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国家制度:为了行使公共权力与国家统治,以及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就需要一系列制度建设,如以权力分配、官员选拔、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体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以赋税征收、财政分配主体的经济制度,以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制度,以及法律、外交、军事、民族等方面制度。
社会治理:由政府组织主导,吸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包括社会体制机制治理、社会组织治理、基层治理、社会问题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虚拟社会治理等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古人之言:“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他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无可辩驳的显著优势。
毛公鼎
龟甲刻辞
2022年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导入新课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历史变革进程,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分析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演变的特点和影响,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树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西周政治制度特点和影响;
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的演变特点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舌尖上的礼仪——先秦时期的饮食礼制
秦
西周
分封制
汉
唐
宋
元
明
清
宗法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外朝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三省六部
节度使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
中书省制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康熙:南书房
雍正:军机处
地方收权分权
通判
行省
行省
废行省设三司
商
内外服制度
方国林立
中央:
地方:
州—郡—县
道—州—县
郡—县
路—府—县
省—路—府—州—县
省—府—县
省—府—县
隋
自制时间轴
自主学习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1.建立:有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材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材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天下为公
禅让制
天下为家
世袭制
禹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二)商朝——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间接管理外服。
1.内外服制:(松散联盟)
2.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材料2: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4:“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辛巳卜,贞:
呼伐羌方
——甲骨卜辞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其中反映出商朝统治的哪些信息?
材料1:
特点:
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问题探究
原因
对象
1.分封制:
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同姓亲族、功臣、前朝贵族等
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意指分封人民、土地给诸侯,建立国家。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三)西周
——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自主学习:结合史纲上并阅读课本P2,梳理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特点
评价 积极:
消极:
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周天子“授土授民”:其他地方则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权利: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②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范围;
③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后期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周天子的统治
周天子
诸侯
1.分封制:
目的
核心
内容
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
①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
2.宗法制
与分封制关系
评价 积极:
消极:
互为表里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互相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②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
任人唯亲、重男轻女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大小宗等级严格且具有相对性
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③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
分封制
礼乐制
宗法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血缘纽带(里)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权利的分配
权利的继承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记》
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探究】 阅读铭文内容,结合教材所学内容,请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册命,说明周王和盂的关系是?
2.周王和盂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义务关系?
西周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译文:
九月王在宗周册命盂。
王这样说:你要辅佐我,你要勤勉地早晚入谏,进行祭祀。
王说:盂,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协助我治民治疆土。
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让这些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努力劳动。
王说:盂,你不得违抗我的命令。
臣属关系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更强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君主的权力是否是绝对的?
问题探究
(四)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从原始民主到君权加强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左传·襄公十四年》
思考:这属于哪一种史料?君主权力如何?
原始民主传统可以制约君主权力
最高集权尚未实现
【史料阅读】
史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政治改革
【思考点】P2:商朝的内外服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何异同?
同:
异:
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
②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③都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
①内外服制下:王室与附属国是方国联盟体,未必有血缘关系
分封制下: 王室与诸侯是家国共同体,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
②内外服制下:外服对商朝的臣服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
分封制下: 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加强
史料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史料二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从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有怎样的特点
【探究】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
【探究】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核心素养
二、创制——秦朝的政治制度
【历史纵横】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
讨论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
皇权至上
(核心)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二、创制——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皇帝制度
(二)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郡
县
乡
亭
里
中央
(三)地方制度:郡县制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中央集权: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成为维护皇权的工具。
垂直管理
专制主义: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枢为皇权服务,权力来源于皇权。
【史料阅读】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书同文字”木方
“车同轨”
驰道示意图
书面报告、行文人的责任意识
时效性强,使用问责机制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加强中央集权。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思考:秦朝文书制度得以推行依赖哪些措施?
(四)地方之制——文书制度
三、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朝(或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
(2)外朝:即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3)作用:设立中朝,中央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2)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的中外朝制度、尚书台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汉光武帝刘秀
三、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①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与完善,为后世所沿袭。
程序性分割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地位
(2)职能
(3)特点:
(4)意义: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材料: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隋唐三省六部制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宋代二府三司制
◎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制有哪些特点?
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
3.宋代二府三司制
总揽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材料1:胡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所以于民情不通,以至大乱,深可为戒。
——明太祖
材料2:元朝正式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一共历经12位皇帝,共98年历史,其中元世祖在位35年,元顺帝在位36年,其他平均在位2.7年。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一省制的影响。
积极:提高行政效率
消极:造成宰相专权
4.元代的中书一省制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元代的中书一省制
5.明朝:内阁制
明太祖朱元璋:1380年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
明成祖朱棣: 设立内阁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朱元璋废宰相制度和朱棣设内阁制的原因。
材料1:明太祖:“胡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所以于民情不通,以至大乱,深可为戒。”
材料2: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废宰相原因: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宰相“专权乱政” 妨碍皇帝权力
设内阁原因: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并结合史纲上,梳理内阁的性质、特点、及职责。
性质: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史纲上】
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特点:无实权,非法定【史纲上】
职责: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内阁制
6.清朝:军机处(雍正:在寝宫旁——养心殿设立军机处)
回忆:阅读课本P5并结合史纲上,梳理军机处的性质、职责、特点、影响。
性质: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职责: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特点:简、速、密【史纲上】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史纲上】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史纲上】
思考: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有无共同点?
无实权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内阁制
中央行政制度之变
材料中①②③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印证了中国古代中枢机构变化的哪些史实 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①1995年在西安出土的秦代右丞相印封泥 ②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新唐书·百官志一》
③明朝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描绘了明成祖时杨士奇等多位内阁大臣议事的场景
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图像史料。
①印证了秦朝确立丞相制度;②印证了隋唐时中央设三省,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③印证了明朝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方式:一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如三省制;二是任用身边近臣,以形成新的决策核心,如明代内阁制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史料1: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史料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西汉—中朝
方式:任用身边亲近的人
方式: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东汉—尚书台
史料3: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方式:分化宰相权力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
史料4:“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宋史·职官志》
史料5: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宋朝—二府三司制
方式: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
元朝—中书省
原因:分权导致低效率。结果:相权反弹
史料6: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明朝—废相,设内阁
影响:宰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内阁没有决策权,无法制约皇权
史料7: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清史稿》
清朝—设立军机处
影响: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唐
宋元
明清
官员的姿势为何有这些变化?
演变趋势:
专制措施:
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分相权;设机构;用亲近;借人伦;重思想。
②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
(1)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
思考:西汉初期,地方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
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思考:统治者如何解决问题?
西汉景帝时:削藩
西汉武帝时:推恩令、刺史制度
削弱诸侯权力
加强中央集权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
(2)西汉-东汉: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继承)
东汉
西汉
州刺史
(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州刺史/州牧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掌行政权、领兵权)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导致东汉末军阀割据混战
汉代十三州示意图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州刺史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思考:州职能的变化有何隐患?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隋唐至两宋
自主学习:读课本P6第二段,梳理隋唐至两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元朝
宣政院(中央机构)辖地
2个特别行政区
10个行省
多级行政制度:行省—路—府—州—县
思考:根据此图并结合史纲上内容,归纳行省制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①双重性: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中央派出机构
②辖区广泛
③军政大权集中,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①巩固多民族国家
②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统一
③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4.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明清
思考:阅读课本P6,梳理明清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
清朝
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民政)
按察使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省、府、县三级制
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督抚制度(巡抚:一省长官;总督:省的军政)
省、府、县三级制
【探究】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州 道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王国 郡 州 州 路、府、州 州、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怎样的特点?
2.行政区划以二级制和三级制为主;
1.制度发展有沿袭性,也有变革性(郡县—行省);
3.行政区划上动下稳,县作为地方行政的基层区划最为稳定,高层政区变化大;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省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思考:中国古代行政制度有何演变趋势?
趋势1:君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
趋势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知识深化】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如何对不同的史料进行归类?
①②③④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其他史料
·
知识延伸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文献史料:史书、档案文书、报刊、碑铭简牍等。
实物史料:遗址、遗迹、器物、建筑物等。
口述史料:神话、传说等;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
图像史料:照片、古地图、绘画等。
互相印证、补充
认识不同的史料及其价值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家国情怀
先秦
政治制度
中央
政治制度
地方
政治制度
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
周-分封/宗法制
三公九卿制
中朝/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内阁
军机处
郡县制时代
道路制时代
省制时代
课堂总结
【典例研析】 (2020·海南高考·1)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答案】A【解析】西周通过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来实现对各地的监察,这有助于巩固对新版图的控制,故选A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材料涉及的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西周并不是皇权政治,秦始皇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的监察控制,而不是选举部落贤人为王,排除D项。
课堂练习
【典例研析】(2019·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典例研析】 (2020.北京卷.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冰鉴缶是贵族的礼器,且《周礼》中记载了其使用规范,故冰鉴缶的使用展示了贵族日常礼仪规范,故选C项;宗法制的特点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夏、商、周青铜铸造工艺已经成熟,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兴地主阶级是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冰鉴缶的使用无关,排除D项。【答案】C
【典例研析】 (2021·山东高考·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所以其出发点应该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所以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C项;
【典例研析】(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成功的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据材料“面谏力争”说明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据所学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重的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 C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
【典例研析】(2022·湖南高考·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答案】A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
【典例研析】(2021·湖南高考·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答案】A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材料只是提及中央官吏的俸钱情况,没有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官吏俸钱没有降低,无法说明中央财政紧张,排除C项;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排除D项。
【典例研析】(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据材料“宋朝在州府设通判……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可知,通判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武官专权,规范地方行政,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