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8 16: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卷
分数: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基础田园。 (29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初旬(xún) 正月(zhèng) 蜜饯(jiàn) 娴熟(xián)
B.掺和(cān) 肿胀(zhǒng) 唾沫(tù) 嘟囔(náng)
C.迢迢(zhāo) 机杼(zhù) 札札(zhá) 脉脉(mò)
D.僧人(sēng) 响彻(chè) 脱缰(jiāng) 獠牙(liáo)
2.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là bā zhōu( )是用枣、小米、白糖等精心tōng xiāo( )áo
( )煮而成,它 tián nì( )、浓chóu( )。上至王hóu( )将相,下至bǎi tān( )儿的xiǎo fàn( )、赶luò tuo( )的商人,甚至喜欢rán fàng( )鞭炮的小孩,无不喜欢喝。
3.给下面的汉字换偏旁,组成本组学过的生字再组词。(3分)
泛 ( ) 较 ( ) 揭 ( )
屑 ( ) 垫 ( ) 洒 ( )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这是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了。
B.小王跟老李的个性截然不同,一个举止轻浮,一个老成持重。
C. 想不到一夕之间,大地变成银色世界,万象更新真是奇妙无比。
D.小品演员幽默的语言,滑稽的动作,让我不禁哄堂大笑起来。
5.过年时吃年糕的美好寓意是( )(4分)
A. 寓意新旧交替,更岁交子。 B.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C. 寓意年年有余,富裕吉庆。 D.寓意长寿安宁,福泽绵延。
6.句子练习。(9分)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2分)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改成陈述句)(2分)
(3)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仿写比喻句)(2分)
(4)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注意加点词语的特点,再仿写句子)(3分)
二、课文链接。 (10分)
1. 《北京的春节》中,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一和
这几天,写得很详细,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1分)
2. 《腊八粥》写了 和 这两件事,通过生动的叙述,八儿一家的温馨生活跃然于纸上。在内容上,作者详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 4分)
3.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 的悲剧,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王建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秋之夜望月思远情景的诗句是“ ,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 之情。(2分)
4.下面关于藏戏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2分)
A.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B.不需要幕布、灯光、道具,只要一鼓、 一钹为其伴奏,舞台简单。
C.剧情靠艺人用说唱来描述。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人物形象突出。
D.情节可以任其拖延,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演出时间长。
5.劝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有所作为,否则以后会后悔,可以借用诗句"
, ”。(1分)
三 、国学实践(结合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 6 分 )
王老师:同学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张露露:是啊,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表现节日习俗的诗句,宋代的王安石用 “ , "描写了春节万象更新、喜庆的情景;王维用“ , "抒发重阳佳节思念家乡的的惆怅。咏诵这些诗词,我仿佛感受到古人过节的情感。
王晓明:古人不光用诗词描写节日,还用对联记录节日。如用" ,宵月花灯万户明"记录元宵节张灯结彩的盛况;用"天增岁月人增寿, "来表现春节时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选择合适的对联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A.柳枝袅袅报春意 B. 春满乾坤福满门 C.碧井屠苏沉冻酒 D.元夕玉烛千门乐
四 、课内阅读。(11分)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1.作者在第一句中罗列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是为了表现
。(2分)
2.作者把锅里煮着的腊八粥写成" ",这是运用了 的手法,想象真新奇!(2分)
3.词语“ ”“ "写出了吃腊八粥时的酣畅尽情。(2分)
4.作者详细描写腊八粥的原料及其在锅里熬煮的状态,目的是( )(2分)
A. 表现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作铺垫。
B. 详细地介绍腊八粥的做法,让人一学就会。
C. 生动描绘腊八粥的熬煮过程,表现出煮粥的乐趣。
D. 使选段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5.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3分)
五、课外阅读。(14分)
北京的春节(节选)
舒 乙
这种年节序幕,由腊月初八起,就都带有文化色彩,说轻松一点,带有很大的游戏性。腊八这天,要煮粥喝粥,叫作腊八粥。本来年底一切庄稼都收获了,好像要刻意展览 一下全年收成的( ),便发明了这么一种腊八粥。往粥里放大米、小米、菱角米、薏仁 米、高粱米、玉米,各种豆,包括红豆、绿豆、黄豆、花豆、芸豆,各种果仁,有核桃、栗子、榛 子、松子、瓜子、花生,还有葡萄干、桂圆、大红枣,各种果脯。这么一锅粥,还得了吗!香 啊,多彩啊,好玩啊,闻着看着便令人垂涎三尺。腊八粥是家家都要熬的, 一熬就熬个通 宵,全家都帮着剥 (bō bāo)皮,包括花生仁皮和那费事的核桃仁皮。小孩子一边剥一边吃,吃得多剥得少,( )。粥熬得了,按老年间的规矩,要分送给朋友们,间(jiān jiàn)或还有比赛显示的意思。其实,原本佛教早有腊八熬粥供佛的规矩,用大锅熬,装数 石米,供佛之后施舍给远近的穷人。皇帝还有赐粥百官的习惯。传入民间,更具欢乐性,一年辛苦之后来个庆丰收大锅熬,( ),挺好。
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老年间家家供奉着一位老神仙,他叫灶王爷,此公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里人间的好坏。于是,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 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他到天上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 这种近乎开玩笑的祭神仪式,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桌上的糖瓜儿的真正归宿。
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 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沾甜面酱,炒菠菜粉丝, 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放 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 一起放假,不过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
春节有许多地方可去,妇女吃完饭,看花灯,看烟火,可以集体群游,散步叫走百病,过 桥叫走桥,取度厄运之意。人们白天可以到琉璃厂去赶厂甸。可以骑驴去赶庙会。可以到雍和宫去看打鬼。走累了,可以摔一个心里美大萝卜吃,叫作咬春,取去春困的意思。一投足一举手,都那么有讲究有说词,情、趣、美俱收其中。
1.用“√”标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2.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丰富多彩 其乐无穷 岂不欢快 B. 丰富多彩 岂不欢快 其乐无穷
C. 其乐无穷 丰富多彩 岂不欢快 D. 岂不欢快 其乐无穷 丰富多彩
3.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这些习俗有的有着美好的寓意,请试
着写一写。(写出三个即可)(3分)
4.作者在文中重点介绍了 ,而对男女老幼都休息、有许多地方可去玩则写得简略些,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5.同样是写北京春节的事情,本文和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试着比较比较,再写下来。(4分)
六、习作天地。(30分)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
特别的风俗习惯呢 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种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抓住重点具体介绍,写出风俗的特点;③在叙述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体验与感受;④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一、1.D 2.腊八粥 通宵 熬 甜腻 稠 侯 摆摊 小贩 骆驼 燃放
3. 眨(眨眼) 轿(轿车) 褐(褐色) 宵(元宵) 贺(祝贺) 栖(栖息)
4.D 5.B
6. (1)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还没有结束的。
(3)示例: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 缀在湖面之上。
(4)示例:春天的花园可热闹了,这边迎春花刚刚 绽放花蕾,桃花就忙着吐蕊喷芳,那边月季才姹紫嫣红,樱花就过来锦上添花。
二、1.除夕 元宵节
2.熬粥 喝 粥 熬粥 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同时突出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3.牛郎织女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亲
4.ABCD
5.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三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D B
四、1.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2. 叹气似的 拟人3. 大碗大碗 大匙大匙
4.A
5.示例:这锅中的红枣、饭豆呀 … … 都在一上一下 的,似乎因为加热,感到异常得开心,时而还会发 出“噗 …… ”的声音,这似乎在赞叹这样的境界是 多么美妙啊!
五、1.bāo jiàn 2.A
3.示例:①用麦芽糖把灶王爷的嘴糊上,让他到天上只 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②散步叫走百病,过 桥叫走桥,取度厄运之意;③走累了可以摔一个心里 美大萝卜吃,叫作咬春,取去春困的意思。
4.腊八煮粥喝粥、二十三祭灶、三样食品 使文章重 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表现了北京的春节具有游 戏性的独特习俗
5. 老舍着重表现老北京春节隆重热闹的气氛,温馨 而美好。舒乙笔下的北京春节主要展现的是春节 的文化色彩,带有很大的游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