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6”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短文两篇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第一课时 《答谢中书书》
【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夕日欲颓( ) 能与其奇者( )
2、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分朗读的停顿。
3、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⑴重点实词
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一词多义
欲:①夕日欲颓__________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
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③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
自:①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 ②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
⑶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
⑷古今异义:
①晓雾将歇:
②夕阳欲颓:
【合作探究】
1、“答谢中书书”女子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2、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
【当堂评价】
1、第①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猿鸟乱鸣”中的“乱”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拓展提升】
1、大自然是个广阔的舞台,那么其中的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可就是演员了,他们都想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如果请你用生活中的一种人来比喻文中所写事物,你看它们像什么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古诗词中的山和川。
【课后检测】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愉悦之情和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得意之感。21教育网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解衣( ) 藻荇( ) 遂至( ) 未寝( )
2、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出课文的朗读停顿。
3、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
⑴重点字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
③怀民亦未寝
④积水空明
⑤盖竹柏影也
⑵一词多义
①寻:寻张怀民__________ 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
②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 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
⑶古今异义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⑷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⑸特殊句式
相与步于中庭:
解衣欲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作探究】
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21cnjy.com
3、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21·cn·jy·com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当堂评价】
1、作者为什么要夜液承天寺?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提升】
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课后检测】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创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