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6课《找骆驼》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6课《找骆驼》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4:20:5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6课《找骆驼》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yá chǐ jiǎo yìn jiū jìng
               
yīng gāi shāng rén kěn guō bù jīn bù màn
               
【答案】骆驼;牙齿;脚印;究竟;应该;商人;啃过;不紧不慢
【知识点】拼音;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骆、齿、印、啃、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给形近字组词。
赶    跛    驮    忿    详   
超    破    驶    贫    祥   
【答案】赶紧;跛腿;驮着;纷纷;详细;超过;破坏;驾驶;贫困;慈祥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赶紧、超过;跛腿、破坏;驮着、驾驶;纷纷、贫困;详细、慈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给多音字组词。
藏:cáng    zàng    哄:hǒng     hòng    
【答案】埋藏;宝藏;哄骗;起哄
【知识点】拼音;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藏:cáng 埋藏、zàng宝藏;哄:hǒng 哄骗、hòng起哄。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写出反义词。
详细    光滑    简单   
细小    不紧不慢    深   
【答案】简略;粗糙;复杂;粗大;慌慌张张;浅
【知识点】词义;找骆驼;反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其中注意:详细:详尽、细致、具体。所以“详细”的反义词是“简略”。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所以“不紧不慢”的反义词是“慌慌张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写出近义词。
跛    忿忿    究竟    详细   
【答案】瘸;生气;到底;详尽
【知识点】词义;语言表达;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忿忿:愤怒不平貌。所以“忿忿”的近义词是“生气”。究竟:表示结果、原委,有深入研究的意思。所以“究竟”的近义词是“到底”。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6.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 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 那可不知道
【答案】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对极了!您看到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知识点】标点符号;找骆驼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如: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对极了!您看到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7.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却——   ——    各——   ——   
那——   ——    果——   ——   
【答案】脚;脚印;骆;骆驼;哪;哪里;颗;五颗
【知识点】字形;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部首加一个部首,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如: 却—脚—脚印、各—骆—骆驼、那—哪—哪里、果—颗—五颗。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比较。掌握字的结构。通过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的方法记忆生字。
8.词语接龙。
知—   —   —   —   —   —   
细—   —   —   —   —   —   
究—   —   —   —   —   —   
【答案】知道;道理;理解;解放;放学;学习;细心;心跳;跳高;高兴;幸福;福利;究竟;竟然;然后;后来;来到;到底
【知识点】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词能力。通过词语接龙记忆生字。如:知道 、道理、理解 、解放 、放学、学习、细心、心跳、跳高、高兴、幸福、 福利、究竟、竟然 、 然后、 后来、来到、到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二、阅读理解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  )。
A.优点 B.缺(quē)点
(2)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  )。
A.骄傲(jiāo ào) B.谦虚(qiān xū)
(3)读了小枣树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1)B
(2)B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找骆驼
【解析】【分析】(1)(2)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谦虚。(3)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意思对即可)。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1)全文一共   句话。
(2)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黄的(灯笼)
红红的    金色的   
(3)秋天像美丽的图画,这图画是   画出的。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答案】(1)3
(2)脸颊;波浪
(3)勤劳的人们
(4)秋天的图画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找骆驼
【解析】【分析】(1)考查短文中有几句话,此题较容易,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情况,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在名词前加形容词。依据规律做题就容易了,比如: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点评】(1)此题考查对完整句子的把握能力。(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16课《找骆驼》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yá chǐ jiǎo yìn jiū jìng
               
yīng gāi shāng rén kěn guō bù jīn bù màn
               
2.给形近字组词。
赶    跛    驮    忿    详   
超    破    驶    贫    祥   
3.给多音字组词。
藏:cáng    zàng    哄:hǒng     hòng    
4.写出反义词。
详细    光滑    简单   
细小    不紧不慢    深   
5.写出近义词。
跛    忿忿    究竟    详细   
6.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 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 那可不知道
7.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却——   ——    各——   ——   
那——   ——    果——   ——   
8.词语接龙。
知—   —   —   —   —   —   
细—   —   —   —   —   —   
究—   —   —   —   —   —   
二、阅读理解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  )。
A.优点 B.缺(quē)点
(2)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  )。
A.骄傲(jiāo ào) B.谦虚(qiān xū)
(3)读了小枣树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1)全文一共   句话。
(2)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黄的(灯笼)
红红的    金色的   
(3)秋天像美丽的图画,这图画是   画出的。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骆驼;牙齿;脚印;究竟;应该;商人;啃过;不紧不慢
【知识点】拼音;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骆、齿、印、啃、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赶紧;跛腿;驮着;纷纷;详细;超过;破坏;驾驶;贫困;慈祥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赶紧、超过;跛腿、破坏;驮着、驾驶;纷纷、贫困;详细、慈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埋藏;宝藏;哄骗;起哄
【知识点】拼音;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藏:cáng 埋藏、zàng宝藏;哄:hǒng 哄骗、hòng起哄。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答案】简略;粗糙;复杂;粗大;慌慌张张;浅
【知识点】词义;找骆驼;反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其中注意:详细:详尽、细致、具体。所以“详细”的反义词是“简略”。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所以“不紧不慢”的反义词是“慌慌张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答案】瘸;生气;到底;详尽
【知识点】词义;语言表达;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忿忿:愤怒不平貌。所以“忿忿”的近义词是“生气”。究竟:表示结果、原委,有深入研究的意思。所以“究竟”的近义词是“到底”。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6.【答案】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对极了!您看到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知识点】标点符号;找骆驼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如: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对极了!您看到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7.【答案】脚;脚印;骆;骆驼;哪;哪里;颗;五颗
【知识点】字形;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部首加一个部首,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如: 却—脚—脚印、各—骆—骆驼、那—哪—哪里、果—颗—五颗。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比较。掌握字的结构。通过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的方法记忆生字。
8.【答案】知道;道理;理解;解放;放学;学习;细心;心跳;跳高;高兴;幸福;福利;究竟;竟然;然后;后来;来到;到底
【知识点】词形;找骆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词能力。通过词语接龙记忆生字。如:知道 、道理、理解 、解放 、放学、学习、细心、心跳、跳高、高兴、幸福、 福利、究竟、竟然 、 然后、 后来、来到、到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9.【答案】(1)B
(2)B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找骆驼
【解析】【分析】(1)(2)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谦虚。(3)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意思对即可)。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10.【答案】(1)3
(2)脸颊;波浪
(3)勤劳的人们
(4)秋天的图画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找骆驼
【解析】【分析】(1)考查短文中有几句话,此题较容易,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情况,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在名词前加形容词。依据规律做题就容易了,比如: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点评】(1)此题考查对完整句子的把握能力。(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