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桂林期末)小明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下列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的是( )
A.环境通风氧气充足,使蚯蚓体表干燥
B.把蚯蚓放入水中,避免蚯蚓体表干燥
C.给蚯蚓体表涂一层凡士林,避免蚯蚓体表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轻擦拭蚯蚓体表,避免蚯蚓体表干燥
2.(2023八上·柳州期末)山蛭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山蛭属于( )
A.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3.(2023八上·盐田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会对人体造成营养不良、消化道紊乱等。下列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洁净的水
B.粪便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再作肥料
C.水果和蔬菜都要洗干净后再食用
D.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蛔虫病
4.(2023八上·罗湖期末)罗湖区某校生物学科周的征文中,有篇作品是:“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有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 )
A.涡虫 B.血吸虫 C.蛔虫 D.眼虫
5.(2023八上·紫金期末)人体肠道内的消化液可以消化食物,却无法消化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主要是因为蛔虫体表有( )
A.纤毛 B.黏液 C.外套膜 D.角质层
6.(2023八上·开江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 )
①身体细长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消化管结构简单④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卵有厚壳保护⑤有口有肛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7.(2023八上·通川期末)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与这个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
A.肌肉 B.刚毛 C.黏液 D.体节
8.(2023八上·福田期末)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9.(2023八上·蓬江期末)乐乐身体不适,医生给开了肠道驱虫药,以驱除钩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
C.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疣足
D.营寄生生活,寄主只限儿童
10.(2023八上·长顺期末)蛲虫病主要症状是使人体肛门奇痒难耐,下列与蛲虫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管结构复杂 D.有口有肛门
11.(2023八上·佛山期末)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中,但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
A.爬出地面晒太阳 B.爬到地面上呼吸
C.寻找同伴进行繁殖活动 D.土壤水分不足,及时喝水
12.(2022八上·南山期中)蛔虫和蚯蚓长得很像,但它们却属于两类不同的动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分别属于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C.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D.蚯蚓身体分节,蛔虫身体不分节
13.(2022八上·光明期中)小明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给蚯蚓身体涂了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后蚯蚓死了。这一现象说明( )
A.蚯蚓依靠肺呼吸 B.蚯蚓依赖体壁呼吸
C.蚯蚓生活在洞穴中 D.凡士林不利于蚯蚓运动
14.(2022八上·深圳期中)吸虫、绦虫、蛔虫等都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下列属于预防这些寄生虫感染的好习惯是( )
A.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B.瓜果蔬菜洗净后食用
C.食用半生半熟的猪肉 D.饭前便后不洗手
15.(2022八上·福田期中)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不属于蚯蚓可用于处理湿垃圾原因的是( )
A.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
B.蚯蚓肠壁具有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C.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D.蚯蚓身体富含大量的蛋白质
二、实验探究题
16.(2023八上·海丰期末)实验探究。
(1)小明在土壤中挖到一条蚯蚓,无法判断蚯蚓的前端,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请你告诉小明蚯蚓的前端是 (填“甲”或“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 。
(2)小明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土壤潮湿程度是否会对蚯蚓的分布有影响:将潮湿和干燥的土壤分别平均铺在铁盘两侧;干土和湿土处各放5条蚯蚓,盖上玻璃板,并将铁盘放在阴暗处;静置2分钟后,每隔2分钟统计干土和湿土处的蚯蚓数目。实验重复多次,数据取平均值(具体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干土 4条 3条 3条 3条 2条
湿土 6条 7条 7条 7条 8条
①该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每次实验用10条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
③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④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
三、综合题
17.(2020八上·莲湖期中)蛔虫是雌雄异体动物,雄虫尾部常卷曲。蛔虫身体细长,属于线形动物。右图是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 ,后端有[④] 。
(2)蛔虫的体表还有一层不透水的 ,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可以抵抗人体小肠内消化液的侵蚀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有发达的[③] 器官,生殖能力强。
(4)可见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 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将蚯蚓放入水中,水中含氧量低,蚯蚓无法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隔绝了空气,蚯蚓无法呼吸,C不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以使体壁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2.【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特征,所以山蛭属于环节动物,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所述,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A说法正确。
B、为了防止蛔虫卵传播,应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B说法正确。
C、不食不清洁的瓜果,水果和蔬菜都要洗干净后再食用,C说法正确。
D、蛔虫病并不能通过打疫苗预防,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病的预防,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为了预防蛔虫病,在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
4.【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分析题干可知,该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并且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说明营寄生生活。
AB、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不符合题意;
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C符合题意;
D、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5.【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的纤毛,使其在水中旋转前进,故A不符合题意。
B.有的动物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如鱼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有外套膜具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6.【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①身体细长,与寄生生活无关;②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被寄主的消化液的侵蚀,起到保护作用,属于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③蛔虫靠吸食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物为食,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④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卵有厚壳保护,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属于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⑤有口有肛门,与寄生生活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7.【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8.【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9.【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适应结果是身体的部分结构退化、部分结构加强。钩虫、蛔虫、蛲虫都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它们营寄生生活,寄主不只限儿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10.【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蛲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但这一特征与寄生生活无关,A不符合题意;
B、蛲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与寄生生活相适应,B符合题意;
C、蛲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C 不符合题意;
D、蛲虫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口有肛门与其寄生生活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蛲虫是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1.【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雨水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12.【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蛔虫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蚯蚓身体有环状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A说法正确。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 ,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B说法正确,
C、蚯蚓的运动靠刚毛和肌肉来完成的,C说法错误。
D、蚯蚓身体分节,蛔虫身体不分节,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真体腔,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蚂蝗、沙蚕等;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身体细长,有口无肛门,如蛔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13.【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说明蚯蚓依赖体壁呼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节动物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如神经系统趋于完善。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 蛭 、沙蚕等。
14.【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不喝不清洁的生水”和“ 瓜果蔬菜洗净后食用 ”能切断传播途径,预防蛔虫病,A错误,B正确;
C、食用半生半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猪肉绦虫病,C错误;
D、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去掉蛔虫等寄生虫的卵,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靠泥土中的有机物、残枝落叶为食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选项中,A、B、C都与蚯蚓用于处理湿垃圾的有关,D蚯蚓身体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但与处理湿垃圾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与人类的关系,难度一般,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地方,白天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出来取食落叶,粪便排在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
16.【答案】(1)乙;刚毛
(2)土壤潮湿程度;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蚯蚓生活;放回适合蚯蚓生活的大自然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的前端是乙,原因是在这端有环带。接着他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刚毛。提出的问题: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①“设计实验装置:在大铁盘中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铺上厚厚的干土,另一侧铺上厚厚的湿土。这样是为了形成干燥和潮湿的环境。本次试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度。
②如果只用1条蚯蚓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蚯蚓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实验中用了10条蚯蚓,而不是用1条是为了 避免偶然性。
③实验的结论: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④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完毕后”,用过的蚯蚓应该放回适合蚯蚓生活的大自然。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17.【答案】(1)口;肛门
(2)角质层
(3)生殖
(4)寄生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口,后端有④肛门。
(2) 蛔虫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防止人体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的[③]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4)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由上述分析可知:蛔虫的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寄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桂林期末)小明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下列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的是( )
A.环境通风氧气充足,使蚯蚓体表干燥
B.把蚯蚓放入水中,避免蚯蚓体表干燥
C.给蚯蚓体表涂一层凡士林,避免蚯蚓体表干燥
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轻擦拭蚯蚓体表,避免蚯蚓体表干燥
【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A.环境中空气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将蚯蚓放入水中,水中含氧量低,蚯蚓无法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蚯蚓的体表涂上凡士林,隔绝了空气,蚯蚓无法呼吸,C不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以使体壁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2.(2023八上·柳州期末)山蛭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山蛭属于( )
A.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特征,所以山蛭属于环节动物,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2023八上·盐田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会对人体造成营养不良、消化道紊乱等。下列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洁净的水
B.粪便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再作肥料
C.水果和蔬菜都要洗干净后再食用
D.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蛔虫病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所述,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A说法正确。
B、为了防止蛔虫卵传播,应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B说法正确。
C、不食不清洁的瓜果,水果和蔬菜都要洗干净后再食用,C说法正确。
D、蛔虫病并不能通过打疫苗预防,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蛔虫病的预防,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为了预防蛔虫病,在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
4.(2023八上·罗湖期末)罗湖区某校生物学科周的征文中,有篇作品是:“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有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 )
A.涡虫 B.血吸虫 C.蛔虫 D.眼虫
【答案】C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分析题干可知,该动物体表有角质层。并且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说明营寄生生活。
AB、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不符合题意;
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C符合题意;
D、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5.(2023八上·紫金期末)人体肠道内的消化液可以消化食物,却无法消化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主要是因为蛔虫体表有( )
A.纤毛 B.黏液 C.外套膜 D.角质层
【答案】D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的纤毛,使其在水中旋转前进,故A不符合题意。
B.有的动物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如鱼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有外套膜具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6.(2023八上·开江期末)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 )
①身体细长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消化管结构简单④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卵有厚壳保护⑤有口有肛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蛔虫①身体细长,与寄生生活无关;②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被寄主的消化液的侵蚀,起到保护作用,属于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③蛔虫靠吸食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物为食,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④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卵有厚壳保护,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属于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⑤有口有肛门,与寄生生活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7.(2023八上·通川期末)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与这个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
A.肌肉 B.刚毛 C.黏液 D.体节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通过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8.(2023八上·福田期末)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9.(2023八上·蓬江期末)乐乐身体不适,医生给开了肠道驱虫药,以驱除钩虫、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这些肠道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
C.有专门的运动器官——疣足
D.营寄生生活,寄主只限儿童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营寄生生活的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适应结果是身体的部分结构退化、部分结构加强。钩虫、蛔虫、蛲虫都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消化器官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它们营寄生生活,寄主不只限儿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10.(2023八上·长顺期末)蛲虫病主要症状是使人体肛门奇痒难耐,下列与蛲虫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管结构复杂 D.有口有肛门
【答案】B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蛲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但这一特征与寄生生活无关,A不符合题意;
B、蛲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与寄生生活相适应,B符合题意;
C、蛲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C 不符合题意;
D、蛲虫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口有肛门与其寄生生活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蛲虫是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1.(2023八上·佛山期末)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中,但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
A.爬出地面晒太阳 B.爬到地面上呼吸
C.寻找同伴进行繁殖活动 D.土壤水分不足,及时喝水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雨水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故答案为:B。
【分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12.(2022八上·南山期中)蛔虫和蚯蚓长得很像,但它们却属于两类不同的动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分别属于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C.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D.蚯蚓身体分节,蛔虫身体不分节
【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A、蛔虫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蚯蚓身体有环状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A说法正确。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 ,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B说法正确,
C、蚯蚓的运动靠刚毛和肌肉来完成的,C说法错误。
D、蚯蚓身体分节,蛔虫身体不分节,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真体腔,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蚂蝗、沙蚕等;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身体细长,有口无肛门,如蛔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13.(2022八上·光明期中)小明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给蚯蚓身体涂了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后蚯蚓死了。这一现象说明( )
A.蚯蚓依靠肺呼吸 B.蚯蚓依赖体壁呼吸
C.蚯蚓生活在洞穴中 D.凡士林不利于蚯蚓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后,凡士林不透水,不透气,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其结果是蚯蚓将会窒息死亡。说明蚯蚓依赖体壁呼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节动物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如神经系统趋于完善。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 蛭 、沙蚕等。
14.(2022八上·深圳期中)吸虫、绦虫、蛔虫等都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下列属于预防这些寄生虫感染的好习惯是( )
A.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B.瓜果蔬菜洗净后食用
C.食用半生半熟的猪肉 D.饭前便后不洗手
【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A、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不喝不清洁的生水”和“ 瓜果蔬菜洗净后食用 ”能切断传播途径,预防蛔虫病,A错误,B正确;
C、食用半生半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猪肉绦虫病,C错误;
D、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去掉蛔虫等寄生虫的卵,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2022八上·福田期中)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不属于蚯蚓可用于处理湿垃圾原因的是( )
A.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
B.蚯蚓肠壁具有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C.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D.蚯蚓身体富含大量的蛋白质
【答案】D
【知识点】环节动物
【解析】【解答】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靠泥土中的有机物、残枝落叶为食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选项中,A、B、C都与蚯蚓用于处理湿垃圾的有关,D蚯蚓身体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但与处理湿垃圾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蚯蚓与人类的关系,难度一般,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地方,白天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出来取食落叶,粪便排在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
二、实验探究题
16.(2023八上·海丰期末)实验探究。
(1)小明在土壤中挖到一条蚯蚓,无法判断蚯蚓的前端,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请你告诉小明蚯蚓的前端是 (填“甲”或“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 。
(2)小明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土壤潮湿程度是否会对蚯蚓的分布有影响:将潮湿和干燥的土壤分别平均铺在铁盘两侧;干土和湿土处各放5条蚯蚓,盖上玻璃板,并将铁盘放在阴暗处;静置2分钟后,每隔2分钟统计干土和湿土处的蚯蚓数目。实验重复多次,数据取平均值(具体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干土 4条 3条 3条 3条 2条
湿土 6条 7条 7条 7条 8条
①该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每次实验用10条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
③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④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
【答案】(1)乙;刚毛
(2)土壤潮湿程度;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蚯蚓生活;放回适合蚯蚓生活的大自然
【知识点】观察蚯蚓
【解析】【解答】(1)蚯蚓的前端是乙,原因是在这端有环带。接着他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刚毛。提出的问题: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①“设计实验装置:在大铁盘中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铺上厚厚的干土,另一侧铺上厚厚的湿土。这样是为了形成干燥和潮湿的环境。本次试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度。
②如果只用1条蚯蚓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蚯蚓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实验中用了10条蚯蚓,而不是用1条是为了 避免偶然性。
③实验的结论: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④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实验完毕后”,用过的蚯蚓应该放回适合蚯蚓生活的大自然。
【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三、综合题
17.(2020八上·莲湖期中)蛔虫是雌雄异体动物,雄虫尾部常卷曲。蛔虫身体细长,属于线形动物。右图是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 ,后端有[④] 。
(2)蛔虫的体表还有一层不透水的 ,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可以抵抗人体小肠内消化液的侵蚀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有发达的[③] 器官,生殖能力强。
(4)可见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 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答案】(1)口;肛门
(2)角质层
(3)生殖
(4)寄生
【知识点】线形动物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口,后端有④肛门。
(2) 蛔虫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防止人体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但蛔虫的[③]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4)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由上述分析可知:蛔虫的这些特点都是与蛔虫寄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分析】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