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17 10:23:50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yuán zhù dū du chéng fá
               
chí yán jiāo qī gōng nǔ nà hǎn
               
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形近字组词
幔    寨     把    箭    胶   
慢    赛    耙    剪    绞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仿写词语
①动静(一对反义词):            
②呐喊(一对近义词):            
③顺风顺水(ABAC):            
④探听探听(ABAB):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弓箭   (jiàn qiáng) 预计   (yù yǜ ) 招待   (dài dāi)
吩咐   (fēn fēng) 绳索   (suǒ shuǒ) 丞相   (xiàng xiāng)
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支援   :①引,牵。 ②帮助、救助。 ③引用。
定罪   :①犯罪的行为。 ②刑法。 ③苦难、痛苦。
虚实   :①空。 ②不真实的。 ③衰弱
7.(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要求写句子。
①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   
②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成转述句:   
③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8.(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写出近义词
商议—    吩咐—    招待—    迟延—   
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写出反义词
秘密—    吃惊—    轻易—    故意—   
1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音序从新排列下列各字。
妒、寨、擂、忌、惩、漆、弩
1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意思写词语
①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②严厉地处罚。   
③自然巧妙的用处。   
③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⑤才能;办事的能力。   
1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选词填空
果然 必然
①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②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1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判断下列答案是否正确。
(1)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①是说鲁肃很讲信用。   
②是说鲁肃不提借船的事。   
(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   
②选择这样的天气,太不好了。   
1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文学常识填空。
①   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   、   和   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②诸葛亮复姓   ,名   ,字   ,又称   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   、   
、   等等。
1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都:dōu    dū   
干:gàn    gān   
相:xiāng    xiàng   
当:dāng    dàng   
1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句子加标点。
①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   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   
②鲁肃对周瑜说   十万支箭   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   我可没逼他    
17.(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写出带“然”的词,并选择合适的填入下面各句中。
①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②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③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④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18.(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周瑜   知道了,我的计划   完了。
②   诸葛亮   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③   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   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1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①曹操南下 来得凶败得惨
②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③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④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糊里糊涂
⑤草船借箭 尽是计谋
2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照课文的顺序,给句子排序。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禁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10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2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故事《草船借箭》中的人物都有谁?故事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箭”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2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   由于嫉妒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支箭,以此来   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   ,表现了诸葛亮   ,才智过人。
二、阅读理解
2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课内阅读
马谡失街亭
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而赦免了他的家人。
(1)给划线的字注音。
老将 避免
(2)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      ——   
(4)写话: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发表你的见解写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妒忌;援助;都督;惩罚;迟延;胶漆;弓弩;呐喊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妒、忌、援、督、惩、罚、延、漆、弩”容易写错。“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是“爰”不是“爱”。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帷幔;山寨;把手;弓箭;胶水;缓慢;赛跑;耙地;剪刀;绞刑。
【知识点】字形;字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帷幔、山寨、把手、弓箭、胶水、缓慢、赛跑、耙地、剪刀、绞刑。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虚实;开关;装卸;是非;推却;延迟;惩罚;语言;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知识点】草船借箭;ABAB式词语
【解析】【分析】从①给出的词语“动静”来看,是一对反义词,故:虚实、开关、装卸、是非;。②呐喊(一对近义词):推却、延迟、惩罚、语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③给出的词语“顺风顺水”来看,是ABAC式结构,如: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从④给出的词语“探听探听”来看,是ABAB式结构,如: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答案】jiàn;yù;dài;fēn;suǒ;xiàng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弓箭(jiàn)、预计(yù)、招待(dài)、吩咐(fēn)、绳索(suǒ)、丞相(xiàng)。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5.【答案】(1)巾;11;M;màn;幔子
(2)扌;13;L;lèi;擂鼓
【知识点】草船借箭;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6.【答案】②;①;②
【知识点】字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支援:支持援助。援:帮助、救助。
定罪:根据法庭或其他权威的裁决,决定断定或宣告其犯法或有罪。罪:犯罪的行为。
虚实:虚假和真实。多指对方的内部情况或势力。虚:不真实的。
【点评】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7.【答案】十万支箭,三天是造不成的。;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台灯是礼物。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故:十万支箭,三天是造不成的。②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故: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③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故:台灯是礼物。
【点评】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②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③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8.【答案】商量;交代;接待;推迟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商议: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招待:对宾客给予应有的待遇。迟延:延迟,耽误。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9.【答案】公开;冷静;难得;意外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秘密: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吃惊:受惊;使人感到惊讶轻易:简单而容易;随随便便;轻率。故意:存心;有意识地。 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0.【答案】惩、妒、忌、擂、弩、漆、寨。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所谓音序就是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字母,但要大写。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读准字音,然后再写出音序即可。
故答案为:惩C、妒D、忌J、擂L、弩N、漆X、寨Z。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汉字音序的掌握能力。
11.【答案】妒忌;惩罚;自有妙用;神机妙算;才干
【知识点】词形;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故答案为:①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妒忌。②严厉地处罚。——惩罚。③自然巧妙的用处。——自有妙用。③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神机妙算。⑤才能;办事的能力。——才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2.【答案】必然;果然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必然:表示事情一定是这样。如:①。
果然: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如:②。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3.【答案】(1)正确;错误
(2)正确;错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是说鲁肃很讲信用。故①对②错。(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故①对②错。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14.【答案】罗贯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诸葛;亮;孔明;卧龙;《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5.【答案】都要;首都;躯干;干涉;相传;丞相;担当;上当
【知识点】拼音;词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故:都:dōu都要、dū首都;干:gàn躯干、gān干涉;相:xiāng相传、xiàng丞相;当:dāng担当、dàng上当。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16.【答案】∶“;,;?”;∶“;,;。;,;。”;∶“;,;?;?”;∶“;,;。
【知识点】标点符号;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故:①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②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7.【答案】必然;仍然;果然;忽然
【知识点】词形;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然”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必然、仍然、果然、忽然等。但具体选择哪个词要依据语境来确定,故:①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②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③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④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点评】区分近义词的差别,在具体语境中从表意得当、搭配合理等角度恰当运用。
18.【答案】如果;就;只有;才;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 “只有……才……”;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9.【答案】
【知识点】歇后语;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故:①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②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③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④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⑤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点评】掌握常用的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20.【答案】3;1;4;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语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恰当的排序为:314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1.【答案】故事中的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故事的中心事件是诸葛亮借箭。
围绕“箭”周瑜逼箭、诸葛亮借箭、鲁肃助箭、曹操射箭、诸葛亮交箭。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事中的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故事的中心事件是诸葛亮借箭。围绕“箭”周瑜逼箭、诸葛亮借箭、鲁肃助箭、曹操射箭、诸葛亮交箭。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点评】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2.【答案】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题的理解能力。
23.【答案】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十万;陷害;妙计;暗算;有胆有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诸、葛、陷、妙”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24.【答案】(1)jiàng | miǎn
(2)纸上谈兵
(3)不慌不忙;镇静自如;镇静自如;惊慌失措
(4)马谡得负主要责任,只知纸上谈兵,不懂实战运用。诸葛亮也难辞其咎,不听取刘备临终之言才误用马谡。
【知识点】拼音;词义;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近义词;反义词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将”是多音字,在“老将”中应读jiàng,“避免”的“免”读miǎn,不要读“兔”tù。(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划线句子“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用一个成语概括是“纸上谈兵”。(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应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写近义词、反义词。故:近义词:不慌不忙—镇静自如;反义词:镇静自如—惊慌失措。(4)谈自己的见解,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比如:马谡得负主要责任,只知纸上谈兵,不懂实战运用。诸葛亮也难辞其咎,不听取刘备临终之言才误用马谡。
【点评】(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yuán zhù dū du chéng fá
               
chí yán jiāo qī gōng nǔ nà hǎn
               
【答案】妒忌;援助;都督;惩罚;迟延;胶漆;弓弩;呐喊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妒、忌、援、督、惩、罚、延、漆、弩”容易写错。“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是“爰”不是“爱”。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形近字组词
幔    寨     把    箭    胶   
慢    赛    耙    剪    绞   
【答案】帷幔;山寨;把手;弓箭;胶水;缓慢;赛跑;耙地;剪刀;绞刑。
【知识点】字形;字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帷幔、山寨、把手、弓箭、胶水、缓慢、赛跑、耙地、剪刀、绞刑。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仿写词语
①动静(一对反义词):            
②呐喊(一对近义词):            
③顺风顺水(ABAC):            
④探听探听(ABAB):            
【答案】虚实;开关;装卸;是非;推却;延迟;惩罚;语言;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知识点】草船借箭;ABAB式词语
【解析】【分析】从①给出的词语“动静”来看,是一对反义词,故:虚实、开关、装卸、是非;。②呐喊(一对近义词):推却、延迟、惩罚、语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③给出的词语“顺风顺水”来看,是ABAC式结构,如: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从④给出的词语“探听探听”来看,是ABAB式结构,如: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弓箭   (jiàn qiáng) 预计   (yù yǜ ) 招待   (dài dāi)
吩咐   (fēn fēng) 绳索   (suǒ shuǒ) 丞相   (xiàng xiāng)
【答案】jiàn;yù;dài;fēn;suǒ;xiàng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弓箭(jiàn)、预计(yù)、招待(dài)、吩咐(fēn)、绳索(suǒ)、丞相(xiàng)。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答案】(1)巾;11;M;màn;幔子
(2)扌;13;L;lèi;擂鼓
【知识点】草船借箭;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支援   :①引,牵。 ②帮助、救助。 ③引用。
定罪   :①犯罪的行为。 ②刑法。 ③苦难、痛苦。
虚实   :①空。 ②不真实的。 ③衰弱
【答案】②;①;②
【知识点】字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支援:支持援助。援:帮助、救助。
定罪:根据法庭或其他权威的裁决,决定断定或宣告其犯法或有罪。罪:犯罪的行为。
虚实:虚假和真实。多指对方的内部情况或势力。虚:不真实的。
【点评】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7.(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要求写句子。
①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   
②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成转述句:   
③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答案】十万支箭,三天是造不成的。;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台灯是礼物。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故:十万支箭,三天是造不成的。②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故: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③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故:台灯是礼物。
【点评】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②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③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8.(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写出近义词
商议—    吩咐—    招待—    迟延—   
【答案】商量;交代;接待;推迟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商议: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招待:对宾客给予应有的待遇。迟延:延迟,耽误。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写出反义词
秘密—    吃惊—    轻易—    故意—   
【答案】公开;冷静;难得;意外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秘密: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吃惊:受惊;使人感到惊讶轻易:简单而容易;随随便便;轻率。故意:存心;有意识地。 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音序从新排列下列各字。
妒、寨、擂、忌、惩、漆、弩
【答案】惩、妒、忌、擂、弩、漆、寨。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所谓音序就是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字母,但要大写。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读准字音,然后再写出音序即可。
故答案为:惩C、妒D、忌J、擂L、弩N、漆X、寨Z。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汉字音序的掌握能力。
1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意思写词语
①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②严厉地处罚。   
③自然巧妙的用处。   
③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⑤才能;办事的能力。   
【答案】妒忌;惩罚;自有妙用;神机妙算;才干
【知识点】词形;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故答案为:①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妒忌。②严厉地处罚。——惩罚。③自然巧妙的用处。——自有妙用。③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神机妙算。⑤才能;办事的能力。——才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选词填空
果然 必然
①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②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答案】必然;果然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必然:表示事情一定是这样。如:①。
果然: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如:②。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判断下列答案是否正确。
(1)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①是说鲁肃很讲信用。   
②是说鲁肃不提借船的事。   
(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   
②选择这样的天气,太不好了。   
【答案】(1)正确;错误
(2)正确;错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是说鲁肃很讲信用。故①对②错。(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故①对②错。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1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文学常识填空。
①   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   、   和   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②诸葛亮复姓   ,名   ,字   ,又称   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   、   
、   等等。
【答案】罗贯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诸葛;亮;孔明;卧龙;《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1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都:dōu    dū   
干:gàn    gān   
相:xiāng    xiàng   
当:dāng    dàng   
【答案】都要;首都;躯干;干涉;相传;丞相;担当;上当
【知识点】拼音;词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故:都:dōu都要、dū首都;干:gàn躯干、gān干涉;相:xiāng相传、xiàng丞相;当:dāng担当、dàng上当。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1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句子加标点。
①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   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   
②鲁肃对周瑜说   十万支箭   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   我可没逼他    
【答案】∶“;,;?”;∶“;,;。;,;。”;∶“;,;?;?”;∶“;,;。
【知识点】标点符号;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故:①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②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7.(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写出带“然”的词,并选择合适的填入下面各句中。
①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②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③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④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答案】必然;仍然;果然;忽然
【知识点】词形;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然”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必然、仍然、果然、忽然等。但具体选择哪个词要依据语境来确定,故:①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②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③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④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点评】区分近义词的差别,在具体语境中从表意得当、搭配合理等角度恰当运用。
18.(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周瑜   知道了,我的计划   完了。
②   诸葛亮   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③   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   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答案】如果;就;只有;才;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 “只有……才……”;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①曹操南下 来得凶败得惨
②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③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④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糊里糊涂
⑤草船借箭 尽是计谋
【答案】
【知识点】歇后语;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故:①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②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③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④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⑤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点评】掌握常用的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2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照课文的顺序,给句子排序。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禁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10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答案】3;1;4;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语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恰当的排序为:314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故事《草船借箭》中的人物都有谁?故事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箭”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答案】故事中的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故事的中心事件是诸葛亮借箭。
围绕“箭”周瑜逼箭、诸葛亮借箭、鲁肃助箭、曹操射箭、诸葛亮交箭。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事中的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故事的中心事件是诸葛亮借箭。围绕“箭”周瑜逼箭、诸葛亮借箭、鲁肃助箭、曹操射箭、诸葛亮交箭。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点评】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答案】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题的理解能力。
2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   由于嫉妒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支箭,以此来   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   ,表现了诸葛亮   ,才智过人。
【答案】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十万;陷害;妙计;暗算;有胆有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诸、葛、陷、妙”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
2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课内阅读
马谡失街亭
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而赦免了他的家人。
(1)给划线的字注音。
老将 避免
(2)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      ——   
(4)写话: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发表你的见解写下来。
【答案】(1)jiàng | miǎn
(2)纸上谈兵
(3)不慌不忙;镇静自如;镇静自如;惊慌失措
(4)马谡得负主要责任,只知纸上谈兵,不懂实战运用。诸葛亮也难辞其咎,不听取刘备临终之言才误用马谡。
【知识点】拼音;词义;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近义词;反义词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将”是多音字,在“老将”中应读jiàng,“避免”的“免”读miǎn,不要读“兔”tù。(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划线句子“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用一个成语概括是“纸上谈兵”。(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应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写近义词、反义词。故:近义词:不慌不忙—镇静自如;反义词:镇静自如—惊慌失措。(4)谈自己的见解,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比如:马谡得负主要责任,只知纸上谈兵,不懂实战运用。诸葛亮也难辞其咎,不听取刘备临终之言才误用马谡。
【点评】(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