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4 16: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他们热情地讴歌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的或比较平均的分配。“他们”指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社会主义者 D.共产主义者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公有制”“比较平均的分配”等可以看出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观点。故选B项。
2.(2014·信阳一中高一期末)圣西门极力主张国家应把资本借给将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起作用的合作社;傅立叶提倡把社会改组为各有1 600人和5 000英亩土地的小的合作团体即“法郎吉”;欧文把其工厂所在的新拉纳克改变成为一个模范村,在印第安纳建立一个短暂的共产主义的新和谐村。据此分析,他们三人的主张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
A.制定了理想社会的种种蓝图 B.废除现实社会中的私有制
C.充分发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作用 D.建立一个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他们三人对未来社会做出了种种设想,如“合作社”“法郎吉”“新和谐”村,故选A项。
3.《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话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
A.强调国际联合的阶级性和重要性
B.要求消灭全人类的各种差异和冲突
C.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
D.希望建立平等、团结、自由的大同世界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单靠一个国家无产阶级的团结仍然是不行的,还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由此可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强调的是国际联合的阶级性和重要性。故选A项。
4.(2014·深圳市高一期末)下面日记反映的事件是 ( )
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使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
——晚清一个中国驻外使节的日记
A.普法战争 B.巴黎和会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答案 C
解析 据“声言将吏、兵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使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等信息可知,此日记反映的事件是巴黎公社革命。故选C项。
5.(2014·襄阳一中高一期末)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记者Edmond de Goncourt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
A.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极大破坏
B.无产阶级尚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力量
C.巴黎公社唯一的敌人是法国资产阶级
D.巴黎公社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毫无作用
答案 B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AD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故发生于这一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实现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为扑灭巴黎革命,俾斯麦将法军战俘交还给梯也尔政府,并允许法军通过普军防线进攻巴黎,故C项错误。B项正确。
6.(2014·东莞市模拟题)卡尔·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马克思认为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但公社却对其原封不动,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这说明 ( )
A.巴黎公社的失败可以避免 B.马克思否定巴黎公社的意义
C.巴黎公社失败于财政困难 D.巴黎公社的革命策略有失误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说的是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在军事行动和财政举措上的失误,这是革命策略的失误,故D项正确。巴黎公社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失败是必然的,A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马克思否定公社的意义,B项排除。C项片面,排除。
7.一八九五年三月六日,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写道:“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这表明 ( )
A.此前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
B.恩格斯发展了马克思理论
C.工人阶级只能采取合法斗争的方式
D.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是深刻的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工人阶级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用合法的手段和平地进行斗争。这并不是说此前的理论是不切合实际的,应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斗争的方式也随着发生变化。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C项表述不准确,斗争方式应该根据国情来确定;D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的关系。
8. “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材料说明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B.临时政府没有解决人民的急迫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无力扭转战争形势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临时政府之所以倒台,是因为没有解决人民的愿望。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面包”和“牛奶”,即和平与土地。故选B项。
9.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 ( )
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列宁认为当时的国家政权具有民主性,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为推翻封建统治,需要发扬资产阶级民主,故说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故选A项。
10.(2014·开封市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
B.都依靠了工农联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D.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权
答案 A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巴黎公社;图二反映的事件是十月革命。正确答案是A项。A项二者分别与普法战争和一战有关;B项巴黎公社未能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工农联盟;C项巴黎公社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D项巴黎公社不属于社会主义政权。故选A项。
1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这表明 ( )
A.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胜利 B.苏俄最主要的任务是退出战争
C.政权代表工农大众利益 D.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革命措施和意义,A项中“完全”胜利错误, B项不全面,且当时苏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D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材料中两个法令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发布的,均可排除。“和平”“土地”都反映了人民愿望,表明政权代表工农大众利益,故选C项。
12.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开创了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没有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沙皇专制统治的严重束缚
D.材料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了质疑
答案 D
解析 材料从现代化的角度解读十月革命,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判定。故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4·临汾市高一期末)(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村”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 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可以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村”走向失败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6分)
答案 (1)原因:公社成员成分复杂,存在诸多差异;公社建设处于探索过程,且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公社内部矛盾突出,且脱离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5分)
(2)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工人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6分)
(3)欧文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巴黎公社的改革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6分)
14.(2014·成都七中模拟题)(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有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有何相似之处?(2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2)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6分)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3)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6分)
答案 (1)相似之处:都认为俄国革命在彼得格勒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不可能成功。(2分)
(2)差异:此前称俄国革命派为“激烈分子”,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骚扰”;此后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称俄国为“民主友邦。”(4分)
原因:①俄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②孙中山希望借助苏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2分)
(3)以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革命作为主要的斗争方式。(4分)
(4)动机不同。(1分)中共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希望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民党认为布尔什维克党是中国救亡道路上的一个合作伙伴,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2分)
趋势及认识:从对十月革命的咒骂到赞美,到决定走十月革命道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十月革命认识的逐渐深入。(3分)