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基础。(共32分:第1题,每个字0.5分;第 2~8 题单选题,每题2分;第 9.10题。每空1分)
1.看拼音,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词语。
biān pào luò tuo tāng chí tián ni
2.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面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韩翃②王建③李白 ④杜甫 张九龄白居易
A. ③⑤②④⑤① B.②④③⑤⑥① C.③④⑤②①⑥ D.⑥④①③②⑤
3.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铺户(pù) 蜜饯(jiàn) 吞噬(shì) 骡马(nuó)
B,翡翠(fěi) 僧人(zēng) 演绎(yì) 獠牙(liáo)
C.掺和(chān) 娴熟(xián) 栖息(xī) 响彻(chè)
D,唾沫(tuò) 肿胀(zhǒng) 嘟囔(nāng) 初旬(xún)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万不得己 劫然不同 B.悬灯结彩 日夜不决
C.各式各样残灯末庙 D.随心所欲洪堂大笑
5.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雄浑的歌声 B.雄伟的天安门 C.雄壮的步伐 D.雄厚的胸膛
6.下列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藏戏的艺人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C.北京因为是城市,所以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D.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拟人)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C.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比喻)
D.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设问)
8.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描写的是关于七夕的传说。
B.《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C《腊八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等粥部分写得简略,喝粥部分写得详细。
D《北京的春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9.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是指腊八粥里 很多。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这句话运用的 修辞手法,选取了 、
、 ,这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的态度,说明。
10.积累运用。
(1)王建的诗句“ , ”让我想起了去年中秋节时的情景。
(2)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刻苦学习,不能虚度年华,否则就如《长歌行》中所说:
“ , !”
二、语言实践。(9分)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哀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 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12+17=29分)
(一)阅读古诗《寒食》,完成练习。(12分)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第一句诗主要描写的是 的风光,从“御柳斜”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第二句诗主要描写的是 风光。(4分)
2.诗中皇帝给宦官传赐蜡烛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 用的是什么表现
手法 (4分)
3.简要说一说第三、四句诗中哪几个词语用得妙,为什么 (4分)
(二)阅读《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馍》,完成练习。(17分)
舌尖上的美味——羊肉泡馍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
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
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大小就可以 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 油泼辣子, 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 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 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丝就像层层波浪,馍块和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的郁郁葱葱的树木。
羊肉泡馍的香味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
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 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 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 极!如果再配上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细腻柔软的泡馍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丝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
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 困,流落长安街头。 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 一位好心的羊 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相品尝,
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
1.用“ ”画出描写羊肉泡馍的句子;作者吃羊肉泡馍的感受是怎样的 用“ " 在文中画出来。(4分)
2.读读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4分)
3.羊肉泡馍的传说与( )有关。(3分)
A. 朱元璋 B.赵匡胤 C. 郑成功 D. 淮南王
4.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3分)
A. 制作泡馍 →掰泡馍 → 吃泡馍 →欣赏泡馍 →介绍历史
B.制作泡馍 →欣赏泡馍 →掰泡馍 →介绍历史 → 吃泡馍
C.制作泡馍 →掰泡馍 →欣赏泡馍 → 吃泡馍 →介绍历史
B. 制作泡馍 →欣赏泡馍 →介绍历史 →掰泡馍 → 吃泡馍
5."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这句话在文中起到( )的作用。
(3分)
A. 总结全文 B.承上启下 C. 承接上文 D. 开启下文
四、习作。(30分)
题目:家乡的 节
同学们,我们度过了许许多多美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这些富 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习俗以及过节时的欢乐气氛一定让你难以忘怀吧!那就拿起笔来把它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鞭炮 骆驼 汤匙 甜 腻
2.D 3.D 4.C 5.D 6.C 7.D 8.C
9. (1)比喻 粥 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米 、豆、干果的种类
(2)排比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 会出门叫 洋车了的大孩子 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 腊八粥 大家都喜欢吃
10. (1)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二、示例: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 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原因:①媒体宣传不够;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西方 文化的影响;④审美价值的多元化。(其他言之 成理的答案亦可)
三、(一)1.长安城春意盎然 皇城
2.表现了皇帝对宦官的恩宠和宦官的炙手 可热的势焰;用的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这两句诗中"传"和“散”用得妙,它们生 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二)1.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 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
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细腻柔软的 泡馍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丝爽滑可口
2.文中把粉丝比作层层波浪,把馍块和肉 片比作星罗棋布的小岛,把葱末比作点缀在小岛上的郁郁葱葱的树木,从中可以体会到羊肉泡馍令人赏心悦目。
3.B 4.C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