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7 17:30:3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书写
1.(2021六下·柯城期末)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二、积累运用(30分)
2.(2021六下·柯城期末)我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喜欢阅读各类shū jí   ,它们排遣了我的jì mò   ,同时带我走向不同的Iǐng yù   ,给我启迪,如科学家jiàn wēi zhī zhù   qiè ér bù shě   的故事让我佩服;李大钊视死如归、不怕xī shēng   的精神让我感动。阅读,让我成长。
3.(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正月(zhēng) 旋转(zhuǎn) 榛子(zhēng) 瞟见(piǎo)
B.汤匙( shi) 掺和(huo) 供奉(gōng) 晕眩(xuàn)
C.惆怅(chàng) 抽噎(yè) 暂时(zhàn) 唾沫(tuó)
D.徘徊(huái) 燕山(yān) 黄焖鸡(mèn) 挑剔(ti)
4.(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万不得已 情非得已 B.无济于事 同舟共济
C.固若金汤 及其日中如探汤 D.孔子不能决也 一决胜负
5.(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把这一大题都做错了,这完全足以说明他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
B.无聊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厌倦当下的生活,对事物漠不关心。
C.2020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4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近571亿元人民币。
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人当今社会,力争发现、研究并且致力解决问题。
6.(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关于作品和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一文将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
B.《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D.《表里的生物》展示了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好奇心强、爱观察思考。
7.(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是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①④②⑤①⑥③ D.⑤④①②⑥③
8.(2021六下·柯城期末)我能按要求填空。
(1)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   ,或   ”来说明革命者要有正确的生死观。《十六年前的回忆》按照   顺序回忆了李大钊被捕、被审的情形,表达了作者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   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这些共产党人顽强斗争、不怕牺牲,可以用于谦在《石灰吟》这句诗来赞颂他们:   ,   。
(2)爷爷今年99岁了,明年就步入   之年了,而爸爸今年40岁,已到了   之年。我呢,正处于   。
(3)“良药苦口利于病,   ”要求我们学生   。(填空后选择)
A.难以接受、理解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B.对家长的教育全盘接受。
C.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
D.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
(4)我会发挥想象,照样子写句子。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喜欢:   
(5)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马上就要与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和美丽的校园道别,在即将离别之际,我祝愿我的同学   !(填成语)祝愿我的老师   (填成语)祝愿我的母校   !(填成语)同学间要分别了,我想给   同学写一则赠言:   。
三、阅读理解(35分)
(2021六下·柯城期末)综合性学习。
春兰小学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开幕了,每个班围绕读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9.每一部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六(1)班开展的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的活动,他们准备完成一本“阅读卡”。请你也来选择-部名著,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所选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要人物:汤姆 相关情节:鬼屋寻宝、山洞迷路 人物评价;敢于冒险追求自由 读书卡片 所选名著: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10.六(2)班举行了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精益求精(反方)”为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在正方、反方中选择一种进行阐述。
我支持   方观点,理由是   
11.六(3)班同学准备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一个读书栏目。这个栏目将为同学们推荐最具看点图书、赏析佳作片段、分享读书故事等,请你当当小编辑,为这个栏目拟写一个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一期你要展示的内容。
名称:   
展示内容:   
(2021六下·柯城期末)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已暮矣 暮:晚上
B.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安:怎么
C.何不炳烛乎 炳:拿着
D.孰与昧行乎 昧:黑暗
1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阳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1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至少断5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文中师旷和晋平公对于“吾年七十,欲学”分别是什么观点?师旷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16.文中的晋平公赞同师旷对学习的看法,作为小学生的你,是怎样看待学习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21六下·柯城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 保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 搜查)着厨房的每一个 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论 争辩)时祖父来了 ,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淡 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威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7.阅读短文,画去不恰当的词语。
18.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放贼——送鱼——   
19.读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心理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这句话运用   、   描写,写出了贼   。
20.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自然段“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1.文章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22.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人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3.“家徽”在本文中有什么丰富的意蕴呢?(至少写2点)
24.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四、写作天地(30分)
25.(2021六下·柯城期末)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对别人倾诉的?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情感真挚,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握 ”和“ 骨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书籍;寂寞;领域;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牺牲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书籍”的“籍”不要写成形近字“藉”,“领域”的“域”不要写成形近字“城”,“寂寞”的“寞”不要写成同音字“莫”,“见微知著”的“微”不要写成形近字“徽”。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书籍、寂寞、领域、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榛子(zhēng改zhēn)
B:汤匙(shi改chí);供奉(gōng改gòng)
C:抽噎(yè改yē);暂时(zhàn改zàn);唾沫(tuó改tuò)
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4.【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万不得已”和“情非得已”的“已”意为停止。
B项“无济于事”的“济”意为帮助、补益,“同舟共济”的“济”意为过河,渡。
C项“固若金汤”的“汤”意为护城河,“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意为热水。
D项“孔子不能决也”的“决”意为判断,“一决胜负”的“决”意为决定。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5.【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重复啰唆,“完全”和“足以”删掉其一。
B:重复啰唆, 既然说了产生的原因,那么后面就不应该再用有“ 由于”,故应删掉“ 由于 ”。
C:“直接”和“近”前后矛盾,删掉“近”。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 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⑥前后矛盾。 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 ⑨指代不明。
6.【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C、D正确。
B项中《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7.【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诗歌节奏的把握”,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②句提出“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应为是首句,排除CD项;⑤句说“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①句说“另一种是......”,可知⑤句位于①句前;①句出现"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④句进一步说明"节奏会随情感而变化”,故④句紧承①句,排除A项。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答案】(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时间;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舍己为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期颐;不惑;总角
(3)忠言逆耳利于行;C
(4)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只八音盒,我喜欢极了,每晚睡前都要把它打开,它那清脆的声音宛如天籁,可以消除一切烦恼。
(5)前程似锦;桃李满园;人才辈出;略;愿我们的友情,像春天一样美丽,像夏日一样火热,像秋天一样爽朗,像冬季一样洁白,如四季一般纯真、长久
【知识点】格言、名言;成语运用;仿写;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 出自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结合题干中的提示“人固有一死”“或”“或 ”“无声”,可知对应的诗句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由此补充填空即可。 《十六年前的回忆》 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李大钊被捕、被审的情形, 同时也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金色的鱼钩》 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处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石灰吟》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2)古人对年龄的说法,13岁——豆蔻年华。15岁——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20岁(女):弱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称人年七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80岁:杖朝之年。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頣 ,人瑞。襁褓: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3)结合题干中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4)例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是比喻,仿写时注意。
(5)既然是毕业时的的赠言,就应符合赠言的对象、形式。对象不同,内容语气不同,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深情,能给人带来回忆,给人启迪。
故答案为:(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时间;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舍己为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期颐;不惑;总角;(3)忠言逆耳利于行;C;(4)示例: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只八音盒,我喜欢极了,每晚睡前都要把它打开,它那清脆的声音宛如天籁,可以消除一切烦恼。(5)前程似锦;桃李满园;人才辈出;略;愿我们的友情,像春天一样美丽,像夏日一样火热,像秋天一样爽朗,像冬季一样洁白,如四季一般纯真、长久。
【点评】(1)—(3)考查的知识点有名言警句,有常识,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4)本题考查仿写。首先要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所给示例的特点。所以仿写时一要注意仿写句式,而要注意仿写内容。
(5)了解毕业赠言的形式,内容要积极向上的。
【答案】9.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荒岛、救“星期五”;勇敢坚韧、正直善良
10.反;相较广泛涉猎,精深阅读更为重要。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业、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博览可以在一定程度克服孤陋寡闻,但获取的往往只是“常识”通识”,而读书贵专,才能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只有那些精读深思的知识,才会内化为自己的底蕴和涵养。
11.文海漫步;这一期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最具看点的图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书中记录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坚强不屈、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辩论讨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2)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3) 布置读书栏 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还能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
9.《鲁滨逊漂流记》叙述17世纪有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故答案为: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荒岛、救“星期五”;勇敢坚韧、正直善良
10.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 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 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如我支持正方观点,理由是广泛的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的世界,学到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体会。
故答案为:反;相较广泛涉猎,精深阅读更为重要。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业、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博览可以在一定程度克服孤陋寡闻,但获取的往往只是“常识”通识”,而读书贵专,才能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只有那些精读深思的知识,才会内化为自己的底蕴和涵养。
11.解答此题首先写出自己喜欢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理由:可以从作品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表现手法、讲述的道理等角度进行推荐。达到激发同学们阅读的目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精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进行配图、赏析。
故答案为:文海漫步;这一期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最具看点的图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书中记录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坚强不屈、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答案】12.A
13.B
1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师旷认为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晋平公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学习已经晚了。师旷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把少年时喜欢学习比作初升的太阳,把中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正午的太阳,把晚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拿着蜡烛走路,说明了老年时读书虽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还是要好得多的道理。
16.上学期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读书,不要等到“老大徒伤悲”。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3)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对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此题目。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2.本题考查字义。A项“ 恐已暮矣 ”句意为∶恐怕已经晚了吧。“暮”的意思应该是时间将尽、晚。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之”的用法。A.代词,代指后面所说的有关学习的道理。B.助词,指的。C.代词,代指它。D.代词,代指所学的内容。ACD三项中“之”都是指代词,B项中“之”的意思是语气助词“的”。
故答案为:B
14.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句意: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
故答案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注意结合文中对人的一生不同时期读书的比喻来分析作答,注意“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吾年七十,欲学 ”强调的是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故答案为:师旷认为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晋平公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学习已经晚了。师旷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把少年时喜欢学习比作初升的太阳,把中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正午的太阳,把晚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拿着蜡烛走路,说明了老年时读书虽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还是要好得多的道理。
16.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实际,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上学期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读书,不要等到“老大徒伤悲”。
【答案】17.保持;搜查;争论;平淡
18.捉贼;刻鱼
19.动作;神态;被发现时的紧张与害怕的心理和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20.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
21.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22.祖父是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细心睿智、宽容、善良、不贪心的人。示例一: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示例二: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23.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24.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要想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描写手法,需要深入地理解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句子的表现形式。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5)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6)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7)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8)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17.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 保持: 维持下去,使不减弱或消失 。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维持。搜索: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东西)。搜查:搜索检查。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搜索。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 争辩:争论,辩解。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争辩。平淡:事物或文章没有曲折。平静:心情平和安静。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平静。
故答案为:保持;搜查;争论;平淡
1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文章得出整体印象,再理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最后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完整。
故答案为:捉贼、刻鱼
19.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②通过“ 攥 "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故答案为:动作、神态;被发现时的紧张与害怕的心理和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20.考查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第②自然段“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这句话是说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
故答案为: 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
21.考查照应句。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第⑨自然段“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的 呼应句是“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
故答案为: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22.①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说明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②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说明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③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说明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④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说明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⑤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说明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故答案为:祖父是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细心睿智、宽容、善良、不贪心的人。示例一: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示例二: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23.家徽主要讲祖父放贼送米和贼回来送鱼,家徽的主题思想是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并且展示家族成员的品质和价值观。 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
故答案为: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24.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仿照“ 只争朝夕,奋发图强”概括为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故答案为: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25.【答案】童年趣事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还停在上面..."每当我听到《童年》这首歌的旋律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童年趣事。
记得那时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我回到家里,满脸兴奋的告诉妈妈说︰“妈妈今天李老师表扬我啦""噢,老师怎么说的 "妈妈高兴地问。“李老师夸我真百(乖)""噢,我的宝贝本来就很白呀""不细(是)”,妈妈猜了好半天,我都说:“不细(是)"我都快急哭啦,我着急地纠正道:“老师说我真百(乖)"妈妈还是不解,什么百(乖)呀﹖突然妈妈恍然大悟说:“李老师是不是说朱俊颖真乖呀 ”我高兴的点了点头。妈妈总算明白我的意思,忍不住在我脸上轻轻的吻了一下。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现在爸爸妈妈还常拿这件事来逗我呢!每当我想起这些,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永远回荡在我心中最难忘的旋律。童年是一幅画,是一幅五颜六色的画。童年是一束花,是一生最美丽的花。它使我感到,平平常常的日子中,我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幸福快乐。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是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你生活的一件事。回忆起童年的时光,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事,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童年的快乐或忧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们也会在长大后想起自己童年的趣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细致的话语和俏皮的描写,让我们分享到了作者小时候的趣事,同时作者用排比结尾,读起来回味无穷。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书写
1.(2021六下·柯城期末)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答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握 ”和“ 骨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二、积累运用(30分)
2.(2021六下·柯城期末)我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喜欢阅读各类shū jí   ,它们排遣了我的jì mò   ,同时带我走向不同的Iǐng yù   ,给我启迪,如科学家jiàn wēi zhī zhù   qiè ér bù shě   的故事让我佩服;李大钊视死如归、不怕xī shēng   的精神让我感动。阅读,让我成长。
【答案】书籍;寂寞;领域;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牺牲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书籍”的“籍”不要写成形近字“藉”,“领域”的“域”不要写成形近字“城”,“寂寞”的“寞”不要写成同音字“莫”,“见微知著”的“微”不要写成形近字“徽”。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书籍、寂寞、领域、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正月(zhēng) 旋转(zhuǎn) 榛子(zhēng) 瞟见(piǎo)
B.汤匙( shi) 掺和(huo) 供奉(gōng) 晕眩(xuàn)
C.惆怅(chàng) 抽噎(yè) 暂时(zhàn) 唾沫(tuó)
D.徘徊(huái) 燕山(yān) 黄焖鸡(mèn) 挑剔(ti)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榛子(zhēng改zhēn)
B:汤匙(shi改chí);供奉(gōng改gòng)
C:抽噎(yè改yē);暂时(zhàn改zàn);唾沫(tuó改tuò)
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4.(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万不得已 情非得已 B.无济于事 同舟共济
C.固若金汤 及其日中如探汤 D.孔子不能决也 一决胜负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万不得已”和“情非得已”的“已”意为停止。
B项“无济于事”的“济”意为帮助、补益,“同舟共济”的“济”意为过河,渡。
C项“固若金汤”的“汤”意为护城河,“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意为热水。
D项“孔子不能决也”的“决”意为判断,“一决胜负”的“决”意为决定。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5.(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把这一大题都做错了,这完全足以说明他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
B.无聊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厌倦当下的生活,对事物漠不关心。
C.2020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4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近571亿元人民币。
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人当今社会,力争发现、研究并且致力解决问题。
【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重复啰唆,“完全”和“足以”删掉其一。
B:重复啰唆, 既然说了产生的原因,那么后面就不应该再用有“ 由于”,故应删掉“ 由于 ”。
C:“直接”和“近”前后矛盾,删掉“近”。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 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⑥前后矛盾。 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 ⑨指代不明。
6.(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列关于作品和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一文将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
B.《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D.《表里的生物》展示了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好奇心强、爱观察思考。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C、D正确。
B项中《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7.(2021六下·柯城期末)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是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①④②⑤①⑥③ D.⑤④①②⑥③
【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诗歌节奏的把握”,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②句提出“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应为是首句,排除CD项;⑤句说“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①句说“另一种是......”,可知⑤句位于①句前;①句出现"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④句进一步说明"节奏会随情感而变化”,故④句紧承①句,排除A项。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8.(2021六下·柯城期末)我能按要求填空。
(1)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   ,或   ”来说明革命者要有正确的生死观。《十六年前的回忆》按照   顺序回忆了李大钊被捕、被审的情形,表达了作者   。《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   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这些共产党人顽强斗争、不怕牺牲,可以用于谦在《石灰吟》这句诗来赞颂他们:   ,   。
(2)爷爷今年99岁了,明年就步入   之年了,而爸爸今年40岁,已到了   之年。我呢,正处于   。
(3)“良药苦口利于病,   ”要求我们学生   。(填空后选择)
A.难以接受、理解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B.对家长的教育全盘接受。
C.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
D.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
(4)我会发挥想象,照样子写句子。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喜欢:   
(5)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马上就要与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和美丽的校园道别,在即将离别之际,我祝愿我的同学   !(填成语)祝愿我的老师   (填成语)祝愿我的母校   !(填成语)同学间要分别了,我想给   同学写一则赠言:   。
【答案】(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时间;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舍己为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期颐;不惑;总角
(3)忠言逆耳利于行;C
(4)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只八音盒,我喜欢极了,每晚睡前都要把它打开,它那清脆的声音宛如天籁,可以消除一切烦恼。
(5)前程似锦;桃李满园;人才辈出;略;愿我们的友情,像春天一样美丽,像夏日一样火热,像秋天一样爽朗,像冬季一样洁白,如四季一般纯真、长久
【知识点】格言、名言;成语运用;仿写;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 出自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结合题干中的提示“人固有一死”“或”“或 ”“无声”,可知对应的诗句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由此补充填空即可。 《十六年前的回忆》 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李大钊被捕、被审的情形, 同时也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金色的鱼钩》 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处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石灰吟》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2)古人对年龄的说法,13岁——豆蔻年华。15岁——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20岁(女):弱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称人年七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80岁:杖朝之年。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頣 ,人瑞。襁褓: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3)结合题干中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4)例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是比喻,仿写时注意。
(5)既然是毕业时的的赠言,就应符合赠言的对象、形式。对象不同,内容语气不同,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深情,能给人带来回忆,给人启迪。
故答案为:(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时间;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舍己为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期颐;不惑;总角;(3)忠言逆耳利于行;C;(4)示例: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只八音盒,我喜欢极了,每晚睡前都要把它打开,它那清脆的声音宛如天籁,可以消除一切烦恼。(5)前程似锦;桃李满园;人才辈出;略;愿我们的友情,像春天一样美丽,像夏日一样火热,像秋天一样爽朗,像冬季一样洁白,如四季一般纯真、长久。
【点评】(1)—(3)考查的知识点有名言警句,有常识,还有课文的理解。平时要注意课外名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培养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读书,增加知识储备。
(4)本题考查仿写。首先要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所给示例的特点。所以仿写时一要注意仿写句式,而要注意仿写内容。
(5)了解毕业赠言的形式,内容要积极向上的。
三、阅读理解(35分)
(2021六下·柯城期末)综合性学习。
春兰小学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开幕了,每个班围绕读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9.每一部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六(1)班开展的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的活动,他们准备完成一本“阅读卡”。请你也来选择-部名著,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所选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要人物:汤姆 相关情节:鬼屋寻宝、山洞迷路 人物评价;敢于冒险追求自由 读书卡片 所选名著: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10.六(2)班举行了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精益求精(反方)”为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在正方、反方中选择一种进行阐述。
我支持   方观点,理由是   
11.六(3)班同学准备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一个读书栏目。这个栏目将为同学们推荐最具看点图书、赏析佳作片段、分享读书故事等,请你当当小编辑,为这个栏目拟写一个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一期你要展示的内容。
名称:   
展示内容:   
【答案】9.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荒岛、救“星期五”;勇敢坚韧、正直善良
10.反;相较广泛涉猎,精深阅读更为重要。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业、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博览可以在一定程度克服孤陋寡闻,但获取的往往只是“常识”通识”,而读书贵专,才能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只有那些精读深思的知识,才会内化为自己的底蕴和涵养。
11.文海漫步;这一期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最具看点的图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书中记录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坚强不屈、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辩论讨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2)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3) 布置读书栏 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还能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
9.《鲁滨逊漂流记》叙述17世纪有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故答案为: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荒岛、救“星期五”;勇敢坚韧、正直善良
10.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 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 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如我支持正方观点,理由是广泛的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的世界,学到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体会。
故答案为:反;相较广泛涉猎,精深阅读更为重要。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业、有大成就者,莫不如此。博览可以在一定程度克服孤陋寡闻,但获取的往往只是“常识”通识”,而读书贵专,才能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只有那些精读深思的知识,才会内化为自己的底蕴和涵养。
11.解答此题首先写出自己喜欢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理由:可以从作品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表现手法、讲述的道理等角度进行推荐。达到激发同学们阅读的目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精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进行配图、赏析。
故答案为:文海漫步;这一期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最具看点的图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书中记录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我们呈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坚强不屈、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2021六下·柯城期末)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已暮矣 暮:晚上
B.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安:怎么
C.何不炳烛乎 炳:拿着
D.孰与昧行乎 昧:黑暗
1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阳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1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至少断5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文中师旷和晋平公对于“吾年七十,欲学”分别是什么观点?师旷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16.文中的晋平公赞同师旷对学习的看法,作为小学生的你,是怎样看待学习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2.A
13.B
1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师旷认为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晋平公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学习已经晚了。师旷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把少年时喜欢学习比作初升的太阳,把中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正午的太阳,把晚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拿着蜡烛走路,说明了老年时读书虽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还是要好得多的道理。
16.上学期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读书,不要等到“老大徒伤悲”。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3)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对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此题目。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2.本题考查字义。A项“ 恐已暮矣 ”句意为∶恐怕已经晚了吧。“暮”的意思应该是时间将尽、晚。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之”的用法。A.代词,代指后面所说的有关学习的道理。B.助词,指的。C.代词,代指它。D.代词,代指所学的内容。ACD三项中“之”都是指代词,B项中“之”的意思是语气助词“的”。
故答案为:B
14.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句意: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
故答案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注意结合文中对人的一生不同时期读书的比喻来分析作答,注意“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吾年七十,欲学 ”强调的是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故答案为:师旷认为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晋平公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学习已经晚了。师旷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把少年时喜欢学习比作初升的太阳,把中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正午的太阳,把晚年时喜欢学习比作拿着蜡烛走路,说明了老年时读书虽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还是要好得多的道理。
16.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实际,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上学期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读书,不要等到“老大徒伤悲”。
(2021六下·柯城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 保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 搜查)着厨房的每一个 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论 争辩)时祖父来了 ,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淡 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威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7.阅读短文,画去不恰当的词语。
18.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放贼——送鱼——   
19.读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心理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这句话运用   、   描写,写出了贼   。
20.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自然段“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1.文章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22.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人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3.“家徽”在本文中有什么丰富的意蕴呢?(至少写2点)
24.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答案】17.保持;搜查;争论;平淡
18.捉贼;刻鱼
19.动作;神态;被发现时的紧张与害怕的心理和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20.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
21.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22.祖父是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细心睿智、宽容、善良、不贪心的人。示例一: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示例二: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23.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24.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要想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描写手法,需要深入地理解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句子的表现形式。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5)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6)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
(7)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8)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
17.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 保持: 维持下去,使不减弱或消失 。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维持。搜索: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东西)。搜查:搜索检查。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搜索。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 争辩:争论,辩解。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争辩。平淡:事物或文章没有曲折。平静:心情平和安静。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平静。
故答案为:保持;搜查;争论;平淡
1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文章得出整体印象,再理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最后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完整。
故答案为:捉贼、刻鱼
19.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②通过“ 攥 "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故答案为:动作、神态;被发现时的紧张与害怕的心理和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20.考查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第②自然段“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这句话是说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
故答案为: 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
21.考查照应句。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第⑨自然段“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的 呼应句是“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
故答案为: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
22.①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说明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②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说明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③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说明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④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说明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⑤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说明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故答案为:祖父是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细心睿智、宽容、善良、不贪心的人。示例一:我赞成祖父的做法。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人,有时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祖父的做法就印证了这个道理。示例二:我反对祖父的做法,这个小偷虽然只是偷了一袋米,但也是偷窃的行为,如果宽容了贼的这种做法,就会产生从“偷针”到“偷牛”的后果。
23.家徽主要讲祖父放贼送米和贼回来送鱼,家徽的主题思想是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并且展示家族成员的品质和价值观。 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
故答案为: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24.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仿照“ 只争朝夕,奋发图强”概括为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故答案为:宽以待人,知恩图报。
四、写作天地(30分)
25.(2021六下·柯城期末)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对别人倾诉的?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情感真挚,不少于450字。
【答案】童年趣事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还停在上面..."每当我听到《童年》这首歌的旋律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童年趣事。
记得那时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我回到家里,满脸兴奋的告诉妈妈说︰“妈妈今天李老师表扬我啦""噢,老师怎么说的 "妈妈高兴地问。“李老师夸我真百(乖)""噢,我的宝贝本来就很白呀""不细(是)”,妈妈猜了好半天,我都说:“不细(是)"我都快急哭啦,我着急地纠正道:“老师说我真百(乖)"妈妈还是不解,什么百(乖)呀﹖突然妈妈恍然大悟说:“李老师是不是说朱俊颖真乖呀 ”我高兴的点了点头。妈妈总算明白我的意思,忍不住在我脸上轻轻的吻了一下。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现在爸爸妈妈还常拿这件事来逗我呢!每当我想起这些,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永远回荡在我心中最难忘的旋律。童年是一幅画,是一幅五颜六色的画。童年是一束花,是一生最美丽的花。它使我感到,平平常常的日子中,我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幸福快乐。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是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你生活的一件事。回忆起童年的时光,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事,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童年的快乐或忧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们也会在长大后想起自己童年的趣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细致的话语和俏皮的描写,让我们分享到了作者小时候的趣事,同时作者用排比结尾,读起来回味无穷。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