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2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8 08: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运用视频和图像,了解海岸地貌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提升区域认知。
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提升综合思维。
3.通过分析海岸带重要性和对全球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交接的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有一定宽度的带型区域。
(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海岸线:海洋与陆地的交界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
海岸分类
基岩海岸: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坡度陡
海岸线凹凸不平
海底常有礁石
沿岸水深
坡度缓
质地疏松
从海至岸边波能逐渐消失
海蚀作用较弱
沙(泥)质海岸:由松散沉积物(沙、泥、砾)组成
1.波浪冲击作用:
波浪冲击可直接作用,也会使岩石裂隙和节理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对岩石施加巨大的压力,而退水时,压力骤减。如此反复进行作用,崖壁岩石破碎 ,海岸受蚀崩解,形成陡峻侵蚀海岸。
2.磨蚀作用:
在波浪作用过程中,海水携带的岩石碎块,砾和砂对海底起磨蚀作用,使基岩组成的水下岸坡被磨蚀成平滑的海蚀平台,并可在海崖基部刻蚀出海蚀穴。
3.溶蚀作用:
主要在碳酸盐组成的海岸带发生。
海水侵蚀
海蚀作用+基岩海岸
→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柱:在海蚀平台上,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的。
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海蚀洞: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空洞,称为海蚀洞。
海蚀桥:突出的海岬两侧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
海蚀拱桥
海蚀平台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柱
基岩海岸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蚀拱桥
海浪
侵蚀
上部岩
石塌落
不断
后退
残留
其上
两侧扩
大加深
上部岩石垮塌
海蚀地貌
1.格雷科国家公园海岸地貌的形成依次经历了( )
A.浅海沉积一流水侵蚀一地売下沉一海水侵蚀B.浅海沉积一地売抬升一海水侵蚀一重力崩塌C.流水侵蚀一地売抬升一重力崩塌一海水侵蚀D.流水侵蚀一重力崩塌一海水侵蚀一地壳抬升
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下图为格雷科国家公园石灰岩海岸典型景观图。据此完成1-2小题。
2.图示崖壁上部未来可能( )A.坡度平缓,向海延伸
B.坡度平缓,间歇性后退C.坡度陡峭,向海延伸
D.坡度陡峭,间歇性后退
3.“该拱桥”景观附近还可能有( )A.风蚀蘑菇 B.峡谷 C.海蚀穴 D.冲积扇
B
D
C
练习册65页 情境探究1
1、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阐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扩大,蚀穿成为海蚀拱桥,外力作用下拱桥坍塌,剩余部分形成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出去,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
2、随着时间推移,推测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未来将会发生的自然变化。
受海风海水的侵蚀,十二使徒岩倒塌,海水搬运、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海积地貌:
海滩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河流
沿岸流
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地貌。
包括: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离岸堤: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海滩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淤泥质海滩
砂质海滩
砾石质海滩
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较粗,多为砾石,海滩坡度较大。
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或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坡度则较小。
砾石海滩:砾滩由不同粒级和不同形状的砾石所组成。
①范围不大;②经济价值不高(缺少营养,贝类生存不了);
③坡度一般较大;宽度较窄(与坡度较大相关);
④主要在基岩海岸由于崩塌破碎形成。
一般只分布在有砾石供应的海蚀崖和小河河口附近。
沙质海滩: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或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
沙堤、沙坝、沙丘地貌
海滩多宽阔平坦
利用:海滨浴场
淤泥质海滩: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
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地区。
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土质肥沃。
利用:晒盐+海水养殖
(1)指出图中的海蚀、海积地貌,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
海蚀崖属于海蚀地貌,其为高出海平面的陡崖。
海滩、沙嘴、离岸堤属于海积地貌。沙嘴指从陆地突人水中的状似尾巴的狭长沙滩。
离岸堤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课本64页“活动”
海蚀崖
(2)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沙质海滩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沉积物质较细,沙滩宽阔、平坦。
(3)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会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作用,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毁损。
海水倒灌,加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对海岸带的破坏程度。
珊瑚礁海岸是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构成的海岸。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珊瑚礁海岸能有效地阻挡海浪和风暴潮的侵蚀,是天然的防波堤;珊瑚礁形成的特殊水环境宜于鱼虾栖息,有利于招引鱼虾来此安家落户,增殖渔业资源;婀娜多姿的珊瑚形成了奇异礁石,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加以适当开发,可以作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已经开辟为水下公园,是世界上少有的旅游胜地 。
澳大利亚大堡礁
马尔代夫环礁
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多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
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红树林海岸可抵御风浪侵蚀。
红树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有重要作用。
红树林
分 布
生长习性
生态价值
群落构成
热带、亚热带海滩上
喜热、喜潮湿、耐盐碱
红树植物为主体,常绿灌木+乔木
盘根错节的根系
减缓水流,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
茂密高大的根系
抵御海浪侵蚀
防风固堤
保护海岸线
消浪先锋
海岸卫士
调节局部气候
大量的泥沙沉积物、枯枝落叶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
红树林树干、树根结构复杂,保护鱼虾免受天敌捕捉
提供动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古以来,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地区,这里遍布工业城市和海港,不仅是国防前哨,而且是海陆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
因此,从事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岸的演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岸带
含 义
海岸类型
资 源
影响因素
侵蚀型
堆积型
生物作用
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生物海岸
建港+观光
海滨浴场
晒盐+海水养殖+滩涂农业
保护海岸+防风防灾+保护生物多样性
滩涂/港口/盐业/石油/天然气/旅游/砂矿/潮汐能/波浪能
陆地与海洋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有一定宽度的带型区域
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气候作用等
粉色沙滩
位于希腊克里特岛西部,爱琴海的边缘。
白沙滩
代表地:马尔代夫,斐济
贝壳海滩
代表地:西澳大利亚,南非
红沙海滩是由于火山岩和大型铁矿受到海水侵蚀而形成,铁锈色的沙子在海水的影响下呈现出更为浓重的红褐色。 。主要分布于希腊的 Kokkini 海滩、夏威夷的 Kaihalulu 海滩(坐落于夏威夷毛伊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
橙色沙滩
玻璃海滩
代表地:美国加州
绿色沙滩
代表地:夏威夷泰勒佛佛沙滩,关岛
这颜色来自于橄榄石晶体(很可能是从海底火山来的)
蓝色沙滩
代表地:马尔代夫,日本,大连
蓝色海滩又称“荧光海滩”,这并不是蓝色沙子,而是分布在海岸边的发光浮游生物造成的。
几何石滩
代表地:北爱尔兰
海滩上不一定都是沙!这些排列整齐的石柱位于北爱尔兰的巨人堤道,是玄武岩经融化和硬化后形成的
紫色沙滩
代表地:美国加州
千百年来由于锰粒子的沉积,沙滩上形成了一道道的紫色地带
黑色沙滩
代表地:圣托里尼,夏威夷,冰岛
黑色的砂石大多来自于被侵蚀的熔岩和火山岩。
珊瑚礁海岸:
是由生物堆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
①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
②珊瑚虫生长在温暖、清洁、光线充足的热带浅海环境中。
③珊瑚礁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
堡 礁:
多为暗礁,平时在海面以下,退潮时露出海面,形状犹如保护海岸的堡垒
环 礁:
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但无非珊瑚礁成因的中央岛屿。
(3)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会加剧海浪对海岸带的侵蚀与破坏作用,造成海岸带基础设施的毁损。
及海水倒灌现象,还会加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对海岸带的破坏程度。
(2)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海滩是指由海水搬运的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岸,海滩可分为砾石滩、粗沙滩和细沙难。
当沉积物来自悬崖或附近的沿岸山脉时,海滩主要由这些岩石矿物颗粒组成,粒度相对较大,多为砾石。
当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远距离搬运时,海滩的沉积物质较细,是因为只有颗粒就小的粉沙与黏土粒级的沉积物才容易输运入海。
沙质海岸其滩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烤、篝火晚会等的理想场所。滩面的沙子湿而坚便,是跑步者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