①Ar 中不存在化学键;
②CO2 是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
③Cl2 是双原子分子,只存在共价键;
④NaOH 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⑤Na2S中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故只存在共价键的是②③,只存在离子键的是⑤,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④,不存在化学键的是①,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④⑤。
18. ①③ ②④ ⑤ ①②③ ④⑤ ①③ ②④⑤ D
解析:Ⅰ. (1)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则只含有极性键的是①③;
(2)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则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②④;
(3)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⑤;
(4)单键都是σ键,双键或三键中既有σ键也有π键,所以只含有σ键的是①②③;
(5)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④⑤;
(6) 分子中各键全部为非极性键时,分子是非极性的(O3除外)。当一个分子中各个键完全相同,都为极性键,但分子的构型是对称的,则分子是非极性的,属于极性分子的是①③;
(7)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②④⑤;
Ⅱ. σ键存在于单键中,在双键中一个为σ键,一个为π键;在三键中,一个为σ键,二个为π键;即可得COCl2 分子内含有3个σ键、1个π键;答案选D。
19. A B
解析:由A脱水可得到N*NO和NN*O,可知N*N分别连接-OH,脱水方式有有两种,A的路易斯结构式为:,由B只得到NN*O可知B中两个O不同,一侧为-OH,一侧为O,B的路易斯结构式为:,故答案为:A ;B ;
20.NH3、H2O、HF的沸点反常的原因:由于它们各自的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解析:略
21.(1) 3p 哑铃 17
(2) 第二周期第ⅣA族 ds
(3) K 4s1
(4)N>O>C
(5)
(6) V形 极性 sp3
(7) 氨分子能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 NH3
【分析】由图可知,a-i分别为氢、碳、氮、氧、氯、钾、铬、铜;
解析:(1)e为氯元素,基态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5,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符号是3p,占据该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在同一原子轨道下最多可以有两个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自旋方向不同,运动状态也就不相同,即运动状态个数等于电子数,故核外共有1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元素b为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元素铜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3)g的元素符号为K,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1;
(4)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5)基态Cr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1,故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
(6)元素氧的简单氢化物为水,H2O分子中中心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4,O原子采用sp3杂化,O原子上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H2O分子是V形分子,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因此H2O是极性分子;
(7)元素b、c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4、NH3,氨分子能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故沸点较高的是NH3。
22.(1)<
(2)1s22s22p63s23p63d54s1
(3)强
(4) 1∶2 氨气分子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
(5) 2H2O++H2S=S↓+2H2O+2H+
【分析】负二价的A元素的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液体,其中A的质量分数为88.9%,则A是O;B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则B是Cl;C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它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则C是N;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最高价氧化物为分子晶体,D是C元素;E元素的核电荷数等于A原子的核电荷数和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少1,因此E是铬。
解析:(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
(2)E是铬,为24号元素,基态Cr原子价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比D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
(4)N2分子含氮氮三键,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2;氨气分子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使其沸点出现反常;
(5)H2O释放出一个电子生成H2O+,电子式为 ;其中氧元素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与硫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2O++H2S=S↓+2H2O+2H+。
23.(1)氢键
(2)
(3) NaClO+CO(NH2)2+2NaOH+NaCl+Na2CO3 冷凝回流 被NaClO氧化 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
(4) +H+=N2H+H2O CO(NHNH2)2 无
【分析】由图可知,三颈烧瓶A中发生的反应为一定温度下,尿素溶液与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反应制备水合肼,装置中温度计起控制反应温度的作用,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水合肼的作用。
解析:(1)由水合肼的结构可知,结构中虚线代表肼中氢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的氢键,故答案为:氢键;
(2)次氯酸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①由分析可知,三颈烧瓶A中发生的反应为一定温度下,尿素溶液与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反应生成水合肼、氯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NH2)2+2NaOH+NaCl+Na2CO3,故答案为:NaClO+CO(NH2)2+2NaOH+NaCl+Na2CO3;
②水合肼的沸点低,受热易挥发,则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水合肼的作用,故答案为:冷凝回流;
③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若滴加次氯酸钠溶液的速度较快,过量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水合肼氧化,导致产率会下降,故答案为:被NaClO氧化;
④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则由蒸馏后的剩余溶液获得氯化钠粗品的操作为当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时,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故答案为: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
(4)①等物质的量的水合肼和盐酸反应生成N2H5Cl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2H+H2O,故答案为:+H+=N2H+H2O;
②由水合肼与碳酸二乙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碳酰胼可知,碳酰肼的结构简式为CO(NHNH2)2,故答案为:CO(NHNH2)2;
③由结构简式可知,碳酸二乙酯分子中不否存在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答案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