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四季之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四季之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9 15: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四季之美
一、教学目标
认识“旷、怡”5个生字,正确认读“心旷神怡、凛冽、闲逸”等词并在运用中加深体会与理解。
借助《作业本》练习梳理课文内容,通过课前调查与文本选材比较,发现作者观察描摹景物的独特视角,初步感受课文蕴含的独特韵味。
借助关键语句,通过品读、联读、赏读等方式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春曙、夏夜中的动态描写表达的生命质感,并能有感情的背诵课文一、二两小节。
二、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吟诵四季诗,创设学习情境:欣赏一本描绘四季风情的“自然之趣”文人雅集。
▲任务驱动:为什么《四季之美》会被选入雅集中?它到底雅在哪儿?
▲课中导学:
板块一 初读赏美 积累雅词
(一)揭题导入,知人论世
这堂课我们学习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代表作《四季之美》,这是一篇散文,作家梁实秋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人和文。
出示简介:
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她是一个非常喜欢自然风景的人,擅长在细微的事物中发掘(掘带拼音)意想不到的趣味,并将这些事物一一列举出来表现一种“谐趣之美”。课文选自她的散文集《枕草子》。
交流:看了这段话,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会从姓名、经历和个人喜好以及创作风格提取信息。
(二)自由读文,感受雅韵
1.出示学习提示一:
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独特的韵味。
2.初读检查,学习字词。
(1)认读句子
▲句子一: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点评:给“愈发”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就是——越发、更加,表示程度更深的意思,用上“愈发”文学味更浓一些。
▲句子二: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句子三: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2)认读新词
心旷神怡 凛冽 闲逸
(3)运用理解
▲远望江上,烟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蒙蒙细雨中,钓鱼翁依然(闲逸)垂钓。
▲雪花穿着白色的舞裙,在(凛冽)的寒风中翩翩起舞。
(4)识记生字
①逸的本义是逃跑,由于兔子善跑,所以用一个兔加一个走之儿构字表义。后引申为:闲适安逸,表示悠闲自在的意思。书写时和未免的免字区分清楚。
②书写巩固。
(5)积累雅词
小结:文中像这样高级的,充满韵味的雅词还有很多,我们边读边去积累。
板块二 再读悟美,鉴赏雅文
(一)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引入:课前,老师做了个小调查,请同学们画一画自己眼中的四季之景,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这些景物——春天有燕子、小草、柳树;夏天有荷花、蜻蜓、太阳;秋天有大雁、枯枝;冬天有寒风、积雪与冬眠的动物。那么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景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2.出示学习提示二:
学习提示2:默读课文,思考每段话都写了哪些景物,随机完成作业本第3题中的一部分。
3.交流展示:
学生填写词卡并上台板贴
鱼肚色的天空 无数的萤火虫 急匆匆的归鸦 熊熊的炭火
微微的红晕 蒙蒙的细雨 成群结队的大雁 暖和的火盆
红紫红紫的彩云 朦胧的微光 斜照的夕阳 闲逸的心情
4.比较发现:
①作者笔下的四季之景新奇有趣,如萤火虫、归鸦、炭火,是同学们未曾想到的独特景致。
②作者选择的一个季节景物很微小,很聚焦,集中在一个小景上写出变化。
③作者选择的景物很有意境,透着淡淡的雅致与清幽之美。
补充:清少纳言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宫中度过,很平静很清淡,少了市井百姓的浓烈烟火气,因而她看见的景物抒发的感受和她的人生境遇有很大的关联,带着淡淡的雅致与不俗。这就是带有作家心境的独特视角。
板书:独特视角
(二)细品语言,捕捉动态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她的文字去细细品味这份清新淡雅之美。1.出示学习提示三:
学习提示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些描写富有动感?圈画关键词句说说你的体会。
感悟品读“第一自然”
①泛着、染上、飘着
体会一连串动词的生动传神,展现了黎明的天空变化多端,绮丽多姿的景象。
②鱼肚色、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
体会天空色彩的变化很丰富很形象。
追问:鱼肚色的天空什么样?
图示:这就是黎明时东方的天色。微微亮,朦朦胧胧,白中带青,好像鱼肚白似的。
引读:慢慢的,染上——微微的红晕
再接着,飘来——红紫红紫的彩云
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感觉送进去读,读出天空颜色变化之奇、之美。
③一点儿一点儿
体会天空颜色的渐变与过渡,展现翻腾的活跃的生命苏醒感。
④配乐朗读
⑤背诵
小结:这就是动态描写赋予的生命活力,让文字带着高雅的情趣,散发独特的韵味。
板书:动态描写
(2)感悟品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东坡先生有言,三分在诗,七分在读。再雅的文字也需要反复朗读去内化。春之黎明让我们看见了天空的奇异景色。那么,夏之夜晚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并请他(她)评价: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富有动感,把画面读活了。
出示学习提示四:
学习提示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富有动感,把画面读活了。
①翩翩飞舞的萤火虫
体会宁静的夏夜中舞动的美感。
②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体会动静结合的诗意迷人景象。
③写萤火虫的句子也很多,对比句子:
点点银白的、灵动的光,在草丛中飘浮。草丛里飞舞着蓝盈盈的萤火虫,像是从天上洒下点点繁星。
对比中发现,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更显一种清幽宁静的美。
引导:没有萤火虫的衬托,无论是明亮的月夜还是漆黑的暗夜亦或是蒙蒙的雨夜,都会显得那么孤寂无趣。
指导朗读:我们合作着读一读,把这种诗意迷人的景致读出来。
④再来看看周作人先生的译文是如何写夏夜之美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周作人译文《四季之美》之夏夜美景
你更喜欢哪个版本?
对比中体会动态描写的具体细腻的展现。
⑤这样迷人的景色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范读:老师化身朗读者,来给画面配画外音。
⑥请个同学也来试一试。
⑦能一起背下来吗?试试看。
⑧播放视频,配音。
板块三 激趣延学 回扣主题
结课:黎明的天空,夜晚的萤火虫,人世间微小的事物,因着喜爱便有了生命力。现在你知道,此文被选入自然之趣雅集的原因了吧。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去欣赏秋之黄昏与冬之早晨,进一步去感受这篇文章的词雅、景雅与文雅,还要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出示作业单:
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散文 清少纳言
春之黎明 夏之夜晚 秋之黄昏 冬之早晨
鱼肚色的天空 无数的萤火虫 急匆匆的归鸦 熊熊的炭火
微微的红晕 蒙蒙的细雨 成群结队的大雁 暖和的火盆
红紫红紫的彩云 朦胧的微光 斜照的夕阳 闲逸的心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