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8课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进程;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应用
难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时空坐标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台机器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汉阳兵工厂的。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1977年 美国苹果2型电脑诞生
1978年 日本炼钢厂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
1978年 英国诞生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 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人造血
1979年 世界第一台手提微电脑诞生
一个世纪的差距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是不是思想上就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呢?
毛主席要我们时刻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毛主席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这样做。
──华国锋:《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时间:1978年5月
(2)内容:强调……否定……,重新确立了……,纠正了……。
(3)意义: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思想路线:
“左倾”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组织路线:
经济决策:
改革开放
民主法制遭践踏→健全民主法治,反对个人崇拜,邓为核心领导集体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
①新道路
②新理论
③新时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论)正式形成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意义:
中国改革的真正起点,恰恰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一是人的政治解放,就是全面平反历史错案,解决各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是人的思想解放,就是对历史的全面反思和总结。 ——萧冬连《探路之役》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时间 会议 转折
1927 八七会议
1935 遵义会议
1949 七届二中全会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农村
危→安
农村→城市
“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为什么把十一届三中称为“伟大转折”?
转折一:“左”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转折三: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3.平反冤假错案
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拨乱反正有效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198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为刘少奇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致悼词。
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使受到这一冤假错案牵连的近三万人得以昭雪。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4.民主法治建设
(1)总结历史:
1981年6月
(2)修订宪法:1982年年底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科学总结……,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982 年《宪法》在结构上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这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在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缓慢,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一)经济体制改革
为什么从农村开始?
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压抑农民积极性。
二、改革开放进程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对内改革
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陈云(1978年12月)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分配:“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机构改革
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
1980年,四川省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还搞起了养殖业、加工业、经济作物种植、农副产品运销等……很多农民还开始从事粮食种植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了向城市的流动,从事着商品零售、服务、修理等行业。
——摘编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对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1.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2.劳动力的行业流动与城乡流动
——推动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城市经济的改革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生产力
调动积极性
使用权
经营权
所有权
集体
农民
实质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城市体制的改革
全面展开: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原则: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措施: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
初步尝试:特区试点
(1)背景
①农村改革顺利推进;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使企业失去活力。
(2)过程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内 容 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厂长(经理)负责制。
所有制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评价: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企业实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存在企业职工下岗等问题。
“你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包底。”“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
——步鑫生 “步鑫生热”的出现,在1984年初为国内沉闷的改革为之一振。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二)对外开放
1.进程
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⑤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
⑥1992年,开放沿江及内陆和延边城市。
⑦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979年决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当时,香港与内地生活水平差距实在太悬殊,1978年深圳农民的年均收入是134元,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农民的年收入却是1.3万港币,相差几乎是100倍!
1980
经济特区
“特”在哪里?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①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
②引进外资
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国内:质疑不断,阻力重重
国际: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1989 年东欧各国发生政变,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的正确方向发生怀疑,国内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许兰菊《中国经济体制14年的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如何继续推进?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
2.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坚持
路线
深化
认识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判断实践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南方谈话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深化改革
目标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召开做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化改革:
按照建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企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机制;股份制经营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继续开放:
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
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提出开放战略;
2001年加入世贸
加入世贸原因:
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的需要;
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需要;
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需要;
树立新的国际形象的需要;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需要。
意义:经济上: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交流。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3.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共有69家公司入选《财富》杂志排出的全球500强,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133家),再创历史新高。有3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分别位列第5、第6和第7位。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比较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资源 配置 行政手段调节 市场调节
作用 积极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恢复与发展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
消极 权力高度集中,后期束缚了生产力发展 存在一定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容易导致经济危机
认识 两种体制各有优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显现,阻碍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个人崇拜”
2、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3、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和公有制形式进行了创新,冲破了“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知识回顾: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由来: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一区;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占新界,租期99年
2.澳门问题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长期居住权;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澳门。
3.台湾问题由来:
①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③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④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到台湾,台湾与大陆被人为分离。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一)“一国两制”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
——1978《告台湾同胞书》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一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和核心
两制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大陆
港澳台
主体
补充
我们提出的大陆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1984·邓小平
1.理论
(一)“一国两制”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
两岸实行“三通”——为“一国两制”形成作了准备;
(2)1981年叶剑英的“谈话”——正式构建了“一国两制”的基
本框架;
(3)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方针;
(4)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使“一
国两制”成了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保证的国策。
酝酿阶段
具体化阶段
法制化阶段
形成过程
完善阶段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2.实践:港澳回归(港澳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
我要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保持繁荣的香港、澳门,不是贫穷的香港、澳门。
——1984年 邓小平
1982年,中英就香港问题开启会谈
1984年 《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 香港回归
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 澳门回归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其他因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异同
比较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不同点 目的 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 祖国和平和统一 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
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权限 根据本地区执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自治区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
范围 5个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 5个经济特区
相同点 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地方行政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与中央的关系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二)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1979 年元旦
1981年9月“叶九条”
叶剑英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992年11月,“汪辜会谈”
达成 “九二”共识。
跨越海峡的握手
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1992年11月,“汪辜会谈”,达成 “九二”共识。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两岸空运、海运、直接通邮的“三通”实现;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其和国。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至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三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请你分析一下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
港澳问题:
殖民侵略问题
国际问题
英军葡军必须撤出
台湾问题:
解放战争遗留问题
内政问题
可以保留军队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政治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2、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3、外交 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4、军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防和海防。
理解: 祖国完全统一的实现对中华民族复兴有何意义?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小结
1.在新中国历史上,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并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这里的“它”应是指
A.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
2.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07亿吨。农业生产实现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A. 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进 B. 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
C.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乡镇自办企业的兴起
课堂练习
A
高中历史 必修(上)
C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3. 1982年1月5日,《 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英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真理问题大讨论 B. 恢复高考制度
C. 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4.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异”的本质内涵是
A. 不同的民族性格 B. 不同的社会制度
C. 不同的经济水平 D. 不同的生活习惯
B
高中历史 必修(上)
C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