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按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tūn shì tuō jiāng ē nuó bí zǔ chéng fá
【答案】抱怨;吞噬;脱缰;婀娜;鼻祖;惩罚
【知识点】字形;词形;藏戏
【解析】【分析】做拼音写汉字的题型,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要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是从词性上区别,同时要注意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积累和区别,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例如:“抱怨”不能写成“报愿”;“吞噬”不能写成“吞是”等。
故答案为:抱怨;吞噬;脱缰;婀娜;鼻祖;惩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和掌握重点词语的写法。
2.比一比,再组词。
施 缰 杞 幕 券
拖 疆 妃 慕 卷
【答案】实施;缰绳;枸杞;开幕;入场券;拖鞋;边疆;嫔妃;羡慕;试卷
【知识点】字形;字义;藏戏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首先记清每个生字的写法,尤其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要学会正确辨析并组词。掌握他们的结构组成,并理解其含义,最终达到熟练应用。例如:“施”和“拖”,形体非常相似,单读音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仔细分辨。
故答案为:实施;缰绳;枸杞;开幕;入场券;拖鞋;边疆;嫔妃;羡慕;试卷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及组词能力。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它的读音是 。“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 种解释:①身体健康②不出事故,没有危险③稳定④装置,组合。用第2种意思组一个词:
【答案】宝盖头;3;A;ān;③;平安
【知识点】藏戏;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宝盖头)部,再查 3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A ,它的读音是( ān )。“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 3 种解释:a.身体健康; b.不出事故,没有危险; c.稳定; d.装置,组合。用第2种意思组一个词:(平安)。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4.在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的激流 的江水
的歌声
的容貌 的舞姿
的唱腔
【答案】野马脱缰般;咆哮;雄浑;俊俏;婀娜;优美清新
【知识点】词形;藏戏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野马脱缰般、咆哮、雄浑、俊俏、婀娜、优美清新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5.选词填空。
宽广 因此 排列 树立 如果……就…… 与其……不如…… 宽敞 因为 陈列 建立 宁可……也不……
你走进为民商店的大门, 会看见 的售货大厅里一排排货架上, 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售货员们 了一心为顾客服务的好思想,他们 自己麻烦千遍, 不让顾客一时为难, 顾客们都称赞这里是购物的乐园。
【答案】如果;就;宽敞;陈列;树立;宁可;也不;因此
【知识点】藏戏;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①②、⑥⑦、⑧是关联词语填空。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②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 “如果……就……”;⑥⑦分句前后之间是选择关系。故选 “宁可……也不……”;⑧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 “因此”。③④⑤是理解词义,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点评】①②、⑥⑦、⑧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③④⑤考查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6.按要求做题。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②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③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改成“把”字句)
【答案】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②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③野马脱缰般的激流把数不清的牛皮船掀翻。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藏戏
【解析】【分析】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③“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
故答案为: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②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③野马脱缰般的激流把数不清的牛皮船掀翻。
【点评】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③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7.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豪子弟却要很多报酬。他出了一则告示,这样写道: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穷人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富人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同学们,你们能用不同的标点方法,指出他的这两种读法吗?
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答案】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知识点】标点符号;藏戏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 的, 代表 ;国王的面具是 的, 代表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 ; 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 ;巫女的面具是 ,象征其 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和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 。面具运用 、 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 、 ,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白色;白色;纯洁;红色;红色;威严;柔顺;活佛;吉祥;半黑半白;两面三刀;压抑;恐怖;朴实敦厚;象征;夸张;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藏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白色、白色、纯洁、红色、红色、威严、柔顺、活佛、吉祥、半黑半白、两面三刀、压抑、恐怖、朴实敦厚、象征、夸张、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二、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念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有机会能获得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乱教室的黑板。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上讲台,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是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声名狼藉:指大沙头贫民窟名声 。
例外:罗杰·罗尔斯与 不同,他不仅 ,而且 。
(2)文中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这句话”是 。
(3)“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旗帜”在文章中指什么?
(4)校长的话让他有了什么改变?
【答案】(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
(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3)信念。
(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藏戏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3)信念。(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昴,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二泉映月”是无锡惠山的一个景点,摘录课文中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阿炳为什么会听到“叹息”和“哭泣”?阿炳听到的“倾诉”和“呐喊”可能是什么?)
(3)《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乐曲,它的旋律是怎样的?
①用文中的语句来描述:
②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是:
【答案】(1)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壁;淙淙
(2)师傅故去,阿炳成年,生活穷苦,病痛折磨,再次面临二泉,阿炳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融入音乐中,因此,他会听到“叹息”和“哭泣”。倾诉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为人世间存在的穷困和不公而呐喊
(3)①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②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藏戏
【解析】【分析】(1)考查对描写景物词语的把握。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3)①结合文段内容回答即可。②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点评】(1)此题考查对描写景物词语的把握。(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3)①筛选文章中的信息。②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 / 1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按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tūn shì tuō jiāng ē nuó bí zǔ chéng fá
2.比一比,再组词。
施 缰 杞 幕 券
拖 疆 妃 慕 卷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它的读音是 。“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 种解释:①身体健康②不出事故,没有危险③稳定④装置,组合。用第2种意思组一个词:
4.在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的激流 的江水
的歌声
的容貌 的舞姿
的唱腔
5.选词填空。
宽广 因此 排列 树立 如果……就…… 与其……不如…… 宽敞 因为 陈列 建立 宁可……也不……
你走进为民商店的大门, 会看见 的售货大厅里一排排货架上, 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售货员们 了一心为顾客服务的好思想,他们 自己麻烦千遍, 不让顾客一时为难, 顾客们都称赞这里是购物的乐园。
6.按要求做题。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②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③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改成“把”字句)
7.标点符号趣味故事。
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豪子弟却要很多报酬。他出了一则告示,这样写道: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穷人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富人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同学们,你们能用不同的标点方法,指出他的这两种读法吗?
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 的, 代表 ;国王的面具是 的, 代表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 ; 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 ;巫女的面具是 ,象征其 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和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 。面具运用 、 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 、 ,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念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少有机会能获得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只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乱教室的黑板。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上讲台,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是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州长,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以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声名狼藉:指大沙头贫民窟名声 。
例外:罗杰·罗尔斯与 不同,他不仅 ,而且 。
(2)文中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这句话”是 。
(3)“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旗帜”在文章中指什么?
(4)校长的话让他有了什么改变?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昴,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二泉映月”是无锡惠山的一个景点,摘录课文中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阿炳为什么会听到“叹息”和“哭泣”?阿炳听到的“倾诉”和“呐喊”可能是什么?)
(3)《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乐曲,它的旋律是怎样的?
①用文中的语句来描述:
②这首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抱怨;吞噬;脱缰;婀娜;鼻祖;惩罚
【知识点】字形;词形;藏戏
【解析】【分析】做拼音写汉字的题型,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要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是从词性上区别,同时要注意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积累和区别,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例如:“抱怨”不能写成“报愿”;“吞噬”不能写成“吞是”等。
故答案为:抱怨;吞噬;脱缰;婀娜;鼻祖;惩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和掌握重点词语的写法。
2.【答案】实施;缰绳;枸杞;开幕;入场券;拖鞋;边疆;嫔妃;羡慕;试卷
【知识点】字形;字义;藏戏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首先记清每个生字的写法,尤其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要学会正确辨析并组词。掌握他们的结构组成,并理解其含义,最终达到熟练应用。例如:“施”和“拖”,形体非常相似,单读音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仔细分辨。
故答案为:实施;缰绳;枸杞;开幕;入场券;拖鞋;边疆;嫔妃;羡慕;试卷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及组词能力。
3.【答案】宝盖头;3;A;ān;③;平安
【知识点】藏戏;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宝盖头)部,再查 3 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A ,它的读音是( ān )。“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 3 种解释:a.身体健康; b.不出事故,没有危险; c.稳定; d.装置,组合。用第2种意思组一个词:(平安)。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4.【答案】野马脱缰般;咆哮;雄浑;俊俏;婀娜;优美清新
【知识点】词形;藏戏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野马脱缰般、咆哮、雄浑、俊俏、婀娜、优美清新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5.【答案】如果;就;宽敞;陈列;树立;宁可;也不;因此
【知识点】藏戏;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①②、⑥⑦、⑧是关联词语填空。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②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 “如果……就……”;⑥⑦分句前后之间是选择关系。故选 “宁可……也不……”;⑧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 “因此”。③④⑤是理解词义,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点评】①②、⑥⑦、⑧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③④⑤考查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6.【答案】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②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③野马脱缰般的激流把数不清的牛皮船掀翻。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藏戏
【解析】【分析】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③“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
故答案为: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②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③野马脱缰般的激流把数不清的牛皮船掀翻。
【点评】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③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7.【答案】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知识点】标点符号;藏戏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对穷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对富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8.【答案】白色;白色;纯洁;红色;红色;威严;柔顺;活佛;吉祥;半黑半白;两面三刀;压抑;恐怖;朴实敦厚;象征;夸张;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藏戏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白色、白色、纯洁、红色、红色、威严、柔顺、活佛、吉祥、半黑半白、两面三刀、压抑、恐怖、朴实敦厚、象征、夸张、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9.【答案】(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
(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3)信念。
(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藏戏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2)(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很坏;贫民窟其他孩子;考入了大学;成了州长;(2)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州长 (3)信念。(4)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并最终成了州长。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答案】(1)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壁;淙淙
(2)师傅故去,阿炳成年,生活穷苦,病痛折磨,再次面临二泉,阿炳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融入音乐中,因此,他会听到“叹息”和“哭泣”。倾诉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为人世间存在的穷困和不公而呐喊
(3)①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②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藏戏
【解析】【分析】(1)考查对描写景物词语的把握。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语。(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3)①结合文段内容回答即可。②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点评】(1)此题考查对描写景物词语的把握。(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3)①筛选文章中的信息。②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