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5 16:03:1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huái zǒng lǐ guǒ zhēn kū sù
               
chēng yāo wéi guān rè nào fēi fán
           
2.比一比,再组词。
效    租    疑    惑   
郊    阻    凝    或   
凡    顾    训    斥   
帆    项    圳    诉   
3.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一向yán sù   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2)这屈辱的一幕让他yí huò   ,周围人的biǎo qínɡ   他永难wànɡ huái   。
(3)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能tǐ huì   到“热爱祖国”这四个字的fèn liànɡ   。
4.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左   右    疑惑    若   所   
铁面    深   简      犹豫
(2)画横线的词语(含有反义词):   
(3)画浪纹线的词语(描写人物品质):   
(4)上面的词语和“豁然开朗”意思相反的是   和“东张西望”意思相近的是   。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繁华——   
驱使——    踊跃——   
清晰——   
欺凌——    惩处——   
6.选择正确的解释。迫: A.逼,威胁 B.接近,靠近 C.紧,急
①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②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中国人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语连成-句话)
(2)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3)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2)   ,古来征战几人回?
(3)   ,死亦为鬼雄。
(4)莫愁前路无知己,   ?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崛起:   
(2)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A.这两句话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魏校长   的神情。选文中体现这一点的还有“   ”一词。
B.“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的原因是   。
②“有志者”的意思是   ,“效”的意思是   ,“此生”指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贫(节选)
两个国民党军的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期望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期塑:   
搜录:   
意外之财:   
(2)找出文中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诃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3)你想对那两个兵上:说些什么?
(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1.习作。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已经学会写信了吧?请给你的亲友或者老师写一封信,可以和他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也可以请他帮助你解决遇到的问题。题目自拟,内容不少于3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胸怀;总理;果真;哭诉;撑腰;围观;热闹非凡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胸、理、诉、撑、腰、观、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胸怀、总理、果真、哭诉、撑腰、围观、热闹非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效果;出租;怀疑;疑惑;郊外;阻挡;凝视;或者;非凡;顾问;训练;训斥;风帆;项羽;深圳;哭诉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效果、出租、怀疑、疑惑、郊外、阻挡、凝视、或者、非凡、顾问、训练、训斥、风帆、项羽、深圳、哭诉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1)严肃
(2)疑惑;表情;忘怀
(3)体会;分量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肃、疑、惑、情、忘”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严肃
(2)疑惑、表情、忘怀
(3)体会、分量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4.【答案】(1)顾;盼;不解;有;思;无私;入;出;毫不
(2)南征北战;南辕北辙
(3)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4)疑惑不解;左顾右盼
【知识点】词形;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及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顾、盼、不解、有、思、无私、入、出、毫不
(2)南征北战;南辕北辙
(3)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4)疑惑不解、左顾右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5.【答案】繁荣;命令;积极;清楚;欺负;惩罚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繁华:是指繁荣热闹;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驱使:迫使;使唤。
踊跃:是指形容情绪激烈,争先恐后,比喻做某事积极。
欺凌:欺压;凌辱。
惩处:是惩罚处分。
故答案为:繁荣、命令、积极、清楚、欺负、惩罚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6.【答案】C;A;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①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迫: 紧,急。
②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迫: 逼,威胁。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迫: 接近,靠近。
故答案为:①C;②A;③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7.【答案】(1)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2)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3)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要想……就要……”;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2)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3)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答案】(1)万里长征人未还
(2)醉卧沙场君莫笑
(3)生当作人杰
(4)天下谁人不识君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万里长征人未还
(2)醉卧沙场君莫笑
(3)生当作人杰
(4)天下谁人不识君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
9.【答案】(1)兴起。
(2)震惊;睁大眼睛;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有志向的人;学习;周恩来;有志向的人都要向周恩来学习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兴起。
(2)1、震惊 2、睁大眼睛 3、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4、有志向的人 5、学习 6、周恩来 7、有志向的人都要向周恩来学习。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10.【答案】(1)希望;到处寻找;计划外获得的财物
(2)搜、揽、捏、拿、拉、盯、吼。发现:这两个兵士为从方志敏身上获取钱财用尽了办法。
(3)你们以为人人都像你们一样,眼里只有钱。国民党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蛀虫。
(4)我觉得方志敏是一个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发国难财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①动词时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解答时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②体会动词的用法,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心服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3)解答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期塑:希望。搜录:到处寻找。意外之财:计划外获得的财物。
(2)搜、揽、捏、拿、拉、盯、吼。发现:这两个兵士为从方志敏身上获取钱财用尽了办法。
(3)你们以为人人都像你们一样,眼里只有钱。国民党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蛀虫。
(4)我觉得方志敏是一个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发国难财的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①考查对动词的把握能力。②体会动词的用法,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11.【答案】略
【知识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书信有固定格式。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一、称呼: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
二、问候语:如果收信人是长辈,可以写“您好”;或“身体好吗”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辈,可以写“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个人,一般写“你们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写“您们好”
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三、正文:这是书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对方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如果要说的事情不止一件,应每件事写一段。书信不要使用华丽的词语,更不能言不由衷。
四、祝愿语: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等祝福的话。
五、署名: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前面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
六、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书信格式的掌握,正文部分要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huái zǒng lǐ guǒ zhēn kū sù
               
chēng yāo wéi guān rè nào fēi fán
           
【答案】胸怀;总理;果真;哭诉;撑腰;围观;热闹非凡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胸、理、诉、撑、腰、观、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胸怀、总理、果真、哭诉、撑腰、围观、热闹非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比一比,再组词。
效    租    疑    惑   
郊    阻    凝    或   
凡    顾    训    斥   
帆    项    圳    诉   
【答案】效果;出租;怀疑;疑惑;郊外;阻挡;凝视;或者;非凡;顾问;训练;训斥;风帆;项羽;深圳;哭诉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效果、出租、怀疑、疑惑、郊外、阻挡、凝视、或者、非凡、顾问、训练、训斥、风帆、项羽、深圳、哭诉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一向yán sù   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2)这屈辱的一幕让他yí huò   ,周围人的biǎo qínɡ   他永难wànɡ huái   。
(3)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能tǐ huì   到“热爱祖国”这四个字的fèn liànɡ   。
【答案】(1)严肃
(2)疑惑;表情;忘怀
(3)体会;分量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肃、疑、惑、情、忘”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严肃
(2)疑惑、表情、忘怀
(3)体会、分量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4.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左   右    疑惑    若   所   
铁面    深   简      犹豫
(2)画横线的词语(含有反义词):   
(3)画浪纹线的词语(描写人物品质):   
(4)上面的词语和“豁然开朗”意思相反的是   和“东张西望”意思相近的是   。
【答案】(1)顾;盼;不解;有;思;无私;入;出;毫不
(2)南征北战;南辕北辙
(3)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4)疑惑不解;左顾右盼
【知识点】词形;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及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顾、盼、不解、有、思、无私、入、出、毫不
(2)南征北战;南辕北辙
(3)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4)疑惑不解、左顾右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繁华——   
驱使——    踊跃——   
清晰——   
欺凌——    惩处——   
【答案】繁荣;命令;积极;清楚;欺负;惩罚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繁华:是指繁荣热闹;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驱使:迫使;使唤。
踊跃:是指形容情绪激烈,争先恐后,比喻做某事积极。
欺凌:欺压;凌辱。
惩处:是惩罚处分。
故答案为:繁荣、命令、积极、清楚、欺负、惩罚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6.选择正确的解释。迫: A.逼,威胁 B.接近,靠近 C.紧,急
①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②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   
【答案】C;A;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①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迫: 紧,急。
②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迫: 逼,威胁。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迫: 接近,靠近。
故答案为:①C;②A;③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中国人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语连成-句话)
(2)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3)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答案】(1)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2)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3)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要想……就要……”;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2)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3)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2)   ,古来征战几人回?
(3)   ,死亦为鬼雄。
(4)莫愁前路无知己,   ?
【答案】(1)万里长征人未还
(2)醉卧沙场君莫笑
(3)生当作人杰
(4)天下谁人不识君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万里长征人未还
(2)醉卧沙场君莫笑
(3)生当作人杰
(4)天下谁人不识君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崛起:   
(2)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A.这两句话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魏校长   的神情。选文中体现这一点的还有“   ”一词。
B.“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的原因是   。
②“有志者”的意思是   ,“效”的意思是   ,“此生”指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
【答案】(1)兴起。
(2)震惊;睁大眼睛;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有志向的人;学习;周恩来;有志向的人都要向周恩来学习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兴起。
(2)1、震惊 2、睁大眼睛 3、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4、有志向的人 5、学习 6、周恩来 7、有志向的人都要向周恩来学习。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贫(节选)
两个国民党军的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期望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期塑:   
搜录:   
意外之财:   
(2)找出文中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诃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3)你想对那两个兵上:说些什么?
(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1)希望;到处寻找;计划外获得的财物
(2)搜、揽、捏、拿、拉、盯、吼。发现:这两个兵士为从方志敏身上获取钱财用尽了办法。
(3)你们以为人人都像你们一样,眼里只有钱。国民党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蛀虫。
(4)我觉得方志敏是一个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发国难财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①动词时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解答时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②体会动词的用法,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心服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3)解答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期塑:希望。搜录:到处寻找。意外之财:计划外获得的财物。
(2)搜、揽、捏、拿、拉、盯、吼。发现:这两个兵士为从方志敏身上获取钱财用尽了办法。
(3)你们以为人人都像你们一样,眼里只有钱。国民党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蛀虫。
(4)我觉得方志敏是一个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发国难财的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①考查对动词的把握能力。②体会动词的用法,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11.习作。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已经学会写信了吧?请给你的亲友或者老师写一封信,可以和他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也可以请他帮助你解决遇到的问题。题目自拟,内容不少于35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书信有固定格式。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一、称呼: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
二、问候语:如果收信人是长辈,可以写“您好”;或“身体好吗”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辈,可以写“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个人,一般写“你们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写“您们好”
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三、正文:这是书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对方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如果要说的事情不止一件,应每件事写一段。书信不要使用华丽的词语,更不能言不由衷。
四、祝愿语: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等祝福的话。
五、署名: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前面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
六、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书信格式的掌握,正文部分要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