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uā zhōu fù kǒng luò yáng
guō suì yú guān
2.给形近字组词
洲 隔 洛 勿 帐
州 嗝 络 匆 胀
3.给多音字组词。
间:jiān jiàn 数:shù shǔ
重:chóng zhòng 更:gēng gèng
4.依据句意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 何时: 还: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 行人: 开封: 。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程: 那畔: 千帐:
5.查字典填空。
(1)“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6.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意思: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思: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思:
7.按要求填空
(1)《秋思》诗人: ;朝代: ;寓情于 ,这首诗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 的深切思念。
(2)《泊船瓜洲》作者: 年代: 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 之情!
(3)《长相思》作者: 年代: 这首诗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 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8.默写《秋思》
, 。
, 。
二、阅读理解
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
1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 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瓜洲;复恐;洛阳;聒碎;榆关
【知识点】拼音;词形;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洲、洛、聒、榆”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瓜洲;间隔;洛阳;勿扰;帐篷;杭州;打嗝;脉络;匆忙;膨胀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瓜洲、杭州;间隔、打嗝;洛阳、脉络;勿扰、匆忙;帐篷,膨胀。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中间;离间;数学;数九;重复;重量;更正;更好
【知识点】拼音;字义;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间:jiān中间、jiàn离间;数:shù数学、 shǔ 数九;重:chóng重复,zhòng 重量;更:gēng 更正、 gèng更好。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答案】(1)吹绿了;什么时候;回
(2)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捎信的人;把封好的信拆开。
(3)道路、路程;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绿:吹绿了。何时:什么时候。还:回。②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意思是: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③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意思是: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程:道路、路程。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答案】(1)田;5;P;pàn;湖畔
(2)丨;8;L;lín;面临
【知识点】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6.【答案】(1)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
(2)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3)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隔:间隔。
数重:几层。意思: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意思: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③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聒:喧闹,嘈杂。故园:故乡,家园。意思: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7.【答案】(1)张籍;唐;事;家乡亲人
(2)王安石;北宋;思乡
(3)纳兰性德;清;情思深苦(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8.【答案】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欲、重、临。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9.【答案】(1)“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2)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1)第一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A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B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C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0.【答案】(1)不一定要;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2)表达了作者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①解答本题,应先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再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不一定要。归:回来。意思是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②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uā zhōu fù kǒng luò yáng
guō suì yú guān
【答案】瓜洲;复恐;洛阳;聒碎;榆关
【知识点】拼音;词形;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洲、洛、聒、榆”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给形近字组词
洲 隔 洛 勿 帐
州 嗝 络 匆 胀
【答案】瓜洲;间隔;洛阳;勿扰;帐篷;杭州;打嗝;脉络;匆忙;膨胀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瓜洲、杭州;间隔、打嗝;洛阳、脉络;勿扰、匆忙;帐篷,膨胀。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给多音字组词。
间:jiān jiàn 数:shù shǔ
重:chóng zhòng 更:gēng gèng
【答案】中间;离间;数学;数九;重复;重量;更正;更好
【知识点】拼音;字义;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间:jiān中间、jiàn离间;数:shù数学、 shǔ 数九;重:chóng重复,zhòng 重量;更:gēng 更正、 gèng更好。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依据句意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 何时: 还: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 行人: 开封: 。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程: 那畔: 千帐:
【答案】(1)吹绿了;什么时候;回
(2)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捎信的人;把封好的信拆开。
(3)道路、路程;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绿:吹绿了。何时:什么时候。还:回。②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意思是: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③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意思是: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程:道路、路程。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查字典填空。
(1)“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答案】(1)田;5;P;pàn;湖畔
(2)丨;8;L;lín;面临
【知识点】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6.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意思: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思: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思:
【答案】(1)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
(2)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3)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隔:间隔。
数重:几层。意思: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意思: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③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聒:喧闹,嘈杂。故园:故乡,家园。意思: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7.按要求填空
(1)《秋思》诗人: ;朝代: ;寓情于 ,这首诗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 的深切思念。
(2)《泊船瓜洲》作者: 年代: 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 之情!
(3)《长相思》作者: 年代: 这首诗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 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答案】(1)张籍;唐;事;家乡亲人
(2)王安石;北宋;思乡
(3)纳兰性德;清;情思深苦(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8.默写《秋思》
, 。
, 。
【答案】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欲、重、临。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二、阅读理解
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2)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1)第一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A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B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C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
10.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 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1)不一定要;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2)表达了作者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解析】【分析】①解答本题,应先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再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不一定要。归:回来。意思是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②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