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8 09:4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
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1.从各种类型的史料中提取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重大变化的信息,对明至清中叶思想文化变动和未能实现社会转型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历史长时段和全球视野出发,认识在世界形势下中国社会的迟滞。(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3.深刻理解明至清中叶经济文化的新变化未能带来社会的进步和转型的原因。明确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重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难点:陆王心学。
重点难点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领 域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南方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生产。
①白银大量流入,促进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集聚。
②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如徽商和晋商。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①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玉米、甘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美国学者弗兰克
材料一 崇祯15年(1642年) 江苏《吴县志》卷29记载:“西番麦(注:玉米),形似稷而枝叶大,结子累累,如芡实”。——曹树基《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
材料二 各地众业兼营的的情形,除了粮食作物外,大体上在沿江沙地和地形高昂的常熟、昭文、嘉定、坤山和镇洋的大部分地区,以种植棉花、纺纱织布为主……在沿太湖地区和毗邻浙江嘉兴和湖州府的吴江震泽的不少地方,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在属于吴县的太湖中的洞庭东西山,以蚕桑水果花木种植为主。在太湖、淀山湖、阳澄湖……和其他水网地区以渔业为主。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主。
——范金民 《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
材料三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问题探究:明清农业的特点?
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长;高产作物引进;经济作物繁多;
生产区域化;产品商品化;多种经营兴盛
手工业
材料一:“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吴民生齿(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明朝后期,南方地区的一些地区的一些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机户出资,织工出力”这样雇佣关系的出现,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现象说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近似资本主义生产的早期形态。
1.生产规模扩大,出现手工业工场
2.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商业
材料: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经济带动了晚明的进出口贸易,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硬通货,为晚明社会的银本位货币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刺激了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它的载体就是多种类的商品集散中心——市镇。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长途贸易和资本集中使得地域性商人群体产生,工商业市镇兴起。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新的农作物引入中国;
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南方行业中出现开设工场的新经营手段。
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商帮形成;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变在农业品种,变在经营方式。
变在手工业经营方式。
变在货币、商人、商路、市场。
出现近代化因素
小结: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之变
(1)专制制度与政策:僵化的专制统治,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及资本转化的进程。
探究·明清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制约因素
(2)经济结构因素: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3)思想观念因素: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2.社会经济的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材料一 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材料二 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
材料三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
原因
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
经济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
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治 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专制统治走向腐朽,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思想 文化 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1、陆 王 心 学
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发明本心”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明中期:王阳明的心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评价:
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2.李贽
思想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
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材料四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斥责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材料五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3.明末清初三大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放下)矣。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共同之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社会责任,提倡工商皆本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批判高度集权,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
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但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
政治: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是一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影响:
[深化拓展]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客观 原因 缺乏政治基础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缺乏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缺乏思想基础 纲常礼教,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缺乏群众基础 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主观 原因 自身缺陷 明显 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的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说与戏曲
拥有足以影响社会的经济实力和阶层力量的工、商市民的精神欲求不仅萌发、膨胀,而且不断地解放出来,文学艺术成为这种欲求的消费品。于是,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前所未有的条件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体文学。
——摘自陈东有《人欲的解放:明清社会经济变迁与大众审美》
⑴背景:
商品经济繁荣;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普及
从 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①明清时期的小说看重描述了商人、工匠等原来受歧视人物,这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表现,也反映了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世俗化倾向。
②明清时期拜金逐利风气的盛行、传统的轻商观念逐渐淡化有关,这种风气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
③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直藏着重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渐加深,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便借用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现实小人物来批判现实的黑暗。
文学创作是现实的镜子
⑵成就
时间 作者 著作 地位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 明中期 吴承恩
清中期 吴敬梓
曹雪芹
戏曲 明 汤显祖
清 孔尚任 明清
道光
《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
《牡丹亭》
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桃花扇》
昆曲
长期流行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探究】明清时期小说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
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3.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四、科技
时期 人物 贡献 地位(意义)
明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传教士)
永乐朝
清朝 康熙朝
乾隆朝
特征:
①总结性著作多
②多集中于实用科技
③西方近代科技传播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翻译西方科学书籍;
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西学东渐)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1.特点
(1)重经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西方重实验)
2)重综合: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重分析)
(3)重实用: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重理论)
(4)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重工业)
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科技
2.长期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组织力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的广泛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这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3.后来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文化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与越来越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课 堂 总 结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领域
手工业领域
商业领域
陆王心学
李贽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
戏曲创作:汤显祖、孔尚任
舞台演出:昆曲、京剧
传统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西学东渐:利玛窦
社会经济的局限
小说与戏曲
思想领域的变化
戏曲
科技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2.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此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 商业发达已出现商帮 B.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
C. 政府不再重农抑商 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1.明清时期,许多贫瘠的土地如山地、丘陵地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这主要是因为()
A. 高产农作物 引进 B. 人口不断增加
C.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 国家统一巩固
A
课堂练习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3.王守仁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怜悯之心)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兄便是悌。”由此可见,王守仁认为()
A. 致良知是个体自觉自愿的行动 B. 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体悟天理
C. 致良知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 D. 发明本心要抛弃“三纲五常”
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该思想( )
A.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B.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C.维护传统宗法伦理 D.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
A
D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5.在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中,《喻世明言》11篇、《警世通言》13篇、《醒世恒言》9篇涉及市民,“二拍”中《初刻拍案惊奇》16篇、《二刻拍案惊奇》18篇描写市民。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极其罕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B. 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
C.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6.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它们的问世反映出( )
A. 科举制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B. 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 科学理论获得重大突破 D. 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
B
高中历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