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下图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 )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B.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
C.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 D.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
3.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皇帝 C.太尉 D.御史大夫
4.古人赋予虎勇猛刚强的含义,兵符也多铸成虎形。下图分别是战国时期的秦国“ 杜虎符”和秦朝的“阳陵虎符”,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 B.秦朝开创了虎符制度
C.秦国将军不受君主节制 D.秦国与秦朝制度上有传承
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中央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主要是负责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官员应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6.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编制的《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诸侯 B.丞相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7.下列三幅地图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分封制的延续发展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D.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8.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部分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 )
A.设置郡县 征调徭役 B.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奖励军功 鼓励耕织 D.开垦农田 制作农具
9.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要购进一批木材,结账时,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来支付货款( )
A. B.
C. D.
10.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沿用此模式。这表明郡县制( )
A.最早出现于秦朝 B.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巩固了专制统治 D.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11.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北击匈奴 B.统一文字 C.南征越族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
A.儒法两家思想互相补充 B.秦代奉行内儒外法思想
C.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 D.百家争鸣文化局面形成
13.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在何时( )
A.公元前二世纪初期 B.公元前二世纪末期
C.公元前三世纪初期 D.公元前三世纪末期
14.纵观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隋朝具有与秦朝相同的历史贡献.这一贡献是( )
A.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B.征发劳力,营建东都
C.联系南北,开通运河 D.改革官制,创立科举
1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了度量衡 B.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6.战国后期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了
A.南海郡 B.长沙郡 C.豫章郡 D.衡阳郡
17.被赞誉为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为抵御北方匈奴入侵而修筑的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的是( )
A.灵渠 B.万里长城 C.秦驿道 D.秦兵马俑
18.秦始皇派出北击匈奴的大将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蒙恬 D.张骞
19.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
A.临洮——咸阳 B.临洮——辽东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20.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下选项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本史学巨著中都可以查询到的是( )
A.武王伐纣 B.焚书坑儒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21.2021年是农历牛年,“牛气冲天”成了祝福的热词,该词蕴含着兴旺发达,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下列“牛”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
A. B.
C. D.
22.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上述周朝、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
A.分封制、郡县制 B.郡县制、分封制 C.分封制、科举制 D.科举制、郡县制
23.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D.统一六国的需要
24.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 )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25.田余庆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写道:秦统一后,迁徙七种共50万身份低下或犯了的人到岭南去戍守,叫做“七科谪”。这次行动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把长江和珠江之间大片的还没有开发的土地和各族人民,一次圈到中国范围里面来。他认为这一措施
A.标志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繁荣
C.扩大了中国的统治疆域 D.完成了南北方民族交融
二、填空题
26.公元前____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
27.秦始皇的施政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根据所学完成表格。
政治 (1)最高统治者:____________
(2)在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
(3)在地方:____________
经济 (4)统一: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文化 (5) 统一:____________
交通 (6) 统一:____________
民族 关系 (7)北击匈奴,筑____________
(8)开发南疆,修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完成的时间是?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1所示太尉管理什么事务?图1所示制度中的地方制度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图2体现的秦朝巩固统一采取是什么措施 有何作用?
(4)除了材料二图1图2反映的措施,秦朝为巩固统治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9.政治制度的设计、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王绾建议设置诸侯王以镇守各地,“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采用郡县制……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宋朝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知识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封国制”是指哪一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郡县制”与“以血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特征?
(2)材料二中的现象与宋朝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是哪一王朝的行政制度?该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对西藏统治?
(4)据材料四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该机构的设置体现了这一时期怎样的政治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30.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古代史的研究,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史料价值是指历史材料对说明一定历史现象所具有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馆,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迁陵洞庭郡”
材料三: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的哪些制度?
(2)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材料和材料二,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谈谈你对秦人统“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的理解。
31.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为巩固图中的疆域,统治者在北方边疆修筑了什么军事设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又实行哪一项制度?
材料二 图1的人物制定了一系列巩固秦朝统治的措施。
(2)图1是谁?图2空白处应该填什么?其分管什么?
(3)图3、图4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C项正确;夏朝和商朝都是奴隶制国家,排除AB项;汉朝是秦朝以后的朝代,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陵兵马陶俑类型多样,造型生动传神,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水平高超,C项正确;“全貌”“全程”“完备”的说法都绝对化了,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D项正确;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职责是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排除A项;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排除B项;太尉负责军事,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解析】
秦朝时期使用的兵符与战国是秦国的较为相似,体现出秦国与秦朝制度上有传承,D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商鞅变法的信息,排除A项;虎符制度战国时期就存在,排除B项;材料中虎符信息说明将军还是受到君主节制,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解析】
根据材料“假如有一名秦朝的中央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主要是负责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及所学知识可得,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C项正确;丞相掌管行政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太尉掌管军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刺史是汉朝的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建中央集权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图片空白内容是丞相,丞相主管行政,B项正确;诸侯主要是西周时期的,排除A项;殿阁大学士是明朝时期创立的,排除C项;军机大臣是清朝时期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使国家最终走向统一,C项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信息是从分裂到统一,没有涉及分封制,而且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兼并战争不断只是片面信息,主要是反映从分裂到统一,排除B项;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没有涉及统一国家不断巩固,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是由皇帝任命产生;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A项正确;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排除B项;奖励军功、鼓励耕织,与商鞅变法内容相关,排除C项;开垦农田、制作农具不符合“一统之治”,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B项正确;ACD项不是秦朝时期统一使用的货币,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郡县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表现,排除C项;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从材料不能看出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解析】
根据“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在文化层面巩固统一的措施,与材料主张一致,B项正确;北击匈奴和南征越族都是军事措施,排除A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书同文”“行同伦”指的是秦朝统一文字,要求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遵从统一的道德与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当时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明孔子主张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实行“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是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排除AB项;百家争鸣文化局面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且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21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而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故属公元前3世纪末期,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A项正确;B项不属于隋朝和秦朝的历史贡献,排除B项;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炀帝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这些成就秦朝没有,排除C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
根据所学,秦“虽死犹存”主要是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这种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此一直到清朝灭亡,贯穿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D项正确;统一了度量衡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但不是“秦虽死犹存”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之一,排除B项;隋朝时期创立科举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B项正确;南海郡,位於汉地南部,是秦朝时期设置的郡,排除A项;豫章郡,在汉地南部,楚汉时期设置,排除C项;公元220年,孙吴于长沙郡西南部设衡阳郡,治地在今湘潭境内,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解析】
秦朝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而修筑长城,B项正确;修筑灵渠是为了攻打南越,排除A项;秦驿道和兵马俑都不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18.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他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C项正确;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征,大破匈奴大军,匈奴使之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北迁到漠北,排除AB项;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9.B
【解析】
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史事,《资治通鉴》是宋司马光所著,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1362年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焚书坑儒是秦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B项正确;武王伐纣是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排除A项;三顾茅庐是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排除C项;草木皆兵的故事发生东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1.B
【解析】
秦朝时期,官方通行小篆,B项正确;商代甲骨文,秦代民间出现隶书,汉末出现楷书,排除ACD。故选B项。
22.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王实行分封制,此后,伴随着王室衰微,诸侯实力的增强,中国历史重现了之后争霸称雄的局面,因此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的“制”是分封制。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但是,秦朝的暴政却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因此说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的“制”指的是郡县制,A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机构,分封制是周朝的制度,排除B项;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建立的,排除CD项。故选A项。
23.A
【解析】
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最大好处是能调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型工程的修建。A项正确;秦朝治国思想是法家,排除B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排除C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4.C
【解析】
根据材料“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可得出这些规章制度有助于完善法律制度,C项正确;秦朝确立郡县制,排除A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秦朝“焚书坑儒”,排除D项。故选C项。
25.C
【解析】
依据材料“这次行动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把长江和珠江之间大片的还没有开发的土地和各族人民,一次圈到中国范围里面来”可以看出这一措施扩大了中国的统治疆域,C项正确;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繁荣”,排除B项;该措施有利于促进南北方民族交融,但是“完成”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6. 230 221 咸阳
【解析】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7.(1)皇帝 (2)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郡县制(4)①货币、②度量衡(5)文字(6) 车轨(7)长城(8)灵渠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通行全国的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行全国的文字。交通上修驰道,统一车轨。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征服越族地区,修灵渠。
28.(1)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
(2)军事;郡县制
(3)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大意是秦王横扫天下,那如老虎一样看着诸侯的气势多么雄大啊!他挥剑割断浮云,那各国诸侯就全都向西来朝拜秦王了。结合课本所学,战国时期七国并立,连年的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开始统一大计,发动强大攻势,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2)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太尉掌管军事;依据图1中皇帝和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可知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废除西周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3)
依据图二战国时期七国的文字“马”合为一个“马”,可知反映的是统一文字。结合课本所学,秦实现统一后,为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
依据前面的问题可知图1反映的是加强统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图2是统一文字。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秦朝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军事方面,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长城,用于军事防御。
29.(1)分封制。以地缘为本位。
(2)政策:重文轻武政策。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
(3)元朝宣政院。
(4)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认识:①要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②政治制度的调整要立足实际;③政治制度的创新常以巩固统治为目的等等。(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
根据“废古封国制而采用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根据“郡县制是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得出以地缘为本位。
(2)
政策:根据“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目的:根据所学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3)
根据“行中书省”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元朝的行政制度;元朝为了巩固对西藏统治,设立了宣政院。
(4)
根据“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概括得出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
认识:综合材料,可从要因时因势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政治制度的调整要立足实际等进行总结。
30.(1)郡县制度和统一度量衡。
(2)材料一:文献史料材料二:实物史料;价值:《史记》中记载的秦的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秦铜诏版铁权和里耶秦简的印证,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互相印证有助于历史研究。
(3)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秦统一,促进多民族共处,有利于民族交融。“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秦在中央创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中的内容,(如为体现皇帝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等,丞相制度等也被历代王朝有沿用过。)地方上创郡县制,都影响了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建设。或者写出此内容即可给分:秦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
(1)
根据“三十六郡”得出郡县制度,根据“一法度,衡、石、丈、尺”得出统一度量衡。
(2)
材料一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属于文献史料;材料二是实物史料;价值:材料一《史记》中记载的秦的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秦铜诏版铁权和里耶秦简的印证,说明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互相印证有助于历史研究。
(3)
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根据“为中国民族之抟成”,结合所学,得出秦统一,促进多民族共处,有利于民族交融。认识:根据所学可知,秦建立了中央创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创郡县制,都影响了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建设。秦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1.(1)长城;郡县制。
(2)图1是秦始皇(或嬴政);图2丞相,行政。
(3)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在地方又实行郡县制。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因此图1是秦始皇;图2空白处应该填丞相,其分管行政。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是文字、图4是统一货币,因此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是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