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化学物质的构成与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不带电的分子 B.1个分子含有2个分子
C.与的性质完全相同 D.和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2.(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大学某课题团队研发了一种光催化剂,可实现过氧化氢在光照条件下的合成,微观图示如下、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
C.“”和“”质量比为 D.具有原料易得的优点
3.(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电热蚊香片加热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处金属片的作用相同 B.覆盖加热可增强灭蚊效果
C.外壳是可熔化的热固性塑料 D.加热时药剂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4.(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价的镁元素: B.:锰酸钾
C.五氧化二氮: D.:氨根离子
5.(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B.64 C.66 D.
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NO2 B.NH3 C.NH4NO3 D.HNO3
7.(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8.(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②原子个数减少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
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9.(2021·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10.(2021·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74.92g
D.+33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11.(2021·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 B.3O2:6个氧原子
C.溴化钠:BrNa D.铜离子:Cu+
12.(2021·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17g氨气 约6.02×1023个 22.4L 24.1L 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3.(2021·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14.(2021·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15.(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1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17.(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挖凿盐井 B.剖竹去节
C.汲取卤水 D.井火煮盐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根据化学式可知,不是不带电的分子,正确;
B、1个分子含有4个氧原子,不含有分子,错误;
C、与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错误;
D、和是两种不同物质,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水和氧气在光照、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价,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1价,则氧元素化合价改变,但氢元素化合价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16×2):[2×(1×2+16)]=8:9,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原料为水和氧气,都比较溶液获得,则具有原料易得的优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金属片1是作为电极,导电的作用,当把电蚊香片的加热器插入插座打开开关后,电流会通过加热器进入加热器内部的金属片2,金属片2由于电流的通过而发热,从而将蚊香片加热,当蚊香片加热到一定温度,蚊香内部的驱蚊成分就会被释放出来达到驱蚊的效果,故两处金属片的作用不同,故A说法错误;
B、电蚊香加热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和气味,蚊香内部的驱蚊成分就会被释放出来达到驱蚊的效果,因此需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故B说法错误;
C、热固性塑料受热后不变形,电加热器的外壳必须是热固性塑料,不能是热塑性塑料,电加热器加热后温度升高,所以热塑性容易熔化而变形,所以电加热器的外壳是不可熔化的热固性塑料,故C说法错误;
D、加热时,温度升高,药剂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或元素符号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故A错误;
B.“”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为:,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读写顺序正好相反,所以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故C正确;
D.“”是铵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则Zn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选C。
6.C
【详解】A、NO2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NH3属于化合物,不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C、NH4NO3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符合题意;
D、HNO3属于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
B、夏天云消雾散,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正确;
C、秋天层林尽染,树叶经霜打后变红,说明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正确;
D、冬天下雪,属于水的状态变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子本身不变,D错误。
故选D。
8.A
【分析】反应①方程式是(条件题目中未注明),反应②方程式推测为(条件题目中未注明)。
【详解】A、由分析中方程式可知,反应①是化合反应,A正确,符合题意;
B、反应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不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质量分数=,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需要施加磷肥,尿素是氮肥,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Ni基双金属在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可重复使用,正确;
B、该反应为,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有+4价变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2价,未发生变化,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因此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正确;
D、合成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核电荷数=74.92-33=42(中子数为整数),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不符合题意;
D、+33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A、元素符号上方数字,表示化合价,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A正确。
B、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3O2:3个氧分子,B错误。
C、化学式先读的后写,溴化钠表示为:NaBr,C错误。
D、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铜离子表示为:Cu2+,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6.02×1023个氨气分子质量为17g,因此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确;
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隔变大,错误;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A、漫步月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采集月壤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展示国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点火返航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特殊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物理性质,A错误。
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用于食品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B正确。
C、液氮气化吸热,制造低温环境,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物理性质,C错误。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物理性质,D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A、玻璃透光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B、钛合金耐腐蚀是说钛合金不易与氧气、酸、碱等反应,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是化学性质。
C、不锈钢硬度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D、橡胶弹性良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是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选择B。
16.A
【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A。
17.D
【详解】A、挖凿盐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B、剖竹去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C、汲取卤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D、井火煮盐过程中有物质的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