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8 10: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
世界的新变化
世界格局
两种制度
殖民体系
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矛盾仍在
社会主义:巨大成就+艰难曲折
崩溃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1945年 欢庆胜利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美国驻苏参赞乔治·凯南(1945年)
冷 + 战
1947-1948年,美国拥有世界钢产量的55%,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55%,黄金储备的75%。
……战后初期曾一度垄断了原子武器,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世界通史》
1939-1945年,苏联武装部队从540万人增加到1140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和仅次于美国的空军。
……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赢得各国人民的普遍尊敬和赞扬。
----《世界通史》
独占鳌头
政军强大
为什么是美苏?
1.含义: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就意味着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的框架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1945年斯大林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945年杜鲁门
2.原因
(2)根本: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1944年罗斯福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1945年杜鲁门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斯大林在雅尔搭会议的讲话
苏联鉴于其近现代历史上遭受的几次大规模的入侵都来自西部。因此,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
——《冷战史》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战略
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在东欧扩大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目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3.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军事
地缘政治
“杜鲁门主义”
(1947.3)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9)
“ 马歇尔 计划” (1948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
北约(1949年)
华约(1955年)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3.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标志冷战开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于是美国政府出台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目的: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控制,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一次柏林危机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24日,苏联全面切断德国西占区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试图把西方国家赶出西柏林。柏林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派出大批飞机空运急需物资到西柏林,并对苏占区进行反封锁,中断东西占区之间的贸易……四国经过几番周折的秘密谈判,于1949年5月达成协议,危机平息。
地缘政治学: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战略军备等)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
二战后,美国地缘政治学者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学说: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1)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2)两极格局是不完全的,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
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
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4.特点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①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修建柏林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1)特点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冷战的发展
(2)表现
1962 年 10 月 14 口,美国 U-2侦察机拍摄到了苏联在古巴修建中的导弹基地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古巴与美国本土相距仅217公里
短程导弹2分钟可毁灭佛罗里达
中程导弹5分钟可毁灭1/3 国土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
共同体
(1952年)
(1958年)
(1958年)
(1967年)
(1)西欧的联合: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2.多极力量的成长
战后初期,美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推行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西欧,并得以控制西欧。从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美同西欧国家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欧洲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政策,在国际上积极摆脱美的控制,成为多极化趋势下的重要力量。
(2)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经济大国的需求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2.多极力量的成长
60年代末,日本已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9万美元,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2.多极力量的成长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破裂
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1965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有19个国家共产党代表参加的会议,中国、朝鲜、罗马尼亚等7个党拒绝参加,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已公开分裂。
波兹南事件(1956)
◎匈牙利事件(1956)
“布拉格之春”(1968)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尼克松访华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64 1967 1970 1971 1972 1979
(3)中国的振兴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2.多极力量的成长
①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②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成立
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
①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铁托
(4)第三世界崛起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欧: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
第三世界: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
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中国:拥有“两弹一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多极化趋势出现 冲击两极格局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阿富汗位于中亚地区,东靠近中国新疆西藏地区,西可以挟制伊朗,而往北就是中亚的五个斯坦,当时还是苏联领土,而往南就是印度巴基斯坦。这样的位置,对于控制整个中亚西亚南亚,都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这也是苏联1979年入侵的原因。
1.美苏关系的变化
(1)美苏敌对(1979-1985)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战略防御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
反弹道导弹的核战略防御体系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1.美苏关系的变化
(2)1985年以后,走向缓和
▲苏军撤离阿富汗
▲德国统一
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
▲1989年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关系正常化
▲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2.两极格局瓦解
(1)原因
①外部: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内部: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
领导地位
(2)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3)影响
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1990年德国统一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东欧剧变
二战后至今政治格局的发展历程
1.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4.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冷战的影响及特征
影响
1.积极
(1)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消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1.大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之争;
2.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3.明显的地缘政治特点;
4.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具有避免兵戎相见自我控制机制。
特征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
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两国按照二战后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国际关系体系。“冷战”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而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美苏为首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