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修筑的北京城中央是宫城又叫紫禁城,今天称故宫。故选A。
【点评】了解故宫的来历。
2.某中学中国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遗址 C.嘉峪关遗址 D.玉门关遗址
【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明长城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故选C。
【点评】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注意方位。
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B。
【点评】注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4.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C。
【点评】掌握《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5.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崇祯帝
【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故选B。
【点评】识记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人物。
6.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明长城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故选A。
【点评】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注意方位。
7.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千金方》与《本草纲目》都属于医学著作。故选C。
【点评】对中国古代著作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8.《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蒯祥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李时珍名著《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考查《本草纲目》的作者
9.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天工开物》的地位。
10.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
A.《农政全书》 B.《开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千金方》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是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地位。
11.北京城的中心是(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修筑的北京城中央是宫城又叫紫禁城,今天称故宫。故选A。
【点评】了解北京城的结构。
12.万里长城历代大多整修,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唐长城 D.明长城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万里长城历代大多整修,明长城达到完善地步,选D。
【点评】考查明长城。
13.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节目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大型健康栏目。该栏目的编导们会经常参考以下哪部著作(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史记》、《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天工开物》是科学著作,《本草纲目》是医药学著作,故选C。
【点评】识记每部著作的特点。
1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这本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D。
【点评】重点识记《天工开物》的特点和地位。
15.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
A.战国与明朝 B.秦朝与明朝 C.战国与秦朝 D.明朝与清朝
【答案】B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秦朝时期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明朝又重新修缮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故选B。
【点评】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长城的两次大规模修筑。
二、填空题
16.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 、 、 ,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答案】宫城;皇城;京城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宫城、皇城、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点评】注意识记北京城的结构特点。
17.明长城:东起 ,西至 ,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答案】鸭绿江;嘉峪关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明长城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点评】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注意方位。
18.李时珍的《 》,是 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
【答案】本草纲目;一部具有总结性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
19.宋应星的《 》,总结了 和 生产技术,强调 要和 协调发展。被称为“ ”。
【答案】天工开物;农业;手工业;人类;自然;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点评】掌握《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20.徐光启的《 》,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答案】农政全书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是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点评】注意识记《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地位。
三、判断题
21.北京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宫城、皇城、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点评】注意区分北京城和紫禁城的特点。
22.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点评】掌握《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2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
四、材料解析题
24.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今天成为世界建筑奇迹。请回答:
(1)说出秦长城的起止点。为什么秦始皇修建长城?
(2)长城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是在什么朝代?说出这时长城的起止点。
【答案】(1)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
(2)明朝;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考查了秦长城的起始点和作用,明朝长城的起始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比能力。
25."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译文: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口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
请回答: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哪朝人,叫什么名字
(2)作者的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人与自然"观点
【答案】(1)明朝宋应星
(2)作者强调人类和自然相妥协,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天工开物》的作者,朝代和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还会运用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2.某中学中国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遗址 C.嘉峪关遗址 D.玉门关遗址
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4.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5.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崇祯帝
6.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7.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8.《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蒯祥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9.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0.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
A.《农政全书》 B.《开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千金方》
11.北京城的中心是(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12.万里长城历代大多整修,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唐长城 D.明长城
13.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节目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大型健康栏目。该栏目的编导们会经常参考以下哪部著作(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这本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5.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
A.战国与明朝 B.秦朝与明朝 C.战国与秦朝 D.明朝与清朝
二、填空题
16.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 、 、 ,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17.明长城:东起 ,西至 ,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8.李时珍的《 》,是 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
19.宋应星的《 》,总结了 和 生产技术,强调 要和 协调发展。被称为“ ”。
20.徐光启的《 》,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三、判断题
21.北京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2.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四、材料解析题
24.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今天成为世界建筑奇迹。请回答:
(1)说出秦长城的起止点。为什么秦始皇修建长城?
(2)长城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是在什么朝代?说出这时长城的起止点。
25."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译文: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口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
请回答:
(1)《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哪朝人,叫什么名字
(2)作者的这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人与自然"观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修筑的北京城中央是宫城又叫紫禁城,今天称故宫。故选A。
【点评】了解故宫的来历。
2.【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明长城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故选C。
【点评】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注意方位。
3.【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B。
【点评】注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4.【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C。
【点评】掌握《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5.【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故选B。
【点评】识记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人物。
6.【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明长城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故选A。
【点评】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注意方位。
7.【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千金方》与《本草纲目》都属于医学著作。故选C。
【点评】对中国古代著作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李时珍名著《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考查《本草纲目》的作者
9.【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天工开物》的地位。
10.【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是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地位。
11.【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修筑的北京城中央是宫城又叫紫禁城,今天称故宫。故选A。
【点评】了解北京城的结构。
12.【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万里长城历代大多整修,明长城达到完善地步,选D。
【点评】考查明长城。
13.【答案】C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史记》、《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天工开物》是科学著作,《本草纲目》是医药学著作,故选C。
【点评】识记每部著作的特点。
14.【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D。
【点评】重点识记《天工开物》的特点和地位。
15.【答案】B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秦朝时期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明朝又重新修缮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故选B。
【点评】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长城的两次大规模修筑。
16.【答案】宫城;皇城;京城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宫城、皇城、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点评】注意识记北京城的结构特点。
17.【答案】鸭绿江;嘉峪关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明长城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点评】识记明长城的起止点,注意方位。
18.【答案】本草纲目;一部具有总结性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
19.【答案】天工开物;农业;手工业;人类;自然;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点评】掌握《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20.【答案】农政全书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是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点评】注意识记《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地位。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宫城、皇城、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点评】注意区分北京城和紫禁城的特点。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发展。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点评】掌握《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2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
24.【答案】(1)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
(2)明朝;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考查了秦长城的起始点和作用,明朝长城的起始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比能力。
25.【答案】(1)明朝宋应星
(2)作者强调人类和自然相妥协,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天工开物》的作者,朝代和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还会运用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