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脉(mài) 弥漫(mí)
B.剖开(pō) 半裸(nuǒ)
C.维持(wéi) 机械(xiè)
D.调遣(qiǎn) 哭泣(qì)
2.下面都是同一类词语的一组是( )
A.排球 足球 篮球 乒乓球
B.树木 柳树 杨树 松树
C.教师 司机 学生 青年
3.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_________在鸟笼上。
②每逢说起小时候的趣事,爸爸总是眉飞色舞,_________。
A.蒙盖 得意忘形 B.笼罩 得意忘形
C.蒙盖 兴高采烈 D.笼罩 兴高采烈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玫瑰的“瑰”的读音是guì。
B.勾勒的“勒”的读音是lè。
C.按照语气的停顿,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
5.下列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B.目睹:指眼见;亲眼所见;亲眼看见。
C.淳朴:简朴。
D.踌躇:为难。
6.下列诗句与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杜甫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王观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宋)王安石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愁”中的“愁”,应查音序C,意思是忧虑。
B.“暴行”中的“暴”,应查音序B,部首是“水”。
C.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应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D.“缺陷”中的“陷”字,部首是“阝”,再查7画。
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浇水 富饶 消灭 树梢
B.金渔 鱼民 岛屿 海鸟
C.断开 继续 末来 未尾
D.状态 壮士 油膝 漆盖
9.下面关于鲁迅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B.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如《呐喊》《彷徨》《有的人》,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句话出自鲁迅的《答客诮》。
10.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解释。
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这些孩子的可爱就在于:( )
A.他们做得不够好,神色很可爱。
B.他们满脸有像犯了错误似的神色。
C.他们很快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好似的,感到很难为情,而且内心在想如何回报父母之爱的事情。
11.下列的四字词语与描述的事物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季节:莺歌燕舞——春天 火伞高涨——夏天 霜天红叶——秋天
B.年龄:鹤发童颜——老年 舂秋鼎盛——中年 两小无猜——童年
C.声音:响切云霄——响亮 不绝如缕——雄浑 万籁俱静——安静
D.地理:赤县神州——中国 杏花烟雨——江南 百草黄边——边塞
12.“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B.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C.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三峡大坝所在地湖北宜昌降水比往年偏少5成,全市 罕见大旱。
②进入2011以来,美国多个州 龙卷风袭击。
③只要做好准备工作,你会发现写作文原来如此 。
④日本地震后立即着手赈灾, 住宅已经盖好。
A.遭遇 遭受 简易 简单
B.遭遇 遭受 简单 简易
C.遭受 遭遇 简易 简单
D.遭受 遭遇 简单 简易
14.下面词语与“囫囵吞枣”构成近义词的的是( )
A.不求甚解 B.心安理得
C.一丝不苟 D.呕心沥血
15.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 )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
A.人类、动物 B.人类、动物、植物 C.动物、植物
16.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A.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教导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B.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和寻根究底的探究精神。
C.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
17.下列诗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心中不高兴。)
B.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C.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D.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你们的父亲。)
18.选择诗句
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感情? ( )
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9.下面哪个事例说明“学贵质疑”?请选出来( )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就有了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地呢?他据此深思,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
B.数学家陈景润平常走路时也思考一些疑难问题,有一次竟撞在树上,把眼镜也弄破了,就凭着这股精神,他终于在数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C.清代学者阎若璩,从小愚钝,记忆力差,还患有口吃的毛病,但他毫不气馁,不懂就问,长期刻苦勤奋,终于成为著名的考据学家。
D.清代学者戴震,幼年读书时,经常与老师争论,常常把老师问得无言以答。后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题。
C.课堂上,可将老师的板书和自己的感受作为笔记记下来。
D.五音指的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宫、商、角、微、羽。
21.但是,也许需要我们重新( )这些高等级遗传可能性的证据。
A.审查 B.审问 C.审视 D.珍视
2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古诗文的海洋中寻章摘句,涵泳讽诵,我们才能充分领略古典文学之美。
B.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C.春风到处,冰雪融化,青草萌发,动物伸着懒腰结束了冬眠,真是妙手回春啊。
D.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显然是不切和实际的。
23.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 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
2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2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填空题
26.读拼音,写词语。
童话点亮童年,它的měi miào( )是真实的,它的诗意是真实的,它给我们的wēn nuǎn( )和tián mì( )是真实的……没有童话,生活是没有色彩的。不相信童话,便不会有chún zhēn( )和yōu yǎ( )。
27.写出反义词。
著名—________ 起点—________ 优美—________
陈列—________ 装饰—________ 惯例—________
28.填上合适的词语,边读边想象词组所描绘的情景。
________的小八路 ________地写字
________的毛主席 ________地回答
________的小朋友 ________地点头
29.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一个恰当的词语。
①天帝很快就知道鲧偷走了息壤。他大发脾气,高声训斥,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______
②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仍然不停地干着。______
③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一点儿也不理会。______
3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蔫_____耷_____ _____ _____无言 家_____户_____
_____心____想 手____脚______ 铁骨_____ _____
①这次单元测试,王亮的语文没有考好,下了课他一个人________地呆在一个角落里流泪。
②摆在犯罪嫌疑人面前的这些确凿的证据使他变得________了。
③看到青海玉树地震后的惨状,这个________的汉子也禁不住流下泪来。
④《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早已________,所以连小孩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31.查字典填空。
“虚”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里解释:①空,虚心;②衰弱;③不真实的;④心里怯懦。
在“谦虚”一词里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在“心虚”一词里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在“虚弱”一词里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32.品读诗歌气自华。
(1)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一诗中,羁旅夜泊,日暮添愁。面对一江清水,孤舟明月,顿时感受到宇宙的广袤宁静,明月伴人的亲近,让自己的忧愁情绪随着江水悠悠而去的两句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月夜,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与情感。在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里,描绘了一幅清新夏日夜景的两句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诗人苏轼迅速捕住湖上的自然景物,将湖上景物的变化描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请你结合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根据积累内容填空。
(1)在某种环境中生活久了,就会对其中的事物比较熟悉,正所谓“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因为“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所以我们要趁年少多读书,以免长大后悔。正如荀子所说:“_________”,学生如果刻苦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老师更有成就。
(2)诗以言情,歌以咏志。于谦借石灰表明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操;郑燮借竹石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选项剖开的剖读音pōu;裸的读音luǒ。
2.A
【详解】考查词语归纳。A项都是球类。B项树木包括柳树、杨树、松树。C项教师、司机、学生是职业,青年不是职业。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和辨析,根据语境和前后句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即可。
蒙盖:有遮盖,遮挡的。
笼罩:意思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兴高采烈:意思是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4.A
【详解】此题考查汉字读音和句子朗读。A选项的瑰字读音guī,在玫瑰这个词语中瑰是轻读音,méi gui。A选项表述错误。
5.B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解释掌握。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淳朴:形容人十分诚实,很朴素或比较老实。
踌躇: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也做思量、考虑的意思。
6.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及其题目、作者的对应。“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7.A
【详解】此题考查查字典的相关知识点,其中包含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B选项暴的部首是“日”。
C选项当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是不知道它的读音的,应该用部首查字法。
D选项陷部首是“阝”,再查8画。
8.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B选项金渔——金鱼;鱼民——渔民;海鸟——海岛;
C选项末来——未来;未尾——末尾。
D选项油膝——油漆;漆盖——膝盖。
9.B
【详解】本题考查对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的掌握。《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所以B选项错误。
10.C
【详解】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因为孩子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做的不好,感到难为情。而他们内心深处有要回报父母的朦胧意识,这让老师感到了童真的纯洁与可爱。
11.C
【详解】A项的四字词语都是描述季节的,都正确。
B项的四字词语都是描述年龄的,都正确。
C项中,“不绝如缕”的意思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它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而其它的四字词语描述都正确。
D项的四字词语都是描述地理的,都正确。
12.B
【详解】“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13.B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遭遇 :碰上;遇到(敌人、不幸的或不顺利的事等)。
遭受 :受到(不幸或损害)。
简易 :1.简单而容易的:~办法。2.设施简陋的:~公路。~楼房。
简单:指不复杂;头绪少。也指草率;不细致、平凡等。还有理解为单纯、不复杂,平凡、一般、普通等等。
14.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解答此题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进行。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5.B
【详解】此题考查生活常识的了解和掌握。
生物圈(也叫生态圈),它是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土壤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的地球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
地球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等不同的圈层,这三个圈层相互重迭,互相渗透,相互作用,形成水中有气,气中有水、土中有水有气的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依靠三个圈层提供的物质和太阳辐射能量,生存发展,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改造各圈层的成分和性质。地球表面的三个无生命的物理圈层,只有出现了生物、相互进行积极的生命渗透之后,才构成生物圈。
16.B
【详解】《童年的发现》课文主要讲的是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我感悟到一个道理,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文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和寻根究底的探究精神。
17.A
【详解】A.“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它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生气:生机勃勃。
B.“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意思是: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它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
C.“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它出自陆游的《示儿》。
D.“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是: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它出自陆游的《示儿》。
18.B
【详解】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它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它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它出自贺知章的《咏柳》。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是: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它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9.A
【详解】本题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题干中“学贵质疑”这一关键词来帮助解题。
A中事例说明牛顿善于从平常小事中发现问题、质疑。
B中事例说明的是数学家陈景润爱思考。
C中事例说明的是清代学者阎若璩不懂就问,刻苦勤奋。
D中事例说明的是清代学者戴震善于争论辩论。
20.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素养。
B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1.C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审查:检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
审问:详细地问;仔细询问。
审视:仔细地看。
珍视:珍爱重视像一件古玩,因其年代久远而受到珍视。
22.B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A.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B.包罗万象:意思是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C.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用词不当。
D.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准则,不敢稍做变通。用词不当。可改用“循序渐进”。
23.A
【详解】此题考查句子理解能力。
A.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房子盖不高”,比陈述句语气更强;
B.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房子能盖高”,比陈述句语气更强;
C.意思不肯定。
D.一般疑问句,意思不确定。
24.C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C选项错误,如果所引用的名言很短,而且属于句子的一部分,引号就放在句号的前边。应改为: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25.C
【详解】此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A.句式杂糅,去掉“显示出”或“可见一斑”均可;
B.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未加上“的状况”即可;
C.没有语病;
D.两面与一面不搭配,“能否”包含两个方面,“是”仅包含一个方面,去掉“能否”即可;
26. 美妙 温暖 甜蜜 纯真 优雅
【解析】略
27. 无名 终点 丑恶 收藏 破坏 特例
【详解】略
28. 可爱 认真 和蔼 认真 可爱 频繁
【详解】略
29. 大发雷霆 汗流浃背 毫不理会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汗流浃背:意思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毫不理会:丝毫不予理睬,形容对别人的建议不予理睬。
30. 头 脑 默 默 喻 晓 痴 妄 忙 乱 铮 铮 默默无言 蔫头耷脑 铁骨铮铮 家喻户晓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蔫头耷脑:意思是指没精打采的样子。
铁骨铮铮: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家喻户晓:意思是每家每户都知道;谓人人皆知。
31. X xū 虍 5 ① ④ ②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故答案为:X;xū;虍;5;①;④;②。
32.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与默写。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2)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画面: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
33. 近水知鱼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言的识记,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指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摘自《增广贤文·上集》,解释: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恨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结合“学生如果刻苦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老师更有成就”可以想到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2)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中借石灰表明自己的志向的句子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代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中借竹石抒发自己志向的句子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