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小苏打溶液中溶质的电离:NaHCO3=Na++H++
B.明矾净水原理:Al3++3H2O Al(OH)3↓+3H+
C.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
D.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aq)+4Cl-(aq) [CuCl4]2-(aq)+4H2O(l)
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gCO2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A
B.1L0.1mol·L 1CH3COOH溶液中H+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D.1mol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4NA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含有大量的溶液:、、、
C.的溶液中:、、、
D.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D.与Al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O—H键的数目为7NA
B.0.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含CH3COO-的数目小于0.1NA
C.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A
D.常温下,1LpH=11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002NA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7.下列离子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O4水溶液的电离:
B.Al2(SO4)3的水解:Al3++H2OAl(OH)3↓+H+
C.NaHS的水解:HS-+H2OS2-+H3O+
D.AgCl的溶解:AgCl(s)Ag+(aq)+Cl-(aq)
8.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下列溶液,其pH值最大的是
A.Na2CO3 B.CH3COONa C.NaCl D.NaHSO4
9.水体污染关系着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均约为。排放前要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离子浓度小于时可认为沉淀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难溶电解质
A.往废水中投入沉淀效果比用好
B.沉淀完全后的废液经过滤后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若通入硫化氢气体作沉淀剂,则反应后废液的酸性增强
D.若用作沉淀剂,完全沉淀时,溶液中
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和都属于弱电解质 B.和都属于碱
C.和都属于酸 D.和都属于氧化物
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2.关于实验操作或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盐酸和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减小误差
B.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漏水
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 时,加几滴 CuSO4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D.海带提碘实验中可用 CCl4 溶解海带灰,增强碘的浸出率
二、填空题
13.化合物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盛有10ml的锥形瓶中,小心地滴加8滴~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轻轻摇动锥形瓶,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凝乳状沉淀析出。
(1)根据上述实验,写出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AlCl3溶液蒸干灼烧得不到无水AlCl3,而用SOCl2与AlCl3·6H2O混合共热,可得无水AlCl3,其原因是_______。
(3)Al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4.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 _______。
②向MgCO3悬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 _______。
15.(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______c(CH3COO-)(填“>”、“=”或“<”)。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______c(CH3COO-)(填“>”、“=”或“<”)。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CH3COO-和Na+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醋酸体积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NaClO和KAl(SO4)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均可应用于造纸业。
(1)常温下,NaClO溶液的pH>7,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NaClO的性质推测,在纸浆中加入NaClO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向饱和NaClO溶液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可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室温下,某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K=1.6×10-6。向20.00 mL 浓度约为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0 mol·L-1的标准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lg4=0.6)
(1)a点溶液中pH约为________,此时溶液中H2O电离出的c(H+)为________。
(2)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________(填“c点以上”或“c点以下”)。
(3)滴定过程中部分操作如下,下列各操作使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KOH溶液润洗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HA溶液后进行滴定
C.滴定过程中,溶液出现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
D.滴定结束后,仰视液面,读取KOH溶液体积
(4)若重复三次滴定实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滴定所测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注意有效数字)。
18.人体中三分之二的阴离子是氯离子,主要存在于胃液和尿液中。可用汞量法测定体液中的氯离子:以Hg(NO3)2为标准溶液,二苯卡巴腙为指示剂。滴定中Hg2+与Cl-生成电离度很小的HgCl2,过量的Hg2+与二苯卡巴腙生成紫色螯合物。
(1). 配制硝酸汞溶液时必须用硝酸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 称取1.713gHg(NO3)2·xH2O,配制成500mL溶液作为滴定剂。取20.00mL0.0100mol·L-1NaCl标准溶液注入锥形瓶,用1mL5%HNO3酸化,加入5滴二苯卡巴腙指示剂,用上述硝酸汞溶液滴定至紫色,消耗10.20mL。则该硝酸汞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该硝酸汞水合物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 取0.500mL血清放入小锥形瓶,加2mL去离子水、4滴5%的硝酸和3滴二苯卡巴腙指示剂,用上述硝酸汞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53mL。为使测量结果准确,以十倍于血清样品体积的水为试样进行空白实验,消耗硝酸汞溶液0.80mL。则该血清样品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mg/100mL)。
19.Ⅰ.常温下将0.01 mol NH4Cl和0.002 mol NaOH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有(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粒子。
(3)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L-1的是________,浓度为0.002 mol·L-1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的物质的量多0.008 mol。
Ⅱ.(5)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碳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A错误;
B.明矾净水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不打沉淀符号,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为可逆的,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
D.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aq)+4Cl-(aq) [CuCl4]2-(aq)+4H2O(l),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1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22个质子,4.0gCO2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A ,A正确;
B.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1L0.1mol·L 1CH3COOH溶液中H+数小于0.1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
D.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1mol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3NA,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与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的溶液,c(H+)D.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4.B
【详解】A.Fe3+水解显酸性,不能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的溶液中,c(H+)=0.1mol/L,溶液呈强酸性,、、、相互不反应且能够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
C.水电离的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可形成微溶物CaSO4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C。
5.A
【详解】A.乙醇溶液溶质CH3CH2OH分子中有O—H键,每个乙醇分子中一个O—H键,溶剂H2O分子中也有O—H键,每个水分子中两个O—H键;,O—H键数目1NA,,O—H键数目6NA,所以O—H键数目共7NA,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B.溶液没有给出体积数据,无法计算微粒数目,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C.初始浓硫酸与镁发生反应,生成MgSO4、SO2和H2O,随着硫酸浓度变稀,稀硫酸与镁反应生成MgSO4和H2;如果只发生第一个反应,每两个H2SO4分子中有一个参与变价,转移电子2个(生成SO2),但有第二个反应发生,每分子H2SO4均参与变价,生成H2,转移电子2个,故0.2mol H2SO4中参与变价的H2SO4物质的量应大于0.1mol,转移电子总量应大于0.2NA,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D.pH=11的溶液中c(H+)=1×10-11mol/L,常温下Kw=1×10-14,故溶液中c(OH-)=1×10-3mol/L,1L溶液中n(OH-)=1×10-3mol,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综上,本题选A。
6.C
【详解】A.某溶液加入CCl4,发生萃取,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故D错误;
B.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易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可防止氯化铁溶液发生水解,故C正确;
D.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的HCl,但得到的Cl2含有水蒸气,并不纯净,故D错误。
答案选C。
7.D
【详解】A.H2SO4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所以NaHSO4在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A不正确;
B.Al2(SO4)3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水解,没有沉淀生成,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B不正确;
C.由HS-转化为S2-,发生的是HS-的电离,NaHS的水解方程式为:HS-+H2OH2S+OH-,C不正确;
D.AgCl为难溶盐,在水中的溶解能达到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通常状况下,显酸性的溶液的pH小于7,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当溶液显碱性时,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
A.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Na2C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通常状况下,pH大于7;
B.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通常状况下,pH大于7,Na2CO3与CH3COONa对比,水解都呈碱性,但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pH大;
C.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通常状况下,pH等于7;
D.NaHSO4为强酸酸式盐,HSO4-完全电离,溶液呈酸性,通常状况下,pH小于7,pH最小;
所以同浓度的四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CH3COONa>NaCl>NaHSO4最大的是Na2CO3,故答案为A。
9.D
【详解】A.根据表中Ksp数值可知,Ag2S、PbS的Ksp小,易转化为沉淀,因此用Na2S沉淀Ag+、Pb2+效果比NaOH好,故A说法正确;
B.沉淀完全后的废液经过滤,除去沉淀,将滤液送往污水处理厂打标后再排放,减少对环境污染,故B说法正确;
C.通入硫化氢,硫化氢与Ag+等离子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和H+,使溶液酸性增强,故C说法正确;
D.完全沉淀时,溶液中,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0.C
【详解】A.次氯酸钠是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
B.碳酸钠是盐,不是碱,故B错误;
C.硫酸和氢氟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故C正确;
D.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不选A;
B.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 ,故选B;
C.磷酸是弱酸,分步电离,磷酸的电离方程式是,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故不选D;
选B。
12.D
【详解】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盐酸和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让盐酸完全反应,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
B.用于盛装液体、含有活塞或塞子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漏,所以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使用时都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B正确;
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加几滴硫酸铜溶液,锌能置换出铜,锌和铜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海带中含有的是碘离子不是碘单质,用四氯化碳溶解海带灰,不能增强碘的浸出率,故D错误;
答案选D。
13.(1)SOCl2+H2O=SO2↑+2HCl↑
(2)SOCl2与水反应既减少了水的量,生成的HCl又抑制了AlCl3的水解
(3)Al3++3H2O Al(OH)3+3H+
【解析】(1)
SOCl2和水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生成,说明反应生成的气体遇水蒸气能形成小液滴,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凝乳状沉淀析出,说明生成的白雾是稀盐酸的小液滴,说明气体中含有HCl;还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具有漂白性,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物中含有SO2,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
(2)
AlCl3是强酸弱碱盐,加热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HCl,HCl挥发逸出,得到的固体是Al(OH)3;若再进行灼烧,Al(OH)3分解生成Al2O3,所以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Al2O3,若把SOCl2与AlCl3·6H2O混合共热,SOCl2与水反应既减少了水的量,同时SO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会对AlCl3水解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可得到无水AlCl3。
(3)
AlCl3是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HCl,Al3++3H2O Al(OH)3+3H+。
14. SO+Ba2+=BaSO4↓ MgCO3+2OH-=Mg(OH)2+CO
【解析】略
15. 碱性 > 酸性 < 中性 大于
【详解】(1)CH3COOH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CH3COONa是一种强碱弱酸盐,由于水解使的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H3COO-)+c(OH-),故有c(Na+)>c(CH3COO-),故答案为:碱性;>;
(2)由于CH3COOH是弱酸,弱酸只能部分电离,即pH=3的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0×10-3mol/L,故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H3COOH剩余,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H3COO-)+c(OH-),故有c(Na+)(3)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H3COO-)+c(OH-),当c(CH3COO-)=c(Na+)时,c(H+)= c(OH-),即溶液呈中性,结合(1)分析可知,需CH3COOH略过量,即醋酸的体积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故答案为:中性;大于。
16. ClO-+H2O HClO+OH- 漂白纸浆 Al3++3ClO-+3H2O═3HClO+Al(OH)3↓
【分析】(1)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
(3)向NaClO溶液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Al3+与ClO-发生双水解反应。
【详解】(1)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lO-+H2O HClO+OH-,故答案为:ClO-+H2O HClO+OH-;
(2)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故答案为:漂白纸浆;
(3)向NaClO溶液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是因为Al3+与Cl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3ClO-+3H2O═3HClO+Al(OH)3↓,故答案为:Al3++3ClO-+3H2O═3HClO+Al(OH)3↓。
17. 3.4 2.5×10-11mol/L c 酚酞 c点以上 A D 0.1050
【详解】(1)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6×10-6,c(HA)≈0.1mol/L,解得:c(H+)=4×10-4mol/L,pH=-lgc(H+)=lg4×10-4=4-lg4=3.4,则a=3.4;酸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酸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H2O电离出的c(H+)=mol/L=2.5×10-11mol/L;
(2)a点为HA溶液,b点是HA和少量KA溶液,c点是KA和少量HA的混合液,d点是KA和KOH的混合液,酸、碱溶液都抑制了水的电离,KA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HA为弱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则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滴定终点呈碱性,应该在c点以上;
(3)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KOH溶液润洗,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正确;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立即装入HA溶液后进行滴定,不影响HA的物质的量,测定结果不影响,故B错误;
C.滴定过程中,溶液出现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
D.滴定结束后,仰视液面,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4)第三组数据误差偏大,需要舍弃,另外两次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1.00mL,根据反应HA+KOH=KA+H2O可知,0.021L×0.1000mol/L=0.02L×c(HA),解得:c(HA)=0.1050mol/L。
【点睛】考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注意利用公式来分析解答,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误差,都可以归结为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然后根据c(待测)=分析,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小;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大。
18.(1)抑制Hg2+水解
(2) 9.80×10-3 Hg(NO3)2·1.38H2O
(3)2.02×102
【详解】(2)所配硝酸汞溶液的浓度:c[Hg(NO3)2]=1/2×20.00mL×0.0100mol·。L-1/10.20mL=9.80×10-3mol·。L-1
500mL溶液中含硝酸汞的物质的量(即样品中确酸汞的物质的量):
n[Hg(NO3)2]=9.80×10-3mol·。L-1×0.500L=4.90×10-3mol
样品中含水的物质的量:
n(H2O)={1.713g-4.90×10-3mol×M[Hg(NO3)2]}/(18.0g·mol-1)
={1.713g-4.90×10-3mol×324.6g·mol-1}/(18.0g·mol-1)=6.78×10-3mol
x=n(H2O)/n[Hg(NO3)2]=6.78×10-3mol/(4.90×10-3mol)=1.38
该硝酸汞水合物样品的化学式:Hg(NO3)2·1.38H2O
(3)0.500mL血清样品实际消耗的硝酸汞标准溶液为(1.53-0.80×0.1)mL=1.45mL
n(Cl-)=n[(Hg(NO3)2)]×2=9.80×10-3mol·。L-1×1.45×10-3L×2=2.84×10-5mol
c(Cl-)=n(Cl-)/V(试样)=2.84×10-5mol÷(0.500mL×10-3L·mL-1)=5.68×10-2mol·。L-1
相当于35.5g·mol-l×5.68×10-2mol·L-1=2.02g·L-1=2.02×102mg/100mL
19. NH3·H2ONH+OH- NH+H2ONH3·H2O+H+ H2OH++OH- 7 Cl- Na+ NH H+(无顺序) B CD
【详解】Ⅰ.(1)常温下将0.01 mol NH4Cl和0.002 mol NaOH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发生的反应为NH4Cl+NaOH=NH3 H2O+NaCl,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0.008mol)、NH3 H2O(0.002mol)、NaCl(0.002mol);NH4Cl是强酸弱碱盐能发生水解,所以存在水解平衡体系:NH+H2ONH3·H2O+H+;NH3 H2O和H2O都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以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OH-、H2OH++OH-;
(2)溶液中的电解质电离:NaCl=Na++Cl-、NH3·H2ONH+OH-、H2OH++OH-,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Cl-、NH3 H2O、NH、OH-、H2O、H+,所以共有7种微粒;
(3)这些微粒中,铵根离子水解,一水合氨发生电离,改变了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一水合氨浓度、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而氯离子、钠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浓度为0.01mol/L的是Cl-,浓度为0.002mol/L的是Na+;
(4)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Cl-、NH、OH-、H+,即n(Na+)+n(NH)+n(H+)=n(Cl-)+n(OH-),n(Na+)=0.002mol,n(Cl-)=0.01mol,所以0.002mol+n(NH)+n(H+)=0.01mol+ n(OH-),所以n(NH)+n(H+)-n(OH-)=0.008mol;
Ⅱ.(5)①A.KMnO4氧化亚铁离子的同时引入了杂质离子钾离子、锰离子等;
B.H2O2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双氧水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质;
C.氯水氧化亚铁离子的同时引入了杂质离子氯离子等;
D.HNO3氧化亚铁离子的同时引入了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答案选B。
②A.NaOH调节pH的同时引入杂质离子钠离子;
B.NH3·H2O调节pH的同时引入杂质离子铵根离子;
C.CuO消耗氢离子,调节pH,且不引入杂质;
D.Cu(OH)2消耗氢离子,调节pH,且不引入杂质;
答案选C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