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示意图
1.地理位置:
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2.范围:
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
3.自然环境:
印度河水量丰沛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
今天印度
很多文明遗址不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自主学习,构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时间轴。
约公元前
23世纪
中亚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出现许多小国
约公元前
18世纪
公元前
1500年左右
约公元前
324年
公元前
187年
早期
文明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朝
鼎盛时期
婆罗门教
种姓制度
此后,受到多次外族侵扰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成就
阅读教材总结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各方面的文明成就。
大象之国
军事:象兵
数学:阿拉伯数字
文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文字:印章文字
宗教:佛教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一)形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二)内容
原人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吠 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统治
阶级
被统治
阶级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及影响。
材料:
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
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可以吃。
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
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种姓等级界限森严
等级世代相袭
种姓实行内婚
(三)特点:
(四)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制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严格限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印度人民反对婆罗门特权情绪高涨。
促成了佛教在这种形势下诞生。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障碍了社会的进步。
几年前在孟买附近的巴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
——《印度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励1000美元》
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五)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创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佛教创立基本史实的表格。
时间
人物
教义
影响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利于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下层人民的支持)
忍耐顺从——得到了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二)传播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日本
缅甸、泰国、柬埔寨等
锡兰
公元前1世纪
借助地图,指出佛教向外传播的途径。
莫高窟
云冈石窟
韩国通度寺
泰国首都曼谷玉佛寺
布达拉宫
日本奈良东大寺
种姓制度赢得了印度,而佛教赢得了世界。
佛教的传播使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代亚非文明——四大古代文明 古埃及 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 中国
地理 位置
发源地
奴隶制国家出现时间
文明 成果
共同 之处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以农业为主,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亚洲西部
《汉谟拉比法典》、阴历、楔形文字等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等
亚洲南部
亚洲东部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00年
甲骨文、青铜器、中医学等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归纳总结】
世界(公元前3100年左右—公元前6世纪) 中国(夏朝—西周)
政治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先后步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三代更替,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并发展,处于奴隶社会发展时期
经济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发达的农耕经济,原始农业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发展
文明代表 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古代印度的佛教等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产生了以青铜器和甲骨文等为代表的文明成果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课后活动
1.连线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恒河流域
2.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
(1)从左至右填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填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 ; , ;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
, ; ,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2300年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3000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2.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
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北纬20°—北纬40°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当堂练习】
1.(2022·山东济南·16)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2.(2022·福建三明·模拟预测)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道:“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该记录印证了古代印度( )
A.封君封臣制度 B.繁荣的早期文明
C.佛教思想盛行 D.森严的等级制度
D
D
3.(2022·黑龙江鸡西·17)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4.(2022·湖北恩施州·10)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A B C D
释迦牟尼像
A
C
5.(2022·贵州毕节·9)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6.(2020·江苏盐城·1)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学习内容应是( )
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
③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④创始人被人们称为“释迦牟尼”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7.(2021·江苏无锡·16)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