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8 13:4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文集·序言》
邓小平(1904—1997)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首都群众庆祝粉碎“四人帮”的重大胜利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
思考: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是否得到纠正?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打破,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摘自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1)背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2)内容:
思想: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经济: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
恢复民主集中制;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拨乱反正
(3)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2.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2)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冤案要昭雪,假案要纠正,错案要平反。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改革
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5月上旬:首钢给主管部门打报告。
6月初:主管部门结束了一个月的研究、审查,同意
7-8月:找管物资的部门、管机械的部门签署意见
9月17日:管进出口的部门将批复文稿转送
国家计划部门审查签字
10月3日:出差回来的某局长终于在文稿上签了字
──江世杰《方向对路子好──首钢改革与发展纪略》
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
经济技术区和保税区
特点: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
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二、改革开放进程
2.对外开放
1987年
十三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2年
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1989年,《光明日报》刊发
《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990年,《北京日报》刊发
《中国的改革决不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1991年,《当代思潮》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
姓“资”姓“社”争论场景,改革阻力重重
二、改革开放进程
3.逐步深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南方谈话的内在逻辑:
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生产力
→加快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判断(实践)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
二、改革开放进程
3.逐步深化
(1)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000年,“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③2001年,加入WTO。
①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李克强为中国高铁最强“代言”
二、改革开放进程
3.逐步深化
(2)开放
4.稳步推进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2007年
·2010年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1)理论
提出: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
内容:
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则性
两制
灵活性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台湾:资本主义制度
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意义: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2)实践:港澳回归
从1997年至2017年,20年间,香港财政储备
增长近3倍;上市公司数目增长近3倍;
股市资本总值增长8倍。20年里,
香港获外资直接投资总额
增长超过10倍。
──数据整理自凤凰网
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1979年2—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
“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1979 年元旦
1981年9月“叶九条”
叶剑英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历程
1992年11月
1993年4月
2005年3月
2005年4月29日
2015年11月7日
“九二共识”
《反国家分裂法》
“汪辜会谈”
胡连会
习马会
台湾问题
港澳问题
标题文字添加
内政问题
内部解决
可保留军队
历史遗留问题
外交途径解决
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历程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影响因素
有利因素:
祖国的强大;“一国两制”构想;两岸人民的拥护;经济文化交流;
政党的努力
国际反华势力干预香港问题
台湾当局借机抹黑“一国两制”
不利因素:
国际反华势力干涉;岛内“台独”分裂势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