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9 10: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商朝的历史,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文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兵马俑 D.刻有文字的甲骨
2.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育图标,以汉字为灵感来源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汉字出现在( )
A.商代 B.秦朝 C.西汉 D.东晋
3.2021年是小莹的本命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刻有甲骨文“牛”字的项坠,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是( )
A.形声 B.假借 C.会意 D.象形
4.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殷墟”发掘有助于研究( )
A.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B.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
C.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引进 D.中外陆路和海路交通
5.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商王朝的存在,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朝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刻写的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由此可知( )
A.神话传说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B.商朝最早奠定国家的基本形态
C.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可信
6.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清朝人是( )
A.裴文中 B.王懿荣 C.袁隆平 D.屠呦呦
7.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采用( )
A.高温烘焙法 B.泥范铸造法 C.锻造火烧法 D.磨光钻孔法
8.下列三幅图片所示文物共同反映了( )
A.中华音韵,博大精深 B.对外交流,经济繁荣
C.中原文明,源远流长 D.铸造工艺,无与伦比
9.《诗经·大雅》中“江汉汤汤”一句,反映了江汉地区(湖北中南部)青铜文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考古发现:江汉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均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在吸收中原文化后的发展和创新。这表明早期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民族交融长期发生在江汉地区 B.证明黄帝与炎帝是中华民族的起源
C.江汉地区出土的青铜文明影响着中原文化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且历史悠久
10.让流散在海外的国宝回家,是所有中华儿女长久以来难以释怀的情结。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下列哪件国宝的器身与器盖,离散近百年之后得以在故乡湖南重聚(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皿方罍 D.西周毛公鼎
1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等大量文物。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一件青铜大面具,它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的青铜面具。根据考古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这反映出( )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中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相互影响
C.三星堆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D.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
12.下列文物与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同属一个朝代的是
A. B.
C. D.
13.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14.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甲骨文
现代汉字 马 犬 牛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
15.下图为我国古代甲骨文中的“役”(疫)字,该字的出现表明商代人( )
A.注重对疫病的记载和回避 B.利用中医学防治疫病传播
C.形成了制度化的防疫措施 D.已经知道疫病的相关知识
16.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其体现的探究主题是( )
A.中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B.中原建筑艺术异彩纷呈
C.中国夏商周都城遗址变迁 D.中国奴隶社会的变迁
17.2022年央视春晚舞台,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000多件完整器物。其中铜尊、铜壘、玉璋、玉琮等众多文物显示蜀地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紧密联系。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
A.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B.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D.大面具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18.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0.甲骨文中记载:已巳卜,兄(同“凶”),贞其燎于盟室(用嘉草、莽草熏疗等办法防控病毒),叀小羊(向鬼神祭祀)由此可知,殷商时期( )
A.完全采用占卜的手段医治疾病 B.医疗卫生发展主要靠祭祀鬼神
C.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 D.已经形成系统的中医临床理论
21.据下图所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可见,其制作( )
A.方法简单 B.工艺高超 C.材料单一 D.种类齐全
22.“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表现人手舞足蹈的样子(下图)。这说明
A.早期文字均与牛耕有关 B.文字都从图画演变而来
C.象形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D.文字的创造要形神兼备
23.《周礼》记载“六乡”平民按“五人为伍”组成军事编制,与出土甲骨文上所见相符,这表明甲骨文( )
A.记载内容非常广泛 B.具备汉字基本结构 C.有助了解商朝社会 D.具有重要史学价值
二、填空题
24.____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三、综合题
25.在2022年3月31日揭晓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位列其中。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葬内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随葬品1928件。墓葬中青铜礼器组合,体现了中原文明繁盛的青铜文化。
图二: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这段完全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通过考古发现揭示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区域文明。遗址中出土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等,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表现出浓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1)从以上图文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2)根据上述图文介绍,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3)结合上述图文介绍,说明考古发现对于历史研究有何意义?
26.文物与考古
材料一
2022年的春晚上出现了一个“神秘嘉宾”——青铜大面具
青铜大面具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青铜大面具的特点。材料二 《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提出,将以西周燕国早期遗存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建设考古遗址公园。
①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于)北燕。——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 ②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1193号大墓,该墓葬于1986年首次被发掘,出土了以克壘、克盉为代表众多文物。 ③克盉,酒器,器高27厘米、长25.7厘米、宽16厘米、口径14.4厘米,器身刻有43字铭文。 ④克盉内铭文,大意是,周王说:太保(指召公)……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克(召公的儿子)做燕地的君侯……
(2)将材料二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_。
(3)二重证据法是把发掘的出土文物与文献的记载相互验证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请你依据该方法用上述材料论证“琉璃河遗址是燕国受封地”。
材料三 近年来,不少考古发现吸引了大批“粉丝”,曾被视为“小众”“冷门”的考古日益走向大众、掀起热度。三星推遗址新发现全程直播,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数字考古活动,吸引3000万人次“在线考古”;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登上热搜……
对于考古热的出现,有下面一些认识:
A.线上直播等传播手段的创新成为了公众走近考古的契机和窗口。
B.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强烈需求。
C.考古结果体现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D.受盗墓小说及热播剧的影响,考古如同挖土寻宝,可以带来惊喜并且快速致富。
(4)以上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写字母)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你认为考古还有哪些意义。
27.某学校组织以“青铜·华夏文明之光”为主题的游学活动。
活动一【参观学习追本溯源】
同学们在参观国家博物馆青铜文化展厅时记录了以下内容
同学甲 玉援青铜内戈:出土于河南安阳版墟妇好墓。
同学乙 茶侯申荨:春秋蔡昭侯时期,器内壁铸铭文记述了基、吴两国道.婚的史实。
同学丙 青铜方鼎:商后期,在商代墓葬中成对出土。.
同学丁 青铜编铙:商后期,这类青铜器以战国曾侯乙编钟最为著名。
(1)以上四位同学收集的青铜器资料,从用途上分类分别属于哪一类别?(选择对应正确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酒器B.食器C.兵器D.乐器
同学甲:( )同学乙:( )同学丙:( )同学丁:( )
活动二【收集整理回归课堂】同学们在分组收集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成果时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
实物史料
铭文解释 腹内铭文4行33字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風有商,辛米,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异。
史学研究 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关于牧野之战的具体日期,史学界多有纷争。利簋的发现,除澄清了以往关于武王伐封具体日期的疑惑,还证实了《尚书●牧誓》、《选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
(2)依据活动二,概括利簋的史学价值。
活动三【古今纵横论证感悟】
同学们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了以下文物
虎蓥(yIng) 为西周晚期文物,主要用于祭祀。1860年被英国军官利.埃文斯从圆明因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直到2018年3月底,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网站出现了它的拍卖信息,青铜虎鎣最终以41万英镑的价格在英国成交.4月底,青铜虎蓥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流失只在一时之间,文物的追索却步履维艰。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模式,并成功促成了30多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圆明园鼠首兔首、秦公晋侯青铜器、大堡子山金饰片等重要文物已先后入藏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
(3)依据活动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虎蓥是在中国近代哪次战争中被英国军官从圆明园劫掠的。说出我国追索流失文物采取的主要方式。
(4)追索流失文物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请你为宣传追索流失文物设计一项活动方案。
要求:紧扣主题,活动方案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D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佐证半坡人生活历史,排除A项;圆形方孔钱是秦朝时期使用的货币,排除B项;兵马俑可知作为研究秦朝军事的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商朝出现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汉字,A项正确;秦篆汉隶东晋行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牛”字的形取自于牛头的正面,上端“U”形曲线像牛的双角,下端两斜线像牛的双耳,因此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是象形。 D项正确。形声、假借、会意,与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4.A
【解析】
根据材料“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商朝的历史,商的考古发现可能会有大量甲骨,有助于研究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A项正确;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最早是西汉,排除B项;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引进,最早是明朝,排除C项;中外陆路和海路交通,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解析】
根据材料“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商王朝的存在,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朝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刻写的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可得出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商王国的存在,使商朝历史可信,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话传说,排除A项;夏朝最早奠定国家的基本形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解析】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B项正确;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排除A项;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排除C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解析】
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铸造青铜器。B项正确;高温烘焙法、锻造火烧法、磨光钻孔法不属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排除ACD项。故选B项。
8.C
【解析】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南水城出土的玉器当时手工业的繁荣,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体现了铸造工艺,无与伦比,河南信阳出土的编钟中华音韵,博大精深,河南水城出土的玉器、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河南信阳出土的编钟体现了中原文明,源远流长,C项正确;司母戊鼎没有体现中华音韵,博大精深,排除A项;图片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B项;图片没有强调铸造工艺,无与伦比,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诗 大雅》和考古发现均反映商周时期江汉青铜文明均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反映出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并且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体现出历史悠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炎帝和黄帝事迹,不能证明黄帝与炎帝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排除B项;材料体现江汉地区青铜文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解析】
1922年,皿方罍于湖南桃源县漆家河出土后,器身和罍盖分离,几经辗转流散到不同藏家手中,近百年之后得以在故乡湖南重聚,C项正确;司母戊鼎没有“器盖”,排除A项;四羊方尊是青铜器,造型奇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西周毛公鼎出土于陕西,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考古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可知,材料反映三星堆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青铜器出现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相互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
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甲骨文在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蛋壳黑陶杯是新石器时代时期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放马滩纸是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期的纸;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朝时期的文物。与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同属一个朝代文物的是司母戊鼎。B项正确;黑陶是原始社会出现,排除A项;纸是西汉时期出现,排除C项;三彩骆驼是唐朝时期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青铜文明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B项正确;山顶洞人还没有掌握青铜制造工艺,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青铜文明,不是“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排除C项;“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解析】
图片中的文字“马、犬、牛”都是家里饲养的动物,与人们开始农耕生活有关,B项正确;题干与土地制度没有关系,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与天文历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甲骨文中的“役”(疫)字,体现了商代人已经知道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D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对注重对疫病回避或者相关的防止措施,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A
【解析】
材料中的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及安阳殷墟体现的是中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并非是建筑艺术,排除B项;题干没有周朝都城,排除C项;中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图片展示不全,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既具有古巴蜀文明的鲜明特征,又与同一时期的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紧密联系,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排除B项;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汉字“中国”的字形有相似之处,其演变是一脉相承的,C项正确;从材料可知,汉字的传承没有发生异变,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繁到简,排除B项;汉字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排除D项。故选C项。
19.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项正确;AC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项。
20.C
【解析】
根据材料“贞其燎于盟室(用嘉草、莽草熏疗等办法防控病毒)”可得出殷商时期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C项正确;完全采用占卜的手段医治疾病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医疗卫生发展主要靠祭祀鬼神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最迟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已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第一幅神兽是春秋时期的文物, 神兽形象诡谲,制作精美,绿松石镶嵌精细,绿石莹莹,极为美观,实属罕见之物。第二幅图青铜爵是饮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第三幅图司母戊鼎是迄今已知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司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第四幅图是战国坐人铜灯,灯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分铸铆接而成。它的灯座是一个跪坐着的人,头梳偏髻,右额有发饰,下颚还系有带,身穿高领右掩束袖长袍,腰里还束有宽带。综上所述图示的青铜器,可体现其制作工艺高超,B项正确;图示体现不出青铜器方法简单、材料单一的信息,排除AC项;图中青铜器虽然功能各异,但不能说明青铜器种类齐全,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解析】
根据材料“‘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表现人手舞足蹈的样子”可知,材料表明汉字是在图画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形成文字,因此象形是造字 重要方法,C项正确;牛耕是从春秋战国才开始,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
23.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周礼》记载“六乡”平民按“五人为伍”组成军事编制,与出土甲骨文上所见相符,这表明甲骨文具有重要史学价值,D项正确;记载内容非常广泛、 具备汉字基本结构、 有助了解商朝社会,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4.甲骨文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5.(1)可从墓葬(遗址)地点、发掘时间、墓葬(遗址)地位、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回答。
(2)多元一体
(3)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而丰富的资料;与文献资料相印证,弥补文献的不足等。
【解析】
(1)
根据材料“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及妇好方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及大立人铜像”、“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葬内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随葬品1928件”可得,可从墓葬(遗址)地点、发掘时间、墓葬(遗址)地位、随葬品数量等方面获取信息。
(2)
根据材料“墓葬中青铜礼器组合,体现了中原文明繁盛的青铜文化”、“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及所学知识可得,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3)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考古发现对于历史研究有有重要意义。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而丰富的资料;与文献资料相印证,弥补文献的不足等。
26.(1)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2) ②③ ①④
(3)克盉内铭文可以印证封召公於(于)北燕
(4)A;了解过去,丰富历史记忆,考古可以让一个民族的历史变得更加透明,通过历史对现实和社会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可以从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来回答青铜大面具的特点。
(2)
根据所学可知实物历史资料是指各类文物、遗址、古迹、碑刻、雕塑、绘画等,②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1193号大墓、③克盉,酒器属于实物史料;历史文献是与研究时间相近的人所写的历史书籍等,早期的历史文献还有甲骨文、金文等,故①④属于文献史料。
(3)
二重证据法是把发掘的出土文物与文献的记载相互验证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根据材料二《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于)北燕”,即燕国是召公的封地;“克盉内铭文,大意是,周王说:太保(指召公)……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克(召公的儿子)做燕地的君侯……”通过考古,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1193号大墓中发现克盉,从而论证“琉璃河遗址是燕国受封地”。
(4)
根据材料“近年来,不少考古发现吸引了大批‘粉丝’,曾被视为‘小众’的考古日益走向大众、掀起热度……”说明线上直播等传播手段的创新成为了公众走近考古的契机和窗口。故选A项。B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说法错误,盗墓违反法律。根据教材结合所学可从了解过去,丰富历史记忆,考古可以让一个民族的历史变得更加透明,通过历史对现实和社会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启迪意义,来回答考古的意义。
27.(1)C、A、B、D
(2)澄清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证实了上古文献的记载。
(3)第二次鸦片战争;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说出两点即可)
(4)言之有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给分。
【解析】
(1)
根据活动一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学甲记录的玉援青铜内戈是用作兵器的,同学乙记录的青铜器是用作酒器,同学丙记录的青铜方鼎是用作食器,同学丁记录的青铜器是用作乐器。故答案是C、A、B、D。
(2)
根据材料“利簋的发现,除澄清了以往关于武王伐纣具体日期的疑感,还证实了《尚书 教等》、《逸周书 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可知,利簋的史学价值是澄清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证实了上古文献的记载。
(3)
根据活动三“1860年被英国军官……圆明园劫掠”等信息可知,虎蓥是在中国近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军官从圆明园劫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模式”可知,我国追索流失文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
(4)
本题属于开放题。如组织志愿者,向社会宣传追索流失文物的重要性、设计关于追索流失文物的小礼品,如书签、纸扇子等送给家人朋友,宣传追索流失文物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