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3 08: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6”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杜甫诗三首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10 月 第 周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课时 《望岳》《春望》
【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贷宗夫如何( ) ( ) 齐鲁青未了( )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2、听老师朗读诗歌,在文中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⑴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
⑵古今异义:
造化钟神秀
⑶词类活用:
①造化钟神秀
②浑欲不胜簪
4、走近作者。
__________(712—770),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__________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等,代表作“三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____。有《杜工部集》,今存诗1400余首。
5、文体常识。
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首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第__________句,颔联是第__________句,颈联是第__________句,尾联是第__________句。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一般要求对仗。
【合作探究】
《望岳》阅读赏析。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是哪两句?说说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
4、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呢?
【当堂评价】
《春望》阅读赏析。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起什么作用?
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颈联写什么内容?
4、诗人写自己的肖像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1、请展示一下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名句。
2、古诗词中许多包含哲理,请你再写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并简要说明其包含的哲理。
【课后检测】
比较一下《望岳》《春望》两首诗。
望岳 春望
“望”的对象不同
“望”的视角不同
“望”中所感不同
“望”中所寓之情不同
第二课时
【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石壕吏( ) ( ) 逾墙走( ) 泣幽咽( ) 邺城戍( )
河阳役( )
2、听老师朗读课文,在文中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3、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⑴古今异义:
①一男附书至 ②室中更无人
③天明登前途 ④老翁逾墙走
⑤听妇前致词 ⑥有孙母未去
⑦出入无完裙
⑵一词多义:
前:前至词 天明登前途
一:一何苦 一男附书至
⑶词类活用:
①二男新战死 ②听妇前致词
【合作探究】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
⑵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
⑶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
⑸考考你。
①《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②《石壕吏》中渲染出了县吏如狼似虎的蛮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壕吏》中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小结:
《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吏》: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残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当堂评价】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或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2、为什么要夜间“捉”人?
3、文中主要人物是谁?这些人物出场时各自的态度怎样?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4、老妇人的“致词”说了哪些家事?
【拓展提升】
1、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要求:
①不改变课文原意,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②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适当使用描写方法。
③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课后检测】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前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能从老妇的回答中想象、推测出“吏”都问了什么话吗?
吏 老妇
2、全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语简要概括老妇人一家的遭遇。
3、《石壕吏》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