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8 08:5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练习
1.秦统一后,在人数众多或居地较广的归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邦,与郡并行,实行“因其故俗”的政策,还对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罪行实行赎免。上述政策 (  )
A.巩固了大一统秩序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扩大了秦朝的疆域 D.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2.材料反映出的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辖、治理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  )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试图联合大月氏、乌孙等共同对抗匈奴
公元前127年 至公元前119年 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公元前101年 西汉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
公元前60年 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
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①和亲册封  ②武力讨伐  ③设置机构  ④移民屯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  )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4.敦煌出土的唐代历书既采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又在一些日期的上方标注代表星期天的“蜜”字,这是中国历书首次出现“星期”概念。研究者认为,敦煌历书中表示星期中各天名称的汉字,都是粟特(中亚古国)语的音译。以上材料说明唐代敦煌地区 (  )
A.隶属于北庭都护府管辖 B.以南、北面官分别管理汉人和游牧民族
C.开始学习中原生产技术 D.位于丝绸之路,出现中外生活习俗交融
5.宋朝与辽、西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同时也出现《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现象。由此可知,榷场的设置 (  )
A.加深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依赖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体现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D.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
6.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的诗歌中多有描述元代社会现实的句子,如他在《芒鞋》一诗中写道:“南人求名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该诗歌描写的现象 (  )
A.反映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B.促进了人本主义的发展
C.凸显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汇聚
7.明朝前期,政府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政府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边民可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8.中国古代历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关于下面的“明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②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进行管理
③敕封“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④大规模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改派流官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东汉时期,倭奴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金印一枚,下图为1784年出土于日本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的印文。该金印可用来说明 (  )
A.中日交往历史悠久 B.中日经济联系密切
C.日本全面学习中国 D.朝贡体制遭到破坏
10.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11.明朝戚继光打败倭寇,维护沿海安宁;明末清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侵略者。这表明 (  )
A.周边国家窥视中国已久 B.工业革命引发了边疆危机
C.明清时期中国军力强盛 D.闭关锁国顺应了统治需要
12.据正史记载,汉宣帝在乌垒城设军政机构管理西域。在敦煌出土的汉简中,有大量关于从都护府设立到西汉末年西域官员前往长安的记录。据此可知,汉代西域  (  )
A.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站 B.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
C.已被纳入中央王朝版图 D.与中原的商务来往频繁
13.汉代董仲舒认为三统循环是天意的显示并提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资格统治天下;隋代大儒王通提出“天命不于常,惟归乃有德。戎狄之德,黎民怀之”。上述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王朝走向衰落 B.儒家的民族思想日益开明
C.儒家开始追求德治 D.政府推行开化的民族政策
14.下图是西汉时期北部边疆图(局部)。下列关于A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该地由西域都护府管辖 ②该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
③隋朝时裴矩曾在此掌管通商事务 ④辽朝政权始建于此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历代统治者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而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多元开放的外交理念
C.尊崇儒学,以德治国 D.民族大一统意识增强
16.贞观初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府州,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这一做法 (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C.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 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17.康熙朝编纂的《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满、汉、蒙古、藏、回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乾隆朝编纂的《西域同文志》,用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托忒文、维吾尔文修成。这些现象反映出清朝 (  )
A.思想文化的专制 B.多元一体的特点 C.多民族的国家观 D.华夷观念被打破
18.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印度《摩奴法典》中有关于丝绸的记载。斯里兰卡曾出土有“汉代的半两”信息的货币。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的幻人魔术师和使者相继来到中国。这表明秦汉时期 (  )
A.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特点 B.朝贡贸易是中外交往主流
C.海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 D.中外交往的主导者是中国
19.乾隆、嘉庆时,英国先后派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乾隆在会见英国使臣时说“天朝物产丰盈……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因所产茶叶等是西方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这反映出当时 (  )
A.盛世之下蕴藏危机 B.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C.政府严管对外贸易 D.工业经济高度发展
20.“出塞”是汉唐诗书中常见的字句,是指与中原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关的交通活动,如“张骞出塞”是从关中出发,一路至西域。而战国时期秦国的“出塞”多为东行,由关中平原而东进。汉唐与战国时期“出塞”指意不同缘于 (  )
A.政治形态的变迁  B.交通路线的开拓
C.统一市场的形成  D.华夏认同的发展
21.图1、图2、图3是我国古代三个时期对外贸易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从图1、图2、图3中任选两幅图,分别提取图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判断并说明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答案
1.A 2.D 3.A 4.D 5.B 6.D 7.D 8.A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D 16.C 17.C 18.A 19.A 20.A
21.图1:都城长安是对外交往的中心;扬州、广州是重要的海上对外贸易港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繁荣,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地中海东岸,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波斯湾。据此可判断为唐朝。
图2:都城临安;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主,东南沿海港口众多;陆上丝绸之路基本阻隔。据此可判断为南宋。
图3:新航路的开辟以及美洲的发现使全球范围内的海上贸易兴盛,可判断为15—16世纪。中国的对外贸易,远及非洲、美洲。据此可判断为明朝。(任选其中两个进行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