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五章1.欧姆定律(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五章1.欧姆定律(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6-28 15: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素养目标
1.初步认识欧姆定律,正确说出各物理量的单位,正确认识影响电阻的因素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学会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学习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师:上节实验课我们得出了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什么结论?
生: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师: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在数值上有怎样的关系?
这个关系首先是被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发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从而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
1.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回答: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师:以上的同学回答的很好,表达得很准确,如果将上面的两个关系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欧姆定律,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该定律的应用。
课堂探究
1.欧姆定律
活动:根据学生在导课中的结论,总结分析出这个结论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本欧姆定律内容,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2)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如何统一的?
电流单位为安培(A)时,电压单位是伏特(V),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自己能否得出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变形公式为:、U=IR。
知识拓展
(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①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和跟电阻成反比是有条件的)
(2)由欧姆定律变形可得.故可以得到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学生讨论交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而与通过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2.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典例剖析:试电笔中的电阻为880 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提出问题:
(1)这道题目中已知 电阻、电压 ,求 电流 。
(2)题目中的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的吗? 是 。
(4)各物理量的单位满足欧姆定律计算公式的要求吗? 满足 。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本道例题已知电阻的阻值,求电阻上的电流。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这三个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个电阻来说的,满足欧姆定律的要求。但是,电阻的单位需要换算成“Ω”。
变式训练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解: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U=IR=2.1A×100Ω=210V。
变式训练2: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
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解:这个电阻的阻值.
归纳总结:(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板书设计
第1节 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B )
A.RA>RB B.RA<RB C.RA=RB D.无法确定
2.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则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减小到4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 0.2 A;当它两端电压为0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20 Ω。
3.定值电阻R1=10Ω,R2=5Ω,把它们串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I1=0.2A,则电源电压U= 3 V。
4.某导体两端电压为9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该导体的电阻为 30 Ω;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此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30 Ω。
5.如图所示电路中,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2A,S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是0.5A.求的阻值.
解: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所以通过的电流,所以.
教学反思
备课资源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简介
乔治·西蒙·欧姆(GeorgSimonOhm,1787年3月16日--1854年7月6日),德国物理学家。1826年,欧姆发现了电学上的一个重要定律——欧姆定律,这是他最大的贡献。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为纪念他,将电阻的单位定为欧姆。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