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观潮》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3 08: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6”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观 潮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9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2、了解有关钱塘江大潮成因等知识;赏析课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学习正面描写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www.21-cn-jy.com
3、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理思路
【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霆( ) 斋( ) 艨艟( ) ( ) 履( ) 倏( )
舸( ) 泅( ) 僦赁( ) ( ) 仞( ) 绮( )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
⑴通假字
皆披发文身:
⑵一词多义
势:势极雄豪__________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__________
仅:仅如银线__________ 仅有“敌船” __________
以:以此夸能__________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__________
为: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 为火所焚__________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__________
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__________ 而旗尾略不沾湿__________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__________
⑶古今异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
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③吞天沃日:
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⑤人物略不相睹:
⑥皆披发文身:
⑦虽席地不容间也:
⑷词类活用
①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②皆披发文身:
③天下之伟观也:
④乘骑弄旗:
⑤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⑥海涌银为郭:
⑸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②被动句: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③判断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合作探究】
1、自学谋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⑴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⑵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⑴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⑵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⑶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
-
【拓展提升】
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绝色绘形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定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围绕“观潮”刻画了哪几幅图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析语言
【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⑴《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⑵“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可以分别用哪些词语概括这些方面的特点?21教育网
2、研读文章内容,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
⑴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⑵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1cnjy.com
⑶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⑷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
-
【当堂评价】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准确的动词和比喻、夸张等修辞,试举例说明。
【拓展提升】
1、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塘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误用敢于弄潮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2、阅读下面这首词,说说词中的哪些句子与课文的描写相吻合。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课后检测】
本文作者以生花妙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__________的游泳技术和观潮的盛况,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了大自然的非凡魅力。寄托着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情。21·cn·jy·com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