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 九上第六、七单元 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历史 九上第六、七单元 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8 14: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部编版九上历史
期末复习·世界近代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640
议会重开,
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就任
“护国主”
专制
民主
1649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9《权利法案》
1688
光荣革命
1660
议会
资产阶级
和新贵族
王权
封建势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对英国);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世界)
1.颁布时间:
2.颁布机构:
3.颁布目的:
4.内容:
5.意义:
1689年
限制王权
议会
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①议会定期召开;②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③征税权属于议会;④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①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②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③不得征收捐税。
(3)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4.《权利法案》的内容及意义:
议会主权
限制王权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财政权
限制王位继承权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1.“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B
2.有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作了一首歌谣以便记忆:“君权神授盛行,国王专横不减,查理一世筹款,克伦威尔揭竿……”请按先后顺序继续编排以下内容( )①资产阶级不满 ②专制国王被斩 ③丈人被婿所赶 ④查理二世重返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A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的人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独揽大权。
①两者:国王和议会;②融合的手段:光荣革命;
③崭新制度:君主立宪制。
材料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两者”“融合的手段”及“崭新的制度”分别指什么?
①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②影响: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材料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据材料,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并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①可能是最完美的;②国王无力为非作歹,国家和平、富裕,人民幸福。
材料 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权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据材料概括,伏尔泰怎样看待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在他看来,这种制度有何好处?
美国的独立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6.7.4—《独立宣言》的发表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1781年—约克镇大捷(美法联军)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根本原因
开始
建国
转折
胜利
独立
战争过程
1.时间:
2.颁布机构: 3.起草者:
4.内容:
5.意义:
6.地位:
7.局限:
1776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
大陆会议
杰斐逊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①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的发表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果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者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北美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美国诞生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
不包括奴隶和印第安人
(保护种植园主的利益,维护团结,保证战争顺利)
《独立宣言》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意义
独立战争的性质
独立战争的意义
1.时间及地点:
2.人物及会议名称:
3.内容:
1787年,费城
华盛顿,制宪会议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2)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3)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4.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宪法允许奴隶制存在,保留了种族歧视条款,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享有与白人男子同等的权利等。
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①美国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小布什的话,指出美国是怎样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中国仿效过美国的政治制度吗?请举例说明。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②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华盛顿的贡献:领导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主持制定宪法,确定三权分立的原则;担任美国总统,捍卫民主。
1.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在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维护国家统一 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D
2.历史陈述有时带有感彩,据此判断,北美人民关于独立战争带有强烈的感彩陈述的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华盛顿出任总司令 D.萨拉托加大捷
D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人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充分肯定了美国革命(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法国大革命
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评价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1789《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
根本原因
开始
文件
建国
处死国王
高潮
战争过程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性质 作用
14世纪一16世纪
17世纪一18世纪
意大利—欧洲
法国—世界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封建专制统治,天主教会
但丁,达 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思想解放运动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人权宣言》
(1)时间及颁布机构:
(2)内容:
(3)性质:
(4)意义:
1789年8月,
制宪议会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纲领性文件)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言论、著作与出版,但应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此项自由的滥用承担责任……”
——《人权宣言》
2.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与《费加罗杂志》联合进行了一次调查,当被问及什么是法国革命的最典型象征时,法国人把《人权宣言》放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它( )
A.体现了西方近代民主思想
B.否定封建专制和特权制度
C.首次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对于如何读历史,毛泽东认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
A.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
D.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广泛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D
B
法国大革命的延续——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雾月政变)
1799年11月,拿破仑 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雾月政变)
①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②主持制定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804年)。
2.措施(1)对内措施:
(2)对外措施——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
1.时间及目的:
2.内容:
3.作用:
1804年,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
对内措施:颁布《民法典》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为欧洲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近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先后有25个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如,丹麦、德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等。
对内措施:颁布《民法典》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帝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材料一 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贵族的特权……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利…… 对于德国来说,拿破仑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在拿破仑率领的60万侵俄军队中绝大多数是从附庸国家强行征募来的,死于战场的也大部是这些附庸国的官兵。
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积极: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性、进步性)
消极: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侵略性)
战争性质:前期—具有正义性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军事侵略战争
积极: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1.对内改善财政,发展经济,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杰出的革命和政治家;
2.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革命果实,扩大疆域;传播了革命思想,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是杰出的军事家。
消极:独裁者,野心家。
1.建立帝制独裁,违背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2.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主权,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评价拿破仑:一代枭雄
1.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下列是他们对拿破仑的一些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B.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
D.发动侵略战争,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广泛反抗
C
2.《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英国 美国 法国
时间
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
代表人物
导火线
开始标志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基础: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克伦威尔
华盛顿、杰斐逊
路易十六、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1773年,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讨论征税问题
1640年,议会重开
1775年,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英国 美国 法国
结束标志
结果
颁布的重要文件
性质
特点
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688年,光荣革命
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长期性、曲折性、
反复性、不彻底性
同性质
最大、最彻底、最典型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
1791年宪法
《拿破仑法典》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名称
时间
颁布机构
内容
作用
相同点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1689
1776
1789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
都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宣告美国诞生
是革命纲领性文件
《1787年宪法》
1787
议会
大陆会议
制宪议会
制宪会议
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启 示
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矛盾激化,引起革命;
2.领导阶级和主力: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
3.任务:都是要推翻封建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4.进程和结果:都充满了曲折的斗争,但最终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并颁布法律文件巩固政权。
5.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对象:英法是封建统治,美国是殖民统治;
2.政权形式: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共和国;法国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革命的特点、颁布文件也不同。
1.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但进步的事业定将取胜,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专制导致暴政和独裁,民主依靠法律来确立和保障,民主利于防止暴政和专制;
4. 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趋势。
2.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发表了《人权宣言》
C.发表了《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实施
D
1.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集中体现这种思想学说的历史文献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法国《人权宣言》
C
3.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A
4.“它促进殖民地结成一体、联合起来,并于1776年7月最终宣布独立……战争结束时,他们已建成州级和国家级政府,开始实施使合众国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其他国家的新型政治体制。”这场“战争”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B
5.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革命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6.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法国通过《人权宣言》、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限制王权 B.普遍性 C.共和政体 D.法制化
7.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下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归纳,正确的是( )
①都是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②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
③都对封建统治进行批判和否定
④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B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材料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近代欧洲人心改变的史实有哪些?
2.归纳大国崛起的因素。
2.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法律保障、政治民主、
经济发展、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权利法案》 殖民地遍布全球 三角贸易
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
制度优势
原料、市场
资本积累
劳动力
技术积累
直接原因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资阶革命促进了工业革命到来,
后者巩固前者的成果)
手工工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织技术的革新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火车与铁路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飞梭(凯伊)和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蒸汽时代)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使用机器)。
铁路时代的开始: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解决运输问题)
评价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
+积极(提高生产力、蒸汽时代)/消极影响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4.工业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工人工作环境恶劣。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和教育,勇于创新。
2.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影响
启示
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2.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主要原因是( )
A.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C.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D.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C
D
3.右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工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示意图,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
A
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
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帝国”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
(1)珍妮纺纱机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2)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是谁的什么发明完成了动力变革的重大飞跃?
(3)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你举例说明。
1765;哈格里夫斯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
精神: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工业革命
马克思
主义理论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推动
工人运动
缺乏
科学理论
工人运动
新阶段
无产阶级建立
政权的尝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为巴黎公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巴黎公社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实践。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中文版封面说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中国
《共产党宣言》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发表:
(1)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共产党宣言》
2.内容: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3)号召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二、《共产党宣言》
2.内容:
材料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材料中的“统治阶级”和“锁链”各指什么?为什么说“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4.特点: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二、《共产党宣言》
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D.第一国际的建立
B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是( )
A.英国的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
2.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 )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