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 22 四季之美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上 22 四季之美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9 14: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
说课要点
【说教材】
教材解读 明方向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来编排,爱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不同时间、不不同地点的景物。在此之前,学生在四年级已学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前后勾连 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描写想象出。从表达上看,第一、二自然段从视觉、听觉、感受,第四自然段有动有静,营造出美的境界。作者就是这样调动多种感官,运用丰富的语言,展示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学情分析 定起点
就人文情面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生热爱亲近自然,之前的课文也不乏写景的文章,对这类文章还是熟悉的,在四上我们已学过了解课文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在《古诗三首》中学生对动态描写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但这一单元素养目标是专注于学生语言品鉴能力的培养。五年级的孩子品读鉴赏能力比较薄弱,这对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学习中,我努力帮助学生学习支架,之于以上教材的解读,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我把第一课时的目标设定如下:
确定目标 促发展
认识“旷”等5个生字,回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之美,感受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尝试调动多种感官欣赏并描写一处优美景致。
我把第2点作为本课时的重点,第3点作为本课时的难
点。
【说教学流程】
板块推进 引真学
链接生活,寻身边之美
链接生活已有的内容和课文的已有的场景。谈话导入,你最喜欢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机板书课题,引发学习。
理读文本,感四季之美
通过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文脉之后,具体做法如下:
问题导读。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什么?
随学生交流板书: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这四幅美景。
(设计理念:通过内容的梳理,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利用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四届之美,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品读语言,悟动态之美
四季之美究竟美在哪里呢?作者又是怎么写的?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读一读1-2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句,写写批注。
学导链接:圈画——想象——分享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着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先抓颜色的词语,感受春天黎明的色彩之美。
(本要点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分享获得体验)
2、扣动词“泛着、染着、飘着”朗读想象感受色彩的变化之美。如果学生不能抓住颜色的变化词,可以通过三幅图片,让学生看图片发现变化之美。然后找准动词,感受变化之美。
(二)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聚焦动作。先聚焦动作的两句话,再找出动作的词语,
2、聚焦“翩翩飞舞”是姿态美;“闪着朦胧的微光”是含有朦胧美。
3、场景比较。删去关联词语,让学生比较,发现三个不同场景的美:明亮的月夜、蒙蒙的细雨、漆黑漆黑的暗夜
4、入情入境朗读,读出场景之美。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聚焦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想象动态画面的方法,体会春夏之美。次教学围绕单元核心要素,关键问题引领。从内容入手,围绕文本语言,体会表达密妙。学习的方式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班级展评的导学路径。)
秋天最美是黄昏。
1、出示课堂作业本91页,通过第2小题帮助学生理清画面;借助第3题,大雁比翼而飞和乌鸦会分别说些什么。
(设计理念:次环节通过课堂作业本搭建学习支架,课堂作业本作为学生配套的有效作业学习,有效的导学)
迁移读写,抒心中之美
通过比较——赏景——仿写——评改
聚焦1-3自然段的写法,第一自然段从视觉,第二自然段从视觉+感受;第三自然段是从“视觉+听觉+感受”,课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让学生进行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进行模仿练写。
【说板书】
板书设计 提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